福利小说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在线阅读由马伯庸提供
被窝小说网
被窝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综合其它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乡村小说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好看的小说 娇凄出轨 山村风蓅 落难公主 蒾失娇凄 绝世风流 甜蜜家庭 校园邂逅 滛虐乐园 锦绣江山 都市后宮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被窝小说网 > 推理小说 > 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  作者:马伯庸 书号:43826  时间:2017/11/15  字数:24587 
上一章   第十一章 关于儒家的一切    下一章 ( → )
  刘平在袁营已经待了三天。在这三天里,他被软噤在一处民房,好吃好喝招待,唯独不许离开。在这期间,逢纪和公则试图接近他,却都被守卫拦了下来。以他们两个的⾝份,居然都不得其门而⼊,可见袁绍下的命令有多么严厉。

  不过这个做法可以理解。汉室的地位太过敏感,如果不谨慎处理,袁绍会被全天下的人戳脊梁骨。

  刘平也不着急,他之前的经历太过波折,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奔波之中,他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今无论是郭嘉、杨修还是司马懿都不在⾝边,他⾝居斗室孤立无援,只能乾纲独断——虽然威权只及一室,影响只及一人,却是刘平自从卷⼊旋涡里以来最自由最‮立独‬的时刻。

  “哥哥,如果你还活着,会怎么做呢?”刘平手持铜镜,喃喃自语。铜镜里映出一张一模一样的面孔,那张脸属于一个死去的魂灵。这个死魂灵的⾁体已死去很久,意志却依旧弥漫在九州大地,影响着许多人的命运。

  刘平凝视半晌,忽然摇‮头摇‬,苦笑着放下镜子。真正的刘协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他选择了和刘平不同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死者真的复生,也只会像司马懿一样把他的“伪善”痛骂一顿。说起来,司马懿的秉倒是和刘协极为相似,他们两个如果联手,一定会无往不利吧。

  忽然他又想到了伏寿。

  这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如今在许都顽強而孤独地守卫着宮城,维持着汉室最后的秘密。在自己来到北方之前,伏寿偷偷告诉他,她在⾝上蔵了一把匕首。如果刘平有什么不测,她会选择自尽,履行对汉室的最后一份责任。刘平明⽩伏寿的心意——她知道自己是个仁慈的人,不忍坐视别人牺牲,所以故意这么说,让他行动起来更为慎重,平安归来。

  一想到她,刘平不期然地浮现出她那带着馨香的⾝体,那是多么令人陶醉的体验。刘平是个⾎气方刚的年轻人,在伏寿的刻意引导下,他终于将哥哥“丈夫”这个⾝份的责任也一并承担下来。在临出发去官渡的前几夜,他们彼此拥抱彼此嵌合,不知疲倦,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把庒力与担忧暂时忘却。刘平还记得,多少次在情攀到⾼峰的一瞬间,他将伏寿拼死抱住,在她⾝体里尽情宣怈。事后伏寿蜷躺在他怀里,‮摸抚‬着自己平坦光滑的‮腹小‬,喃喃地说要为他生下一位皇子。

  想到这里,刘平低下头,发现⾝体居然起了反应。“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想这些七八糟的事情。”刘平自嘲地敲了敲头——大头——把思绪拽回来。

  对刘平来说,袁绍和曹谁胜谁负,并不重要。如何在两大巨头碰撞之间为汉室牟取更大利益,才是最重要的问题。经过这段时间的奔走,刘平已经处于一个微妙的优势地位。对袁绍阵营来说,刘平是一个汉室的绣⾐使者,为了给汉室在战后乞求一个更好的地位而来;对曹阵营来说,刘平是一个⾝份特殊的细作,要里应外合扰袁绍的战略。

  刘平若想获取利益,就必须要超越两个阵营所有的智谋之士,这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所幸这两边的谋士们的关系不是一加一,而是一减一,刘平的胜机,即建立于此。

  他正在凝神冥思,忽然听到屋外传来脚步声。刘平睁开眼睛,看到一名全副武装的亲卫站在自己面前,面无表情:

  “大将军要召见你。”

  刘平点点头,这和他估算的时间差不多。他起⾝换上长袍,跟随亲卫一路来到袁绍所驻的中军。这里已经事先有了准备,所有的卫兵都站得远远的,以中军为圆心隔出一大圈空地。在栅栏之后,还隐伏着不少弓弩手,任何进⼊这一片空地的人,都会被立刻杀。整个气氛透着隐隐的不安,刘平感觉似乎出了大事。

  亲卫走到圈子边缘,请刘平自己进去,看来他也无权靠近。刘平迈着稳定的步伐走进中军帅帐,看到袁绍和蜚先生等在那里,两个人的神情都很沉。

  “刺曹失败了。”

  蜚先生开门见山地说。他脸上的脓疮似乎更大了些。刘平没露出任何情绪波动。这个结果,是在他预料之中的。从时间上推断,曹丕这时候应该已经顺利回到曹营,有他在,徐他不会有任何机会。

  刘平拱手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他抬头看去,发现袁绍捏着酒杯,铁青的脸像是一面挂満了严霜的青铜大盾。

  袁军的全线‮队部‬不计损失地強攻了⾜⾜一天;东山也动用了在曹营埋下的一大半棋子。如此⾼昂的投⼊,居然最终还是失败了,这可不是一句“运气不好”就能敷衍的。更讨厌的是,他已经在汉室绣⾐使者面前夸下海口,现在却要承认失败,丢了面子,这比军队损失更让袁绍不⾼兴。

  蜚先生冷笑道:“使者说得不错。不过若是每次失败不总结教训,下次只会重蹈覆辙。”他慢慢地挪动脚步,围着刘平转悠,⾚红⾊的独眼出瘆人的光彩。

  刘平道:“哦?这么说,你们已经知道败因何在了?”

  蜚先生凑近刘平,鼻子急速‮动耸‬,突然一指点了过来:

  “败因,就是你!”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指责,刘平没有惊慌失措。逢纪的事给了他教训,遇到意外情况,镇之以静,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所以他只是不解地望着蜚先生,等着他的下文。

  “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你时,说你⾝上有郭嘉的味道么?”蜚先生说。

  刘平没回答这个问题,他満是疑窦地望向坐在上位的袁绍,却看到袁绍面无表情地晃动着杯子,不由得心中一咯噔。

  他现在是“第一次”踏⼊袁营,公则和逢纪绝不敢告诉袁绍,他们在这之前就私自接触过汉室使者。刘平在袁营中最大的依仗,就是用这个威胁两人,为己所驭。而现在蜚先生胆敢公然谈论这段隐秘,而袁绍却没露出任何意外之⾊,这只说明一件事,蜚先生放弃了与公则的联合,转而直接投效袁绍,把之前的事全代了。

  这一招很毒辣,也很合理。刺曹失败以后,蜚先生一定承受着极大的庒力,如果不迅速做出决断,恐怕会被拿来当替罪羊。

  但他放出这么一手棋,导致刘平失去了要挟公则和逢纪最有利的武器,他苦心孤诣营造出的胜势,立刻被扫平了一大半。

  看到刘平哑口无言的表情,蜚先生呵呵地笑了起来,似是十分快意:“郭嘉的味道——那可不是个比喻。郭嘉⾝体不好,常年服药,所以他会带有一种特别的药味。我这鼻子,可以轻易分辨出来谁与他往过密,骗不了我。”

  刘平迅速解释道:“我记得我当初给过解释了。郭嘉与我确有约定,但并不代表我就要按照他的意愿行事。若非我与郭嘉虚以委蛇,又岂能顺利来到袁营?”

  蜚先生抬起手:“你这套说辞,本来是完美无缺的,连我都深信不疑。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次刺曹失败,终究还是让你漏出了狐狸尾巴。”刘平没说话,他目前还没搞清楚蜚先生的用意,只好静观其变。

  “刺曹之后,虎贲王越也潜⼊了曹营,他带回来一些有趣的消息。”蜚先生的声音变得尖利起来“你的那位叫魏文的小朋友,似乎来头不小啊,也许我们该称呼他真正的名字——曹丕?”

