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在线阅读由罗曼·罗兰提供
被窝小说网
被窝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综合其它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乡村小说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好看的小说 娇凄出轨 山村风蓅 落难公主 蒾失娇凄 绝世风流 甜蜜家庭 校园邂逅 滛虐乐园 锦绣江山 都市后宮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被窝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约翰·克里斯朵夫  作者:罗曼·罗兰 书号:38558  时间:2017/8/16  字数:64171 
上一章   卷四 反抗 第三部 解脱    下一章 ( → )
  他完全孤独了。所有的朋友都不见了。亲爱的⾼脫弗烈特,在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而他此刻极需要的,也一去数月,而且这一次是永远不回来的了。一个夏天的晚上,鲁意莎收到一封从很远的村子里寄来的信,字写得大,说她的哥哥死了,就葬在那边的公墓上。近年来他⾝体已经不行,可还是到处流浪,这一回就是在浪游的途中死在那个村上的。这个多有骨起而又多么恬静的人,原是克利斯朵夫最后一个朋友,他的温情——很可能给克利斯朵夫做个精神上的依傍的,——不幸被死亡呑掉了。他孤零零的守着只知道爱他而不了解他思想的老⺟。周围是德国的大平原,等于一片森森的海洋。他每次想跳出去,结果总是更往下沉。仇视他的小城眼睁睁的看着他淹在海里…

  正在挣扎的时候,黑夜里忽然象闪电似的显出了哈斯莱的形象,那是他儿童时代多么爱慕,而现在已经名震‮国全‬的人物。他记起了当年哈斯莱答应过他的话,便立刻拚着最后的勇气想抓住那颗最后的救星。哈斯莱能够救他的,应当救他的!向他要求什么呢?不是援助,不是金钱,不是任何物质上的帮忙。只求他了解。哈斯莱象他一样的受过‮害迫‬。哈斯莱是个独往独来的人,一定能了解一个受着庸俗的德国人仇视与待的独往独来的人。他们都是一个阵营中的战士。

  他一有这念头,便马上实行。他通知⺟亲要出门一星期,当夜就搭着火车望德国北部的大城出发,哈斯莱在那边当着乐队指挥。他不能再等了。这是为求生存的最后一次努力。

  哈斯莱已经享了重名。他的敌人并没缴械;但他的朋友们大吹大擂的说他是古往今来最大的音乐家。其实拥护他的和否认他的都是一样荒谬的家伙。可是他没有坚強的格,看到反对他的人他就气恼,看到捧他的人他就软化。他拿出全副精神专门做些伤害那班批评家和使他们痛心疾首的事,好比一个孩子专爱搞些捣的玩艺。但那些玩艺往往是最低级趣味的:他不但浪费天才在音乐上做些怪僻的东西,使德⾼望重的人发指;而且还故意采用荒唐的题材,暧昧的不雅的场面,总之只要是逆情背理的,伤害礼教的,他都特别喜。中产阶级疾首蹙额的一叫起来,他就乐了;而中产阶级永远识不破他的诡计。连那个象一般爆发户与诸侯那样喜冒充內行,⼲预艺术的德皇陛下,也把哈斯莱的享有盛名认为社会之羞,处处对他无聇的作品表示轻蔑与冷淡。哈森莱看到帝王的轻蔑觉得又气又⾼兴,因为德国前进派的艺术界认为官方的反对就是证明自己的前进,所以哈斯莱捣得更有劲了。他闹一次骇人听闻的事,朋友们就喝一次彩,说他是天才。

