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小说蒋介石评传在线阅读由李敖提供
|
|
被窝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蒋介石评传 作者:李敖 | 书号:43598 时间:2017/11/7 字数:3838 |
上一章 第二节 与日本士官无缘 下一章 ( → ) | |
蒋介石去⽇本之前,先于五六岁时在家延师启蒙,后来又进私塾,读四书五经,接受科举式教育,并于一九O二年到县城奉化应童子试,考中童子试以后,才能报考秀才。结果连童子试都未考取。黎东方于《蒋公介石序传》中说:“他见到试场中种种不合理与败腐的现象,下决心再也不去参加这种试考了”(页十六),是明显的曲笔。其实义和团之以后,一九O一年订立“辛丑条约”清廷有鉴于国聇与国祸之上眉睫,乃决心办新式学堂,派送留生学出洋,并于一九O五年取消科举试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这种试考”可以“参加”了。蒋介石不过是顺从时尚,不再试考而进了新式学堂。进洋学堂是当时的新出路,并不一定表示要“追求⾰新精神” 蒋介石于一九O三年进的洋学堂是奉化的凤麓学堂,筑有楼房教室与场,大约有一百名生学,总教习(教长)姓竺名鏖祥,当过前清翰林。学堂的课程虽包括英文、算术等西学,但经史旧学仍占很大的比重,几乎是新瓶旧酒,引起生学们的不満,蒋介石参与其中,并被推为代表向校方涉,由于“情态烈”几乎被开除学籍。“情态烈”正符合蒋介石被同学取的绰号——“红脸将军”动不动涨红脸孔,与人吵架。此一事件很可能促使蒋介石于翌年转学到同一县城的龙津学堂。过了一年,再转学到宁波的箭金学堂,不到一年又回到奉化的龙津学堂。龙津学堂有两个⽇本教师,很可能在⽇本人的影响下,十九岁的蒋介石望渴到东洋去留学。留学在当时早已成为风嘲,并不特殊。许多传记作者认为,蒋介石到⽇本去是为了⾰命,并且说他于出洋前在宁波剪了辫子,托人送回溪口老家。这是事后聪明。请看张群的回忆: 到⽇本留学是我生命史中值得纪念的一章。因为我不但在那儿认识了蒋先生,而且遇见了许多后来共倡⾰命的同志。我本来准备学步兵的,可是与蒋先生一见如故,于是不学步兵而学炮兵,以期与蒋先生朝夕相处,共同切磨。我们当年都是留发(带辫子)出国的,到了⽇本就把辫子剪掉,这也是从事⾰命的第一个表示。(陈香梅《张岳公闲话往事》) 到⽇本才剪辫,不一定是⾰命示决,也很可能⼊境问俗。最可注意的是,此已是蒋介石第二次出洋,仍带辫子,可见在宁波剪辫托人带回溪口,都是虚构。 蒋介石第一次到⽇本是一九O六年的四月,年底前就已回国,原因是他想学军事,但清廷已与⽇本府政有协议,不准国中 生学自费学习军事,只收家国保送的生学。蒋介石遂于回国后进⼊段祺瑞任督办的通国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校前⾝)。后来在国民统治地区(包括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湾台),小学课本中有一则沿用⽑思诚所记(见《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第一册第三编,页九至十)有关蒋介石的爱国故事,说是⽇本教官在国中 生学面前把四亿国中人比作微生虫,蒋介石反相讥,说是⽇本有五千万人,也像五千万只寄生细菌,⽇本教官羞愤之余,见到蒋介石没有辫子,指着秃顶就咆哮说:“你是否⾰命?”最后一句露出马脚,张群明明说,他与蒋出国时都是带辫子的。这种故事,与华盛顿砍断樱桃树的故事一样,都是政治神话。而北大历史系出⾝的王俯民在洋洋洒洒的《蒋介石详传》中,仍将此神话当作信史来转述呢!(见上册,页二十二) 蒋介石与陆军速成学堂的六十二名生学,一起于一九O八的舂天,到东北的陆军部集合,自大连乘轮船赴神户,然后转往东京,进⼊振武学校。 振武学校是什么样的学校呢?话说自庚子义和团大后,国中统治者脑袋开了点窍,乐见留学了。从清光绪二十七年(一九O一),到了三十三年(一九O七),几年之间,国中留⽇生学数目就冒出了一万多。这种数目,后来一直增加,但增加归增加,素质却大有问题,因为跟不上⽇本的正式学校课程。于是,专为国中人设立的补习班式学校,便益形必要。这种学校很多,在法政方面,有法政大学;在普通补习与师范方面,有宏文学院;在陆军方面,有成城学校、振武学校。 在振武学校之前,国中留生学学陆军的,都先⼊成城学校。一九O三年(光绪二十九年)成城停收国中 生学,改由振武学校接手。振武学校成立于这年七月,地点在东京牛区河田町(现在是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所在)。受训期为三年,毕业后分发⽇本国內各联队实习。所以,这个学校并非如黎东方等人所说,是⽇本士官的预备学校,而是帮助国中 生学学军事的预校,与士官本无关。蒋介石在振武学校,时间是一九O七年(光绪三十三年)到一九O九年(宣统元年),所受教育,还不到三年。 据一九O四年(光绪三十年)历四月的练兵处《陆军生学分班游学章程》当时所选生学要“年在十八岁以上,二十二岁以下者”蒋介石进振武学校已二十一岁,年纪不算小了。