  蜚先生吐出最后两个字的时候,脸距离刘平极近。刘平甚至能看得清他脸上那些可怕脓疮上的暗⾊斑点。他们居然连这个都查到了…刘平心中闪过一丝惊慌,手指不自然地弯了一下,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纰漏。蜚先生注意到了他的手指动作,牙齿得意地磨了磨。他没有上嘴,所以这个动作看起来格外狰狞。

  王越死里逃生以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蜚先生。蜚先生掌握的消息比王越要多,很快就推测出了真相:导致徐他刺杀失败的人,正是曹丕,而且他就是刘平带⼊袁营的那个叫魏文的小男孩。

  “我不知道你把曹家二公子带在⾝边是为什么,但如果你真的有诚意跟我们合作的话,就应该第一时间把他出来。即使你不把他出来,也应该在前几天把这件事告诉我们。我可以提前改变部署,刺曹还有可能成功。”

  蜚先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对刘平进行宣判:“所以结论只有一个。我最初的猜测没有错,你来到这里,本就是事先与郭嘉商量好的,你是个死间。”

  刘平的面⾊,终于变了。

  “你还有什么要辩解的?”蜚先生嘲弄道。他只要一招手,就会有人冲进来把这个家伙斩杀。当郭嘉收到这个斩下的头颅时,表情一定非常精彩。

  刘平向后倒退了两步,意识到之前的准备全用不上了。袁绍落在他⾝上的眼神非常险恶,还带着一点点的如释重负。这位大将军最在意的,是刺曹失败让自己很丢脸,而蜚先生的指控,恰好可以让刘平当成替罪羊,为这件事找一个不那么丢脸的借口。

  蜚先生深谙袁绍的秉,所以句句都扣着刺曹的责任。只要袁绍打定了主意,刘平是不是汉室使者,本不重要。他再如何巧⾆如簧地辩解,也是无济于事。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危局,刘平突然仰天大笑。

  杨修讲授帝王之术时曾说过,凡事有大成者,皆要具备一种品。无论冷酷与仁慈,若少它为辅翼,难以成就大业。这种品,就叫做决断。

  在瞬息万变的‮场战‬、在泰山庒顶的瞬间、在⾝临深渊的一刹那,所有的道都失去意义,唯有决断才能挽救。现在,正是这个时候。

  刘平俯仰之间,已经有了决断。唯有这一个办法,可以拯救自己,以及汉室。

  蜚先生扯住他的⾐领,狰狞地笑道:“你故作大笑,实已心虚,用这颗头颅去找郭奉孝哭诉吧。”

  刘平收敛起笑容,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他抓起蜚先生揪住⾐襟的手,轻轻一推,蜚先生倒退了好几步,几乎跌倒。一个病残之体,怎么能抵挡他的力量。蜚先生本想厉声呵斥,可他突然感觉到一种強大的气势从刘平⾝上噴薄而出,让他一下把话堵在嘴里说不出来。

  “袁绍,你可是汉家的大将军?”刘平昂起头来,⾼声问道。

  对这个明知故问的无礼问题,袁绍却只是默默点了一下头。一种奇妙的悉感正慢慢浮现在这位大将军的脑海中,酒杯不知不觉被搁回到盘中。

  刘平直视着他,淡淡地吐出七个字:

  “那你可还认得朕?”

  七个字如巨石滚过平原,让大帐內陷⼊一片死寂。无论是袁绍还是蜚先生,一瞬间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什么问题。

  朕?

  全天下敢称朕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败名裂的袁术,还有一个则是大汉天子刘协。

  蜚先生咽了咽口⽔。这个郭嘉派来的死间,居然是天子本人?这实在是太荒唐了!天子难道不该在许都的宮城里老老实实地待着吗?他正要出口训斥,却发现袁绍慢慢从座位上站起⾝来,目瞪口呆。这种反应,绝不是看到骗子的反应。

  “是,是陛下?”

  袁绍的声音在微微发颤,甚至还带着点惊慌。袁家四世三公,历代都是汉室忠臣,尽管时代已经不同了,可这种代代相传的敬畏仍是深蒂固。

  刘平没有回答,只是倨傲地望着他们两个,仿佛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

  说起来,袁绍与刘协的渊源着实不浅。当初在洛之时,袁绍策动八校尉围攻十常侍,迫他们带着少帝刘辩和时为陈留王的刘协出逃,结果途中在北芒被董卓所执。董卓很喜刘协,打算废掉刘辩,就找袁绍来商量,想借重袁家的名望。而袁绍坚决反对刘协称帝,横刀长揖,愤而离京。

  也就是说,袁绍和刘协一共只在光熹元年见过,那都是十一年前的事情了。此后一在河北一在长安,两个人再也没直面相对过。但此时在袁绍眼里,刘平的相貌却和那个倔強的陈留王合二为一,不分彼此。

  蜚先生注意到袁绍的异状,连忙凑过去低声道:“主公,慎重。”袁绍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连忙摆正了⾝子。

  仔细想想,这件事太匪夷所思了。天子应该是被曹氏严密软噤在许都的,怎么可能突然跑到袁绍营中来。这人十有八九是个骗子,岂能被他一句话唬住?可袁绍看了一眼刘平,那种悉的感觉犹在,心中不免迟疑。他实在不知道该以何种态度来问刘平,思忖片刻,对蜚先生道:“快去把王杜、申逢叫过来。”

  这两个人是袁绍的使者,都曾经去过许都拜见过皇帝,让他们来认一下成年天子的模样,便刃而解。蜚先生独眼一转,说如今在营中还有一人可以推荐,悄声说了几句,袁绍颔首让他去办。

  过不多时,王杜、申逢匆匆赶过来。他们进了中军大帐,一看到站在中间的刘平,先是一愣,随即纳头便拜。等到他们叩罢了头起⾝,袁绍这才问道:“你们可看得清楚了?”两个人连忙答道:“我等奉主公之命前往许都觐见,得窥天颜,确系天子无疑。”

  虽然刘平⾝穿布袍,脸⾊比原来红润许多,但眉眼五官却是做不得假。听到这两个人言之凿凿,袁绍的疑心登时去了大半。他正要起⾝跪拜,却被蜚先生拦住了:“主公莫急,还有一人呢。”

  话音刚落,第三个人正好迈⼊帐中。来的人非常瘦,八字眉,一脸怒相。刘平和他四目相对,一时两个人都愣住了。刘平忍不住脫口而出:“邓展,你还活着?”

  跟之前的精悍相比,如今的邓展看上去颇为苍老,一⾝精气流散一空,再没了之前的锐气。他看到刘平,浑浊的眼神亮了几分,随即又暗了下去。刘平和曹丕逃出⽩马的时候,邓展主动断后,刘平以为他早就已经死了,没想到居然还能生还。

  “我本来是要死的,可是通道里突然涌来洪⽔,将追兵冲开。我就着⽔势浮上井口,被淳于将军的部属抓获。”邓展主动对刘平说道。淳于琼一向护着邓展,被他的部属抓住,至少命无虞,一直养到了现在。

  刘平的心情却没因此而放松。王杜、申逢只见过刘协数面,他有自信让他们看不出任何破绽;可是邓展却不一样,他是汉室最危险的敌人,是唯一一个知悉天子机密的人。他只要一句话,就能把刘平推到万劫不复的无底深渊。

  可邓展只是木然地看着他,无喜也无怒。蜚先生道:“邓将军曾是曹公麾下的勇士,见过天子数面。请问眼前之人,是不是天子?”

  “是的。”邓展回答,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你看清了么?”蜚先生有些不甘心。邓展点点头。

  刘平这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的脊背几乎已被冷汗溻透了。亮出自己的天子⾝份,是刘平最终的手段。这个⾝份的公开,将会给刘平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也会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就是一把双面开刃的大戟。如果不是被蜚先生到绝境,刘平不会把最后这张底牌亮出来。

  天子一出,从此刘平将再无退路。

  “臣袁绍,叩见陛下。之前有失礼仪,冲撞圣驾,实是罪该万死。”

  袁绍离开座位,恭恭敬敬地执臣子礼,帐子內的其他人也连忙跟从,都俯⾝叩拜。邓展迟疑了一下,也随之跪倒。刘平望着他,忽然想起来,邓展在觉察到自己的秘密以后,连曹丕都没告诉,自然也不会在这里声张。刘平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居然让这个忠诚的人对自己的主君三缄其口。

  面对着叩拜了一地的大汉忠臣们,刘平心中微有快意,淡淡道:“诸卿平⾝。”

  袁绍挥了挥袖子,王杜、申逢连忙起⾝告辞。他们虽不知为何天子会突然出现,但接下来的谈话一定极为机密,不是他们这个等级可以与闻的。邓展也要转⾝离开,刘平忽然开口道:“邓将军,请留步。”

  邓展为掩护自己断后,这件事蜚先生肯定是知道的,所以没必要隐瞒两个人之前认识的事实。刘平道:“你以后就在我⾝边留用吧。”他现在需要一名手下,在整个袁营里除了邓展没有更好的人选。

  天子想问臣子要一个人,实在是轻而易举之事,所以刘平自作主张地开口,没人提出反对意见,只有蜚先生的眼珠在不停转动,似乎在思考这一手背后的寓意。

  邓展鞠躬道:“微臣遵旨。”然后跟着王、申二人走出去。走到门口,他停下脚步,摆了一个站岗的姿态,俨然把自己当成是一名天子的噤卫。

  等到帐內变回到三人,袁绍将刘平请回上座,拱手道:“陛下⽩龙鱼服,不知有何旨意?”

  袁绍小心地斟字酌句。这就是他为什么先后数次拒绝“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提议,伺候皇帝的繁文缛节实在太⿇烦了。纵然他权势滔天,礼数上也不能有半点或缺,不然士子的口⽔会从四面八方飞过来。这实在是个讽刺,天子孤苦无人理睬,但若对天子不敬,却会惹来万人唾骂。

  刘平看了一眼蜚先生:“诚如蜚先生所言,朕此来袁营,是郭嘉的主意。”

  “这…”袁绍和蜚先生面面相觑。天子这么开诚布公,让他们反而有些困惑。天子细作,是抓还是不抓?

  蜚先生先开口道:“陛下,郭嘉此举风险极大,意义却又何在呢?”

  对于这些盘问,刘平早已有成竹:“天下还有谁比一位落魄天子的话更加可信呢?”袁绍和蜚先生顿时恍然。汉室一直被曹氏欺庒,如今天子亲⾝出来求援,换了谁都会对汉室诚意笃信不疑——天子都来了,你还不信么——然后再设计谋,无往而不利。

  “他郭嘉再胆大包天,怎么敢驱使天子做事?难道曹阿瞒不怕被世人唾骂吗?”袁绍问。

  刘平道:“天下都知道,河北兵马雄壮,许都胜算十中无一。为了得胜,曹司空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胜,纵然是驱使天子当细作,也没什么奇怪的。”他说到这里,讽刺地说“更何况我的⾝份是汉室的绣⾐使者,纵然死了,曹那边宣称天子暴毙,另立一个也就是了。”

  袁绍面⾊一红,想起当初刘协即位他极力反对,现在不免有些尴尬。

  刘平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宽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郭嘉偏偏没想到,逢纪动了杀我的心思,我等出逃,反而让我趁机切断了来自曹营的束缚——如今我孤⾝一⾝,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了。”

  他抛出了一些含糊线索与暗示,却不肯再细说。

  靠着这些暗示,袁绍、蜚先生会自行联想:曹丕实是曹营派来监视刘平的人,所以刘平开始的行事都是为曹氏利益。一直到⽩马逃难之后,曹丕与刘平失散,后者斩断了束缚,这才折返到袁营,打算真正为汉室谋求些利益——这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可以解释一切疑点。

  至于邺城之,审配就算不会隐瞒,也会在叙述上文过饰非,所以刘平不担心袁绍会联想到那边去。司马懿的补⽩之法,真是屡试不慡。

  袁绍果然长舒一口气:“陛下龙运隆兴,实乃社稷之幸。‮场战‬凶险,绍请陛下尽快移跸邺城,静候佳音。”

  袁绍这个提议,在刘平的预料之中。袁氏掌握了天子以后,最稳妥的方式是摆在后方,装点门面,这种手法与曹氏并无二致。可以说,从刘平亮出天子⾝份以后,他就再无自由可言。

  除非…刘平笑着摆了摆手:“还不急于这一时。”

  袁绍故作一愣:“陛下在官渡可还有什么事?”

  “还记得我之前提议的乌巢之策么?”刘平侃侃而谈“曹氏势弱,不利久战。郭嘉这才定下乌巢之计,打算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只消将计就计,便可把曹出巢⽳,一举歼之。”

  袁绍眯起眼睛思忖良久,方才说道:“陛下脫离了曹氏之眼,郭嘉自然会猜到您来微臣营中,和盘托出乌巢之计。阿瞒那么狡猾,他既知我已洞悉此计,又怎么会继续冒险施行呢?”

  刘平面⾊如常,手指却隐晦而‮奋兴‬地敲击了一下‮腿大‬。他苦心孤诣营造出种种铺垫,就是为了让袁绍问出这句话来。而接下来的回答,将决定他、袁绍和曹的命运。

  “曹司空别无选择,他必须前去袭击乌巢。”刘平斩钉截铁地说。

  “哦?”袁绍眉⽑一挑,蜚先生却“啊”了一声,已然想到答案。

  刘平⾝体前倾,平静地直视着袁绍的双目,似笑非笑:“假若天子在乌巢出现,他又怎么会不亲自去接驾回宮呢?”

  袁绍跪在地上,內心剧震。

  他明⽩,皇帝说得一点错都没有。天子是曹政治上最大的筹码,生死攸关。曹若知道天子在乌巢,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把他弄回来。

  这就好比你将金子锁在柜中,贼人索死了心思,去偷别家;你若将金子置于墙头,贼人纵然知道墙下有打手埋伏,也会怀着侥幸心理忍不住出手,碰碰运气。

  以皇帝做饵,在乌巢击破曹,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这个构想太过大胆,可这个结局,对袁绍来说实在是太完美了,可谓名利双收。他抬起头,眼中已流露出‮奋兴‬神⾊,边的两撇胡须悄然翘了起来。

  蜚先生却在这时截口道:“可又怎么让曹知道陛下在乌巢呢?”

  刘平大笑:“蜚先生,你一心与郭嘉为敌,怎么不针锋相对呢?郭嘉派我进⼊袁营为间,你们如法炮制,找一人进⼊曹营诈降劝,不就行了?”

  “曹公多疑,郭嘉狡黠,能瞒住他们的人可不多——陛下莫非已有了人选?”蜚先生反问。

  刘平拿起酒杯,五个指头灵巧地托住杯底,如同已把袁绍大军掌握在手中一样。他缓缓开口:

  “许攸许子远,非此人不能当此重任。”

  自从刘平公布了自己的⾝份以后,待遇和从前天差地别。袁绍为天子准备了一处隐秘而舒适的院落,大量的瓜果酒⾁金银器具源源不断地送过来,俨然一处天子行宮。

  唯一的不便,是刘平再也不能随意离开院落。袁绍专门调遣了淳于琼的‮队部‬负责卫戍工作,既防人进,也防人出。对于这一点,刘平早已有了觉悟。

  此时陪侍在天子旁边的,除了蜚先生以外,还有许攸和淳于琼两个人。许攸和蜚先生是为了与天子商讨乌巢之战而来,不过淳于琼是顶着宿卫的名义硬掺和进来的。

  乌巢之战的大略是以天子为饵,许攸为间,迫使曹铤而走险率主力奇袭乌巢,再聚而歼之。但兵力如何部署、言辞如何设计、时机如何把握,诸多细节都得落实。

  “我不管你们怎么调派,总之老夫是要守乌巢的!”淳于琼‮奋兴‬地挥舞着大手,大叫大嚷。

  “战端一开,乌巢就会变得极其凶险,四面兵锋,老将军何必去冒险呢?”刘平劝道。他话一出口,就发现蜚先生和许攸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不噤有些纳闷。

  他还没问怎么回事,淳于琼双目放光,几乎要跳起来:“说得太好了!这些⽇子我都快无聊死了,正需要点混给自己刮刮闲⽑!”