据振武学校编《振武学校沿⾰志》,改三年制后,上课总时数如下: 对照起振武学校创办时期的《课程概要》(实藤惠秀著《国中人⽇本留学史》),三年制的课程,⽇本语文方面多了一千二百一十二小时,比起没改成三年制以前,改了半天,重点不外是加強⽇本语文训练而已。综合观察起来,三年期间,除了军事课程外,蒋介石所学的,远在今天⾼中生的课目以下,甚至是初中生以下(课目中有算术,就是初中生的程度),⾜见他的教育程度,只是相当于初⾼中程度而已。再说,蒋介石⼊校在一九O八年,按说已是三年制,但从钦定年表核算,他的修业年限,至为可疑,因为明明不⾜三年。据⻩福庆《清末留⽇生学》说:“国中武备生学接受预备教育的期限,因学校、时期而有所不同。成城学校时代概为十六个月,而振武学校则有数次变更。创立之初为十五个月,一九O五年十月,改为十八个月,次年,再改为两年,旋改为三年,直至该校废止,未再有更动。”蒋介石似是“旋改为三年”时期的三年制,故虽说三年,实在成分不⾜也。 蒋介石当时叫蒋志清,于一九一O年冬天,自振武学校毕业,时年二十三岁,遂即分配到北海道新潟县⾼田镇的十三野炮联队实习,此时他⾝⾼一六九点四公分,体重五十九点二公斤。(据⾼田市史记载,见《蒋总统秘录》第二册,页二一三)实习生是二等兵,生活十分艰苦。至于军事训练,主要是喂马,以及替军马“擦热”使马在严寒中⾎流通,并没有真正学到军事科技。据⽑思诚的《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一书说,十三联队的师团长长冈外史与联队长飞松宽吾,对二等兵蒋志清“甚优遇”(见第一册第三编,页十四)但事实上师团长对蒋全无印象,直到一九二七年蒋至⽇本送照片并赠“不负师教”题词,长冈才知曾有这样一个二等兵。(见坂部护郞《将军长冈外史》页二七八)既不知,何来“优遇”! 但是一九二八年国民府政成立后,蒋主席的钦定履历中,赫然有“⽇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最⾼学历。(见民国十八年《国中国民年鉴》)一九三七年五月出版的《蒋介石全集》,于《传略》中也赫然有“初⼊⽇本振武学堂,继⼊⽇本士官学校”字样。(见上册,正文页一)此后宣传顺流而下,公私各家莫不视为事实。邓文仪编著的《蒋主席》,说得最神龙活现: 到了⽇本,起初是进东京的士官预备学校,那是我国府政专为我国留生学升⼊士官学校的准备而设的。后来考⼊士官学校。在士官学校的时候,专心求学,正因为求学心切,谢绝一切游乐,因而无形中和一般娇生惯养、徒事游的留⽇同学隔离开来,竟被人误会为⾼傲。这是不曾了解他,与其说⾼傲,不如说他率直。(页八) 邓文仪偷天换⽇,居然把名不见经传的振武学校换作赫赫有名的⽇本士官学校了。当然有不少国中 生学自振武学校毕业,经实习后考⼊士官,像士官四期的蒋作宾、第六期的孙传芳、阎锡山、第十期的张群等等,但蒋介石并没有进士官,更无从毕业。从昭和十五年十月兴亚院出版的《⽇本留学华中民国人名调》中,可知自第四期至第十期,每期毕业生名单中都没有蒋介石。第十一期以后,是何应钦、⾕正伦、贺耀组他们了,名单已近“晚辈”当然更没有蒋介石了,附带一提的是:以上各期中,全部姓蒋的只有四人。其中第四期蒋作宾是湖北人、蒋隆棻是湖南人;第五期蒋国经是湖南人;第六期蒋荫曾是湖北人,都不是浙江人,自然也没有是蒋介石化名的可能。蒋介石早年学名蒋志清,自然也没有另有学名的可能。所以,从士校各期名单中,蒋介石不列名籍,已经证据确凿矣! 其实英雄不怕出⾝低,士官不士官并无关系,但是蒋介石却是十分在意的,李宗仁有一段有趣的回忆: 蒋先生原名志清,弱冠时曾考⼊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因不守堂规而被开除。后往⽇本进陆军振武学校,接受军士教育程度的训练。回国后,却说他是⽇本士官第六期毕业生。此次到了京北,乃派曾一度任其副官长的陈铭阁(河南人)到米市胡同南兵马司和士官生学同学总会负责人刘宗纪(士官第六期,曾充孙传芳的参谋长)接洽,并捐五万元,作为同学会经费。那时有些人,像四期的蒋作宾、雷寿荣,六期的杨文凯、卢香亭等,就向刘宗纪质问,哪里出来这个叱咤风云的大同学呢?刘说,捐巨款还不好吗,何必深究呢?(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页五七○至五七一) 这种在意,多少透露蒋介石格中的自卑感与不全安感。亦由于这种在意,使许多文学侍从,不惜把士官的衔头套在他⾝上,或尽量把他与士官挂钩。实际上,蒋介石的最⾼学历是而且仅是振武学校出⾝“直接送进联队”的阶段而已,距离士官毕业,还十分遥远。总之,蒋介石在⽇本留学,所得学历只是军士教育程度的训练,阶级只是上等兵。如此而已。 wWW.bWOXs.cOm |
上一章 蒋介石评传 下一章 ( → ) |
红色11李敖有话说李敖回忆录快意恩仇录坐牢家爸爸给北京法源寺为中国思想趋中国性研究上山·上山·三大名校演讲 |
福利小说蒋介石评传在线阅读由李敖提供,限制级小说蒋介石评传结局在线阅读,被窝网提供福利小说蒋介石评传经典观看在线下载,大神作品齐聚被窝,最新章节每日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