  刘平这才明⽩另外两个人眼神的含义。这个淳于琼本就是个战争狂人,他本不在乎胜败,他要的只是战斗本⾝,仿佛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刘平那么劝说,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刘平忽然想起来,邓展当初在城外就是被他救过好几次,才算死里逃生。不知他为何对一个曹营偏将如此上心。

  “好吧,那你就跟我待在乌巢城里。”刘平点头。他看了一眼其他两人,他们也没什么意见。淳于琼名义上归属颍川一派,实则是个特立独行的临淄人。看守乌巢这个角⾊,既难抢到战功,风险还大,搞不好要跟数倍的敌人作战,是个肋般的位置,既然淳于琼主动请缨,大家也就乐见其成。

  淳于琼拿到了自己喜的位置,心満意⾜地离开了院落。

  寒暄几句以后,刘平对许攸叹道:“朕这次举荐许卿,是因为卿与曹有旧。但细细一想,这一举实是把你往火坑里推。曹营谋士众多,郭嘉狡黠,万一识破——卿可就危险了。”

  许攸摸了摸尖尖的下巴,朗声道:“为汉室尽忠,乃是臣子本分。再者说,我⾝秉大义,郭嘉又岂是我的对手?”他的笑声尖细,像一只被踩住脖子的公。蜚先生的独眼闪过一丝光芒,对这句话不屑一顾。

  刘平拍腿赞道:“说得好!难怪袁将军放着诸多谋臣不用,反而两次急信把卿从邺城召来,果然只有借重卿之⾼才才能抗衡郭嘉。”许攸听到这句话,神情为之一滞,露出狐疑之⾊。刘平微不可察地使了个眼⾊,许攸立刻咧开嘴大笑起来:“陛下所言不错。我看曹营那些策士,都是土瓦狗,不⾜为虑。”

  蜚先生敏锐地从两个人对话之间嗅到一丝古怪的味道,可他不清楚这异样从何而来。不过蜚先生没有过多纠结此事,他嘶哑着嗓子对许攸道:“您前往曹营的理由,在下也安排好了。”

  “哦?说来听听。”许攸好奇地问。

  许攸要扮演的角⾊,是从袁绍营中叛逃之人。他为何弃強从弱,必须得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否则人必生疑。蜚先生从怀里拿出一份书信,搁在许攸⾝前:“这是东山截获的一封官渡送往许都的催粮文书。”

  许攸打开看了一眼,啧啧叹道:“都说曹阿瞒这几年屯田有方,攒了不少家底,想不到官渡一战米缸就快见底了。”

  蜚先生道:“您拿着这封书信去见主公,献上分兵袭许之计。而公则趁机进了谗言,说您与曹有旧,此举是明帮河北暗助曹氏。主公大怒,将您在邺城的家人寻了个罪名收监,还要把您投⼊监牢。您走投无路,只得南下官渡投曹。”

  许攸听到这个安排,大笑起来:“好,好,这个设计好,果然是只有我河北幕府才有的特⾊。曹听了,一定不会起疑。”

  公则是颍川一派,许攸却是南巨头,两者互相陷害使坏,实在是袁营最平常不过的风景。蜚先生编造的这个理由,任谁都觉得理所当然。刘平甚至怀疑,公则可能真的有这么个打算,只不过真戏假作而已。

  刘平心里又是一转,不由得佩服起蜚先生来。这个理由不光是为了瞒过曹公,也暗暗含了一层牵制许攸之意——为了让靖安曹笃信不疑,许攸在邺城的儿会被假意收押。若许攸顺利完成任务,儿原样放回;若许攸有什么二心,这假戏就会真作。这个许攸叛逃的理由,反而成了他无法叛逃的原因。

  刘平看向许攸,他却似乎没看出这一层意思来,⾼⾼兴兴地挥舞着右手道:“既然曹公粮荒,那么我此去曹营,正好以粮草⼊手,趁机攻心,让他来乌巢就粮。”说到这里,许攸的三角眼扫视了一圈,目光落到蜚先生⾝上,指头一点:“不过你们可不要自作聪明,先把乌巢粮草运走。那里积屯咱们全军大半粮草,对曹军可是个大大的刺。你们转移了粮草,剩个空壳,曹公说不定就不来了。”

  许攸的话不太好听,但蜚先生只能点头称是。许攸在袁营的地位,算起来比公则还要⾼上一线,不是一个东山能庒住的。

  三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忽然邓展走进来,他现在算是天子噤卫,负责进出宿卫并通传等事。邓展面无表情地说道:“东山急报。”然后看向蜚先生。他是东山首脑。

  蜚先生骂了一句“真不是时候”然后向天子与许攸致歉告退:“我去处理一下急务,马上就回来。”说完他起⾝急匆匆地走出营帐。

  这里是天子行宮,规矩很多。蜚先生的事务再急,也不能在行宮內处理,必须离开院落几步,做完事后再返回来。

  等到确认蜚先生离开了院落,刘平看向许攸的眼神突然变了,他急速说道:“蜚先生随时可能回来,我们没有多少时间。”

  许攸眼珠一转:“你一说主公两次急信催我,我就知道你和曹世侄是一伙的。”在邺城时,曹丕冒充前线使者去见许攸,结果被真的使者撞破。刘平故意透露出这个细节,蜚先生茫然不知,许攸却是一听就懂。

  “没想到汉室真的和曹阿瞒联手了,你们把邺城可‮腾折‬得够可以。”许攸感慨。他离开的时候,邺城还没从混中恢复过来。

  “朕在邺城本去拜访先生,可惜未能成行。朕听曹丕说您有投曹之意,所以这次举荐您前往曹营为间,其实是顺⽔推舟,満⾜先生这个心愿——曹公如今正是最艰苦的时候,你这一去,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啊,前途无量。”

  刘平怕蜚先生回来就无法说话,所以省掉了试探和寒暄,直截了当进⼊正题。他知道许攸是个唯利是图的人,索⼲脆挑明价码,更省力气,语气上也变得咄咄人。许攸眯起眼睛,他确实有假投变真投的意思,可刘平这么开诚布公地说话,他可有点不太习惯。

  “这个时候投曹,对我来说,好处确实会是最大。”许攸点头承认,可又疑道“陛下如此积极推动此事,却又要为汉室争得什么利益?”

  “朕送你这个前程,只要你帮朕一件事。”

  “哦?”刘平伸出一指头:“我要你⾝上的一样东西:许邵的《月旦评》。”

  许攸一副“早预料到了”的神情:“若是要这样东西,陛下您开的价码,可不太够呢。”

  “在曹氏的前途不算么?”

  “那是曹公的出价。从汉室我又能得到什么好处?”

  “三公之位。”

  “嗤…”许攸不屑一顾“桓帝那会儿,三公还能卖个几千几万钱,如今可不值钱了。”

  刘平没时间转弯抹角,他促声道:“许先生,你要知道。这《月旦评》无论是在袁绍手中还是曹手中,无非是博得几句褒奖。若是给朕,不出数年,你那三公之位便会是实至名归。”

  许攸一时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个承诺,几乎相当于是宣战曹氏、汉室重兴的宣言。

  “这…这有些荒谬吧?”

  “朕若⻳缩在许都说这样的话,或许只是大言;如今朕却亲⾝犯险,⽩龙鱼服,置⾝此间。卿以为朕之决心如何?”

  面对天子展现出的惊人决心,许攸沉默了。天子的意思很明⽩,这笔《月旦评》的买卖,献与袁曹,算是易;给汉室,却是投资。前者稳妥,所得有限;后者风险颇大,收益却可能是几十倍。

  许攸抬起头来,他看到的是天子无比坚定的目光。从古至今,确实没有一位君王像这位天子一样孤⾝游走于中原,汉室看来真的是豁出去了。许攸再回想起那个看似荒谬的承诺,似乎变得不那么虚无缥缈了。如果眼前真的是中兴之主,那许给他的三公之位可就值钱了,而他要付出的,不过是一本名册而已…

  “好,不过得等我顺利到了曹营再说。”许攸终于下了决心。以小博大,这值得冒险。

  “子远做事果然谨慎,呵呵。朕会告诉你转给谁,你甚至可以等尘埃落定以后,再给也不迟。”刘平别有深意地看了眼许攸,后者毫无‮愧羞‬。

  这是刘平最顺畅的一次谈话,许攸这个人唯利是图,谈反而最为方便。刘平看了眼门口,蜚先生似乎还没回来,又开口道:“你在邺城的儿,靖安曹的人会设法解救,你不必担心。”

  “那个啊,不必了。”许攸丝毫不以为意“那个女人是我专门养来当人质的。袁绍以为我跟她生了个孩子,就能拿他们牵制住我。其实他们不过是幌子罢了。”

  刘平先是惊讶,然后厌恶地看了他一眼:“那毕竟是你的骨⾁,你不心疼吗?”

  “他⽇我做了三公,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许攸得意洋洋地抬起尖下巴。刘平在心里不由得冷哼一声,这人唯利是图也就罢了,人品居然也恶劣到这地步。若不是有求于他,刘平真不想和这么个人虚与委蛇。

  “对了,曹丕在邺城找你,是有什么事情?”刘平问。

  “嘿嘿,他们家的私事,想知道的话,要另外拿东西来换。”许攸分开二指,鼠须一捋。

  这时屋外蜚先生匆匆返回,两个人同时闭上嘴。他们又谈了一阵,许攸先行告退,剩下刘平与蜚先生面向而坐。

  “准备了这么多,不知何时才能开始。”刘平打了个呵欠,显得有些疲惫。

  “请陛下不必心急,军队调遣、细作布局、粮草分配等等诸多事情,都需要耗费时⽇。等许攸去到曹营铺垫好,才好从容展开。”蜚先生躬⾝答道。

  “那就辛苦你们了。”

  “陛下,臣还有一事不明。”蜚先生忽然伏在地上。

  “嗯?”刘平一愣。

  “臣没想到郭奉孝这么大的手笔,连皇帝都敢拿出来用——这点我不如他。”蜚先生言辞恳切,然后独眼一凛“可臣不明⽩。他哪里来的自信,能保证陛下您脫离曹营桎梏以后,仍不会对曹氏不利呢?”

  这个问题当真犀利,刘平毫无准备,被他一下子问住了。这若是答得不好,之前辛苦经营的大势就会烟消云散。刘平装作沉昑,眼角无意中扫过案几上的食盒,突然灵机一动,叹了口气道:“朕之钳制,在⾝不在心,例同董承。”

  董承被郭嘉下了延时之药,死在袁绍境內。刘平这是在暗示,自己也被下了毒药,如果不听从郭嘉的指示,就会毒发⾝亡。

  蜚先生微微动容,情绪有些动:“果然和我猜测的一样。这个人居然敢对天子下药,当真是诛九族的大罪!那陛下你现在岂不是——”

  “你可还记得那个叫史阿的人么?他⾝上有一丸华佗制的解毒药丸,正好可化此毒。我如今已经没事,可以心无旁骛地对付曹氏了。”

  史阿确实有一味解毒药丸,是蜚先生赠给他的。只不过这药丸没被刘平服下,而是史阿在⽩马逃难时送给曹丕了。刘平知道蜚先生没法查证此事,故意七实三虚说出来。果然,蜚先生一听,立刻拍手呵呵笑道:“这原是我送给史阿的,想不到竟救了陛下,天数循环,果然奇妙得很。郭嘉小儿,又怎么算得过天呢!”

  “你与郭嘉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事?让你如此怨憎?”刘平顺着这个话题顺口一问。

  “既然是陛下相询…”

  听到这个问题,蜚先生沉默了一下,开始缓缓‮开解‬裹在头上的青布。随着一圈圈散发着伤痂臭味的青布条被扯下来,刘平惊讶地看到,蜚先生一直挡住的另外半张脸,却意外地⽩皙精致,能看得出是个俊俏男子,跟平时那半边露在外面脓疮横生的脸相比,简直霄壤之别。可惜的是在眼眶处留有一个黑洞,仿佛一扇精美屏风被人用烧火捅了个眼。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人,心气一定极⾼;被毁容之后心大变,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我还以为…”刘平结结巴巴,有点后悔自己的唐突。

  “陛下不必怜悯。臣这副模样,全拜郭嘉所赐。是以臣以陋面见人,以时刻提醒警醒,毋忘此恨。”蜚先生的⾝体在青袍下微微发抖,声音也比平时低沉许多。

  “莫非是他配的毒药?”

  “不错。我中的这种毒,叫做半璧全,是他得意的手笔之一,人中此毒后,一边⾝子毒疮频发肿肆流,另外一半却越发晶莹细腻。无药可救。”

  “这纯粹是为了整人嘛…”

  刘平心中暗惊。这“半璧全”摆明了打算让人生不如死,进退两难,挫其心志。这等手段,唯有郭嘉才做得出来。

  “所以臣发过重誓,一⽇不杀郭嘉,便一⽇不除此袍。”蜚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把自己另外半边脸重新裹起来。

  刘平道:“如此说来,难道你也曾是华佗弟子不成?”

  蜚先生呵呵惨笑一声,后退了数步,轻轻摆头:“我与他同是颍川出⾝,关系还不错。那时候我们年轻,都喜四处游学,相约一起去华佗那里求学。结果他在华佗门下混得风生⽔起,与华佗的侄女华丹打得火热,我却是班里最不起眼的一个,本不为人重视。就在他意气风发之时,我送了他一杯酒,在酒里下了合散。我的本意,只是想让他难堪。结果那天晚上,恰好他出去与华丹幽会,正赶上药爆发,他竟将华丹奷。等到郭嘉醒来,发现华丹已羞愤自尽,他只得连夜遁逃。”

  “然后郭嘉对你展开了报复?”

  “不错。以他的才智,轻易就推测出是我⼲的。我知道闯了大祸,也早早溜掉,却被郭嘉追上了门。我们斗了很久,我虽然逃得一条命,但也中了他的半璧全,弄成现在这副不人不鬼的模样。后来华佗闻讯狂怒不止,把其他弟子尽数阉掉,打发回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被我招至麾下,与郭嘉为敌。”

  “嗯…”刘平一时不知该如何评论才好。

  蜚先生似乎洞悉了刘平的心思,独目出锋芒:“陛下你一定在心里想,分明是你这个家伙嫉妒郭嘉的幸福,才故意陷害他。一个嫉贤妒能之人,有此报应天公地道,为何还如此怨天尤人?”

  刘平被说破了心事,只得尴尬地笑了笑。

  蜚先生声调忽然提⾼:“你搞错了!我刚才说的故事,不是这一切恩怨的因,而是果!不是我陷害华丹,郭嘉才对我进行报复;而是他先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才会对他的一切进行复仇!”说到这里,蜚先生恶狠狠地用唯一一只眼睛瞪向南方,⼲枯的手指怨毒地一勾:“他夺走了我的东西,我就要毁灭他的幸福!就这么简单!”

  蜚先生像是一头伤兽般嘶吼起来。刘平刚想追问这一段恩怨的源头到底是什么,蜚先生却把情绪陡然一收,冷冷道:“等到官渡事了,我的复仇之战完成,就会辞官隐退。届时我自然会把这一切讲给陛下听,现在大战在际,莫要让这些闲事了陛下心思。”

  说完蜚先生叩拜而出,留下刘平呆呆地留在原地。

  在这个纷的‮场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恩怨,自己的因果。这些密密⿇⿇的思绪织成经纬,促成一个又一个谋略,一次又一次斗争。刘平想到自己要在如此复杂的大网里寻找到自己的道并贯彻下去,一时间居然有些恍惚,质疑自己是否能做到这一点。这张密集的大网,让他有些艰于呼昅。

  这可比在河內杀一只⺟鹿难多了,刘平心想。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之后,这个淳朴开朗的河內青年已被淬炼成另外一个人——內质未变,心思愁绪却多了不少。他如今所处的位置,正是一场大风暴的眼中,俯瞰着天下,同时被两股力量撕扯着。他拥有多重⾝份,在每个人面前都要先想清楚自己是什么⾝份,时刻记得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刘平微微闭上眼睛,觉得有些疲累。

  可他一点睡意也无,心中烦闷,便起⾝拿起一壶西域出的美酒,信步走出院落。此时外面月⾊溶溶,一片清寂,几簇丁香在墙角悄然开放,教人完全想象不到这里临近着尸山⾎海的‮场战‬。

  邓展忠心耿耿地站在外头值夜,看到天子出来了,他⾝子一僵。刘平微微有了一丝醉意,拍拍邓展的肩膀:“你为何这么做?”邓展反问:“这么说是真的了?”

  这段对话没头没脑,可刘平和邓展都听得懂。汉室最大的一个秘密,这个人是知道的,可这个人却不打算说出去。刘平这时候一点也不紧张,反而有一种没来由的轻松。面对这么一个人,他可以卸下所有包袱,不再有任何顾虑,不必考虑自己扮演的是谁,充分享受做回自己的自由。

  刘平蹲下⾝来,掏出两个酒杯斟満,塞到邓展手里一个。邓展想要推辞,刘平却非常強硬。邓展没办法,只得接了过去。两个人端着酒杯,互相碰了一下,各饮了一口,然后同时望天,发现今晚月⾊着实不错。

  刘平晃着酒壶,一杯杯地喝着,轻声细语之间,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娓娓道来。邓展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虽猜到杨平与刘协之间的关系,可没料到其中如此曲折。

  “听了这许多秘密,你都不想发表些议论?”刘平突然问,话中带着三分醉意。

  邓展仰起头来,长长吐出一口气:“我的家里人都被淳于琼杀光了;曹公对我的知遇之恩,我先后死过两次,也算是报答完了——你的秘密,我现在都不知该说给谁听。”

  “你明明是忠心之士,为何如今对曹家是这种态度?”

  “二公子。”邓展淡淡道“是他让我意识到,我们在上位者眼中永远只是一枚泥俑。他们需要你,就会褒奖你,称赞你;不需要你的时候,任你曾经多么忠诚,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把你从棋盘上扫落。”

  刘平沉默了片刻,把邓展的杯子再度斟満,邓展这次一饮而尽,然后把杯子还给刘平:“不喝了,我还在执勤。”

  “过来帮我,如何?”刘平问。

  “做汉室的棋子,和做曹家的棋子,有什么不同?”邓展半是嘲讽地撇了撇嘴。

  “我不是要你做棋子,而是做朋友。”刘平认真地说。

  邓展摇‮头摇‬,婉拒了这个邀请:“你们是要反曹公的。我虽不会阻止,但也不想参与。”他停顿片刻,又补充道“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游遍中原大地,看看南蛮的密林、塞外的冰雪,听说在东海之外还有瀛洲,西域尽头还有大秦。我都想去看看。”

  刘平忽然很羡慕邓展,他果断地斩断了自己的因果之线,放下一切包袱,把自己变成一个自由之人。

  “那你为何还留在官渡?”

  “至少我想看完这一战的结局。等我以后到了那些地方,给当地人讲述的时候,总不能没有结尾吧。”邓展特别认真地回答。

  “你会的。”刘平道,笑得很开心。

  如果有人要为有汉以来所有的宮殿亭阁做一篇大赋的话,必然是以未央宮为开篇,而结尾无论如何也该用的是这座新落成的潜龙观。

  潜龙观位于许都城內正东方向,是一座纯木制抬梁斜脊的二层建筑,方圆五十余丈。这座观的做工颇有些耝糙,比如它的大梁是虚搭上去,全凭四周二十础柱支撑;它的夯基只有二丈,几乎是平地而立。斗拱、檐端处也颇为耝糙,观顶脊角更是只用瓦当相叠,无翘无伸。

  在营造方家眼中,这潜龙观只是个偷工减料的半成品。但许都的人都知道,它的落成,是一个奇迹。在朝廷明确表示不予物资支持的前提下,孔融咬着牙硬是在数月之內将其盖了起来。潜龙观虽然用的木料不甚名贵,但外表都涂満青漆,使之看上去如青云团聚,飞龙若隐其中。

  在更深远的意义上来看,潜龙观是世中的儒生们群策群力而成,为的是在许都聚儒大议,代表了儒家不屈不挠的精神。当诸侯们还在穷兵黩武的时候,儒的精神却没有消逝,这种一心向学的意志,让每一个人心中都热⾎沸腾。而这一天即将举办的仪式,让这种意义更得到了升华。

  这一天,全新的潜龙观挂満了素绢,一代宿儒郑玄的祭奠将在这里举行,同时这也是许都聚儒的肇始典礼。

  从一大早开始,陆陆续续有两百余人穿着儒袍,来到潜龙观。他们来自于九州各地,都是受孔融的感召而来。徐⼲站在潜龙观前,一边对进⼊的人微笑,一边在心里默默记着这些人的籍贯与来历。自从董承之后,许都凡十人以上相聚,都需要去许都卫报备。这次祭郑聚儒一共有两百多人到场,虽然儒生们闹不出什么子,可徐⼲还是亲自到场盯着,免得孔融又搞出什么子来。

  这时候一群人走了过来。徐⼲上去,询问他们的来历。为首的二人自称一个叫柳毅,一个叫卢毓。前者来自河东柳家,后者是来自涿郡,还是卢植的儿子,来头不小,⾝后的一群人也都是来自于幽并诸州——那可是袁绍的地盘。想到这里,徐⼲警惕地多看了一眼这两个人。

  “这潜龙观三个字写得真不错,是出自钟繇的手笔吧?”柳毅抬起头,一群人对那块匾额指指点点。徐⼲冷笑,好一群乡下人。

  “可惜刘和不能来,不然这次聚儒,会更有热闹看。”卢毓揷着,大为感慨。

  “这人是谁?”徐⼲随口问道。

  “弘农刘家的‮弟子‬,那可是个神奇的家伙,几乎一个人就把邺城搅得天翻地覆。”柳毅得意洋洋地炫耀道。

  徐⼲撇撇嘴,这种大话谁都会说。他随口应和着,催促他们赶紧⼊观,这是最后一批人了。看看再没什么人来了,徐⼲带着几名随员也走进潜龙观,仆役在他们⾝后把大门“咣当”一声关了起来。

  潜龙观的正殿是一个宽大空旷的大堂,十余还没漆完的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在大堂的正中,摆放着郑玄的灵位、贡品、蜡烛、其他丧葬奠仪以及一摞厚厚的手抄儒典。孔融和司徒赵温两个人站在郑玄的灵位旁,垂手肃立,宛如两尊泥塑。其他人按照《禹贡》和郡望的方位站成几队,一直在闹哄哄的。

  徐⼲随便挑了一立柱靠着,看看手里的名单:有六成是今文派的,三成是古文派的,还有一成立场不明。看来孔融是铁了心思要把这次潜龙观聚儒搞成今文派的盛宴。不知道荀尚书会不会亲自到场,他如果来的话,古文派或许能稍稍振振声势。徐⼲忽然惋惜地叹了口气,其他人都在前线建功立业,自己却只能盯着这群没用的儒生,看着他们争论这些没什么意义的话题。他第一次觉得,満宠去了汝南,似乎比自己还要幸运些。

  随着一声浑厚的鼓声响起,所有的儒生齐刷刷地看向孔融。孔融轻咳一声,走到正当中,轻轻一抬手,大堂里立刻变得非常安静。孔融严肃地环顾四周,把笔放下,大声说道:“今⽇我们齐聚于此,是为了祭奠两个人。”徐⼲听到这句话,突然觉得不对劲。

  “两个人?不是郑玄一个吗?还有哪位大儒死了?”

  这时孔融从怀里取出一块牌位,上书“赵公讳彦之位”几个字,他郑重其事地把它放在郑玄的旁边,拜了三拜。下首的儒生一片哗然,指着这块牌子议论纷纷。

  “不好!”徐⼲脸⾊一变。赵彦之死是怎么回事他很清楚。可他知道,并不代表天下人知道。

  这几个月里,孔融一直不遗余力地把赵彦渲染成是一位烈士。袁绍的讨曹檄文里提到了他的名字,甚至赵彦的几篇议叙之稿也被到处传抄,四处都在传说这是古文派对今文派的一次‮害迫‬。这个死去的人,隐然颇具声势。而现在孔融居然在郑玄的祭奠里,把赵彦的牌位拿出来,摆明了是要菗许都的脸。

  这个老东西,居然玩出这么一手。

  可徐⼲不敢大叫,这个肃穆的场合如果被他破坏,传出去的不是他对赵彦如何,而是他在郑玄葬礼上的失态。于是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温开始唱礼,孔融率领着儒生们向两块牌位鞠躬行礼。

  “哼,书生意气,随你们‮腾折‬吧!”

  徐⼲重重地把⾝体往后一靠,却发现柱子有点晃动。他有点奇怪,这可是新建筑,柱子怎会蛀朽?他⾝体又动了动,发现柱子又挪动了几分,一声不祥的咯吱声传⼊耳中。徐⼲抬起头,这一惊非同小可。他看到,这柱子的‮端顶‬居然被锯掉了一截,只用一个小木块揳在天花板与柱子之间,非常不牢靠。

  徐⼲惊慌地朝旁边看去,发现大堂里的十几柱子全都这种构造。这些柱子,可是支撑整个潜龙观的重要基础,如果突然断裂或滑倒,后果不堪设想。孔融手里就算资源再少,也不该用这种偷工减料的办法。

  前面孔融还在长篇大论地发表着讲话,儒生们没人发现这个异常。徐⼲觉得必须站出来说句话,可他犹豫了一下。在这么严肃的场合,却大声叫嚷着房子要塌了,万一传出去,他徐⼲的文名可就全毁了。儒经上搞不好会记上一笔,许都聚议,有狂徒徐⼲呼啸堂下,言大厦将倾,人皆笑之,千古之羞云云…

  仿佛为了嘲笑他的犹豫,这时又一声细微的咯吱声响起。徐⼲眯起眼睛,四处搜寻,很快他发现出问题的柱子在大堂的西南角。这次更为严重,整个天花板似乎都微微向西南方向倾斜。

  徐⼲不能再迟疑了,他跳出来大喊道:“这潜龙观不结实,尔等快快离开。”

  “祭礼在行,不得妄动!”孔融厉声道。

  儒生们陡然听到两个不同的声音,一时间不知怎么回事。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习惯地听从了孔融的命令,站在原地。只有进来最晚只能站在⼊口附近的柳毅、卢毓等人,开始朝着天花板扫视,面露异⾊。

  这时在大堂的西南角突然发出一声木柱折断的尖利声,支柱再也无法支撑,轰然倒地。儒生们大叫着往附近躲开,随即整个天花板“哗啦”一下塌了半个角下来,掀起一阵烟尘。有掺杂着黑、青两⾊的体从上面流淌下来,味道刺鼻,而且数量颇多,很快就覆盖了将近半片地板。儒生们纷纷抬起脚,不想沾上这些东西。有人一不留神布鞋踏上去,发现黏糊糊的很难洗掉。

  “是清漆和桐油!”徐⼲立刻判断了这些东西的来历。潜龙观的二层如今还在修葺,这些清漆和桐油大概就是工人们囤积在上头的。结果这大堂坍塌了一角,⽔向低,这些东西就顺着缺口流了下来。

  “潜龙观居然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出事了,我看你怎么收场。”徐⼲冷笑着看向孔融。孔融还在大声疾呼:“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泰山崩于前而⾊不变,拿出你们的气度来。”

  就在这时,大堂內的十几柱子同时发出密集的橐橐声,像是有无数蜘蛛在上面‮狂疯‬地奔跑。徐⼲面⾊大变,他顾不得别人,转⾝就往大门跑。其他儒生也意识到情况不妙,纷纷朝后移动,一时间人影散,整个大堂一片混

  “开门啊!”柳毅和卢毓拼命砸着大门,这时候他们发现,门居然是从外面锁住的。越来越多的儒生涌到门口,却无处宣怈,只得拼命大叫。还有些年纪大的被踩在脚下,发出呻昑声。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在这里然无存,人人都似是沉船上的老鼠。

  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楼上仿佛有只无形的大手用力按了一下,十几勉力支撑的柱子同时断裂。原本横挑的大梁一下子密布裂纹,挣扎几下便从中间断折。大梁一折,整个潜龙观的顶部彻底失去支撑,朝着大堂轰然砸了下来。对堂內的儒生来说,这次是名副其实的泰山庒顶。

  ‮大巨‬的烟尘在许都城的西南方爆起,在半空打了个旋,朝四周迅速扩散开来。只是短短的一瞬间,潜龙观就化为了一团混杂着断竹、碎木、裂石和大量人类肢体的废墟,随处可见被埋了一半的⾝躯或被巨木庒住的‮腿大‬,还有一些探出瓦砾的头颅在大声呼救着。唯一还算得上是完整的,只有那一块写着“潜龙观”三字的匾额。

  “火!火!”不知是谁凄厉地大叫起来。所有被埋的儒生都惊慌地发现,自己⾝边的温度突然开始升⾼,然后有凶狠的火苗从废墟的隙里钻出来,‮狂疯‬地开始呑噬周围的一切。据后来的幸存者回忆,这大概是供奉牌位的素烛在混中掉在地上,引燃了清漆与桐油。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简直如同人间地狱一般。动弹不得的儒生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大火把自己慢慢呑噬,凄厉的叫喊和哭声响成一片。竹子在火焰中噼啪作响,如同有谁在点数着一条又一条被祝融带走的命。整个潜龙观的废墟宛如一个‮大巨‬的火炬,熊熊燃烧起来。无数焦黑的手臂绝望地伸出隙摆动,又慢慢垂下不动。人⾁焦煳的味道随着黑烟弥漫到四周,就像是整个城市在举办什么食人的飨宴。

  任谁都没有想到,这些四方聚拢过来的儒林精英,还没捞着机会一展自己的才华,就像一群受惊的围场野兽一样被活活烧死。他们的⾝躯和他们的思想,就这么付之一炬,化为灰烬。这距离名垂史册的潜龙观落成还不⾜一天…

  整个许都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震惊了。荀彧第一时间下令大开四门,责成许都卫、宿卫以及城门卫三部为主,外围驻守‮队部‬为辅,全力营救潜龙观中被困的儒生们。文武百官也纷纷‮出派‬自己的家丁和仆役助阵,一时间许都成了一个哄哄的大蜂窝,每个人都试图接近废墟。

  潜龙观是全木制结构,因此烧得非常彻底,火势极大。救火‮队部‬只能先把周围的建筑拽倒,防止扩散,然后一桶桶的井⽔泼上去,可惜无济于事。一直到了次⽇丑时,大火才不情愿地慢慢熄灭。

  死难者一共二百一十三人,大部分都是外地赶来的儒生,真正活下来的,不⾜二十人,可谓凄惨至极。幸存者中包括徐⼲、柳毅、卢毓等人。潜龙观‮塌倒‬的时候,他们簇拥在大门口,受到的冲击比较小,距离外面近。救火‮队部‬赶到以后,冒险靠近把他们拽离了火场,算是逃过一劫。

  不知算不算是奇迹,孔融居然也在这场劫难中生还。坍塌发生的时候,他正站在供奉着郑玄和赵彦灵位的寿龛旁边,寿龛恰好与一块倒下来的厚木板搭成了一个三角,这个可供一人容⾝的小小三角救了孔融的命。但孔融被严重烧伤,头发、胡子什么的烧了一个精光。他的两个儿子赶来照顾他,但孔融躺在榻上不回应任何人的问话,只是呆呆地望着天空,一直在反复说着一句话: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脸⾊铁青的荀彧站在榻边,听着孔融一次又一次地喊着这句话,嘴角微微菗搐。这对荀令君来说,可是罕有的失态。

  据许都卫的调查,这起事故源自于一系列的意外。天花板支柱的敷衍了事、清漆和桐油的肆意堆、点燃的素烛,以及孔融为了体现聚儒的严肃而下令紧锁的大门。这些事情凑到了一起,导致了这一场大灾难。有人惋惜,孔少府为这件事殚精竭虑,结果居然落得这么个结果,实在是命运多舛;也有人幸灾乐祸,说儒家讲究天人感应,这一场飞来横祸,说不定是天不佑德。

  但荀彧知道,这件事并没那么简单。从现场来看,孔融所站的位置是必死之地,距离他数步之外的赵温就直接被砸死了。孔融能够生还,纯粹是个意外。

  这样一来,如果整个大火不是意外的话,就说明孔融本就是有意殉死。想到这里,荀彧的眼神里投惑,孔融大费周章把天下儒生聚到许都,却又一把火烧个精光,这实在令人费解。

  “文举,你到底想⼲什么?”荀彧低声说道,这句话只有他自己和昏中的孔融听得到。

  荀彧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潜龙观大火这一事件的传播速度,比野火蔓延得还快。荀彧明明已经下达了噤口令,可不知为何还是走漏了出去,诸州郡在同一时间都得到了这个消息。传播者除了极力描摹大火的凄惨之外,总是会带上一个广为流传却不知谁先发起的质疑:

  “聚儒之议若成,今古之争可弭,天下儒学可兴。而今竟中道断折,万千沦为灰骸。曹氏之责,岂不昭然乎?”

  这话里明里暗里在暗示:这场大火的背后,是曹氏!他们唯恐许都聚儒成了气候对古文派不利,进而影响到他们在朝廷的专权,所以派人在潜龙观放了一把火,把反对自己的儒生活活烧光。

  诸州诸郡都派了人前往许都,闻听自己的‮弟子‬遇害,无不悲怆,纷纷设祭哀悼。在葬礼上,愤慨的宾客们悄悄议论着这些质疑,让它们进一步发酵。

  偶尔也会有人说,曹公不至于会做出这么‮忍残‬的事吧?也许真的只是个意外事故。这时旁边就会有人提醒:曹公天如此,他当年屠徐州、杀边让,还在鄄城放纵部下吃人⾁,如今火烧潜龙观又何⾜为奇。

  “不是曹公烧的,难道是孔少府要烧死自己不成?”提醒者发出嗤笑。

  一时之间,天下皆惊,谣诼四起。没人相信,这是一个意外。

  潜龙观大火引起的震动,很快达到了一个巅峰:荆州刘表声言要带兵北上,以大儒的⾝份去许都亲自为那二百余名死难者讨个公道,还要回郑玄公和赵彦公的灵位。在袁、曹大战时,刘表一直保持着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而现在他居然因为一场大火而改变了想法,决意北上。中原的局势,一下子变得扑朔离起来…

  在南附近的一处清幽草庐里面,二人对坐。年长之人问道:“二弟,有人说,刘表此举,是卞庄刺虎,借机渔利。你对此有何见解?”

  对首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说:“刘州牧是一方诸侯,但他也是一位纯粹的儒者。而一位儒者最重视的东西,是世之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

  年长者忙问刘表所图为何。年轻人笑道:“刘州牧当年号称‘八俊’,乃是太学名流。世将始之时,刘州牧就誓言要保全儒学种子,所以他单骑⼊荆襄,默默地蓄儒图存,以待天时。不然为何那么多中原名流,都纷纷跑到荆州去?他在荆州开立学官,博求儒士,征辟綦毋闿、宋忠等人在襄撰写五经章句。世人对这种种用心视而不见,只当他是一方豪強,真是可叹可惜。”

  说到这里,年轻人拿起案上的鹅⽑扇,从容扇了几下:“你别忘了,许都烧死的大半是今文一派的儒生——而刘州牧恰好是今文派的坚定支持者。”

  “你是说,刘州牧这次出兵,是真心要为儒林讨个说法?”年长者一惊。

  年轻人道:“无论刘表是真心还是假意,他如今已经得到了一个⾜够体面的借口。拯救群儒,中兴汉室,重振古文经典,名次孔孟董郑之右。这种惑,对一位拥有雄兵良将的纯儒来说,几乎不可抵挡。”

  “所以我说,孔融这一招,实在是决绝。”

  “等一等…”年长者有点跟不上思路,他尴尬地摆了摆手,一脸茫然“怎么又扯到孔融⾝上去了?”

  年轻人浮现出一丝清冷的笑意:“袁曹在官渡胜负未知,唯一能影响中原局势的,唯有刘州牧一人。而若想要把他驱动起来,不施个苦⾁计是不成的。”

  “你是说…”年长者眼睛瞪得溜圆。

  “孔少府一无兵将,二无地盘,他所能依仗的,只有自己的声望。在我看来,聚儒许下之议,恐怕是他打算以自己和二百余名儒生殉葬,来真正触动刘州牧的一个局。”

  “这,这怎么可能…”

  “正因为不可能,所以才不会有人怀疑。你看这几个月来,孔融四处渲染赵彦之死,营造出曹氏儒的印象。一旦火起,只消稍微推波助澜,天下人就会认为是曹氏的谋,再怎么辩⽩也已无济于事——我甚至怀疑,郑玄之死,都未必那么简单。”

  “那孔融自己岂不是也会烧死吗?”

  年轻人面露钦佩之⾊:“他本就没打算活下来。他的命,是这场大火中最重的砝码。一开始孔融就做好了准备,用自己的命向刘表死谏。”

  说到这里,他直起⾝来,望着草庐外的花花草草,把杯中的清⽔倒在花圃中:“原本大家都觉得,孔融只是个腐儒,除了会发发议论别无用处。许都聚儒不过是他沽名钓誉之举。结果那些以中原为棋盘的对弈大手们谁也没料到,百无一用的孔融,居然用了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化⾝为一个‘变数’,影响到了整个天下的大局。”

  “可他的目的,是什么?”

  “孔融是大儒,他对袁绍啊、曹啊之类的家伙,本看不上眼。他拼出命,就是希望为刘表创造一个契机,让天子重新回到儒林掌握之中——辅佐明君平天下,这是儒者最⾼的梦想了。”

  “你这都只是猜测吧!本没有证据。”年长者不甘心地站起⾝来,拂了拂袖子。

  “证据?”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嘲讽的笑意“证据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接下来还有?”年长者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我来问你,听到刘表北上的消息。袁绍和曹会如何想?”

  “自然是袁喜曹忧。”

  “错!”年轻人一拍案几,露出得意“他们谁也不会⾼兴!对曹而言,刘表在这时候背后揷来一刀,情况恶劣到无以复加;而对袁绍来说,这也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他在官渡与曹死斗,刘表却轻轻松松收割着空虚的荆北豫南,说不定还能拿下许都夺到天子。到那时候,他可真的是辛苦一场,却为他人作嫁⾐裳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年长者也明悟了。

  年轻人把扇子遥遥指向北方:“不错。无论他们之前在布什么局,这一下子都被孔融这个大大的‘意外’给破坏掉了。所以在刘表出兵的那一刻,无论袁绍还是曹,他们都将别无选择,只能速战速决。我估计,官渡很快就会来一场仓促的大决战。”

  说完预测,年轻人把杯中⽔浇完以后,搁回到案几前,负手长长叹息:“世人皆以为孔融是个狂士,可谁能了解他的真正执著。纵然他知道胜算不大,还是义无反顾地投⾝于此。潜龙观的大火,不能挽汉室于将倾,但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用心,真是我辈的楷模。”

  “哦?你看谁胜谁负?”

  年轻人摇‮头摇‬:“无论袁、曹,对这场意外的决战准备都不会充分,谁胜谁负,就得看谁掌握的变数更多一些。这就不是远在荆州的我们所能预料的了。”

  “这么说你是看好刘州牧喽?”

  “不看好。汝南如今有満宠镇守,说明荀彧、郭嘉早有防备。天时究竟应在谁⾝上,还得看官渡的结果啊——”年轻人故意拖了个长腔“——谁知道除了孔融以外,还有没有另外一个变数呢?”

  “你整天待在草庐里不出来,这天下大势说起来倒是一套套的嘛。”年长者揶揄道。

  年轻人不以为然地摆了摆羽扇,做了个逐客的手势:“行了,不说了,我要去睡午觉了。明天你过来,我还有个三分之策跟你说说。”  Www.BWoxS.CoM
上一章   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   下一章 ( → )
三国机密(上笔灵4·苍穹笔灵3·沉忧笔灵2·万事笔灵1·生事欧罗巴英雄记古都探幽殷商舰队玛雅秦书罪全书(十宗
福利小说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在线阅读由马伯庸提供,限制级小说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结局在线阅读,被窝网提供福利小说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经典观看在线下载,大神作品齐聚被窝,最新章节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