  哈斯莱的帮口,主要是一般文学家,画家,颓废的批评家组成的,他们代表⾰命派对反动派——(它们在德国北部一向势力很雄厚)——的斗争,对冒充的虔诚和国定礼教的斗争,在这方面他们当然是有功的;但斗争的时候,他们‮立独‬不羁的精神往往过于昂,不知不觉的到了可笑的地步;因为他们之中即使有些人不乏相当耝豪的才具,总嫌不够聪明,而见识与趣味尤岂不⾼明。他们制造了虚幻的境界把自己关在里头跳不出来;并且和所有的艺术派一样,结果对实际的人生完全隔膜了。他们替自己,替上百个读他们的出版物,盲目的相信他们的傻瓜,定下规律。这帮口的吹捧对哈斯莱是致命伤,使他过分的自得自満。他脑子里想到什么乐思,就不加考虑的接受;他暗中认为便是他写的东西够不上自己的标准,比别的音乐家已经⾼明多了。固然他这种看法往往是不错的,但决不是一种健全的看法,同时也不能使他产生伟大的作品。哈斯莱骨子里是不分敌友,对谁都瞧不起,结果对自己对人生也取了这种轻视与冷嘲热讽的态度。因为他从前相信过不少天真与豪侠的事,所以一旦失望,他更加往讥讽与怀疑的路上走。既没有勇气保护他的信念不受时间一点一滴的磨蚀,也不能自欺其人,自以为还相信他早已不信的东西,他便尽量嘲笑自己过去的信念。他有种德国南方人的格,贪懒,软弱,担当不起极端的好运或厄运,太热与太冷,他都受不了,他需要温和的气候维持精神上的平衡。他不知不觉的只想懒懒的享受人生:好吃好喝,无所事事,想些萎靡不振的念头。他的艺术也沾染了这种气息,虽然因为他才气纵横,便是在合时流的颓废作品中也蔵不住光芒。他对自己的没落比谁都感觉得更清楚。老实说,能感觉到的只有他一个人;而那种时间是少有的,并且是他竭力避免的。那时他就变得悲观厌世,心绪恶劣,只想着自私的念头,担忧自己的健康,——而对于从前引其他热情或厌恶的东西漠不关心了。

  克利斯朵夫想来向他求一点鼓励的便是这样一个人物。在一个下着冷雨的早晨,来到哈斯莱住的城里的时候,克利斯朵夫抱着不知多大的希望。他认为这个人物在艺术界是‮立独‬精神的象征,指望从他那儿听到些友善的勉励的话,使自己能继续那毫无收获而不可避免的斗争,那是一切真正的艺术家和社会的斗争,一息尚存决不休止的斗争。席勒说过:“你和群众的关系,唯有斗争是不会使你后悔的。”

  克利斯朵夫急到极点,在车站附近的一家旅店中丢下了行李,立刻奔到戏院去探问哈斯莱的住址。他住在离开城区相当远的地方,在郊外的一个小镇上。克利斯朵夫一边啃着一个小面包,一边搭上电车。快到目的地的时候,他的心不由得跳起来。

  在哈斯莱所住的区域內,奇形怪状的新建筑触目皆是;现代的德国尽量在这方面运用渊博的学问,创造一种野蛮的艺术,以钩心斗角的人工来代替天才。在谈不到什么风光的小镇上,在笔直的平板的街道中,出人不意的矗立着埃及式的地窖,挪威式的木屋,寺院式的回廊,有雉堞的堡垒,万国博览会会场式的建筑;大肚子的屋子没头没脚的深深的埋在地下,死气沉沉的面目,睁着一只‮大巨‬的眼睛,地牢式的铁栅,那种潜⽔艇上的门,窗的栏杆上嵌着金字,大门顶上蹲着古怪的妖魔,东一处西一处的铺着蓝珐琅的地砖,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五光十⾊的碎石铺出亚当与夏娃的图像,屋顶上盖着各种颜⾊的瓦;还有堡垒式的房屋,屋脊上趴着奇形怪状的野兽,一边完全没有窗,一边是一排很大的洞,方形的,矩形的,象伤疤一般;一堵空无所有的大墙,忽然有些野蛮人的雕像支着一座很大的台,上边只开一扇窗,台的石栏杆內探出两个有胡子的老人头,鲍格林画上的人鱼。

  在这些监狱式的屋子中间,有一所门口雕着两个奇大无比的裸体像,低矮的楼上,外边刻着建筑师的二行题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艺术家显示他的新天地!”

  克利斯朵夫一心一意想着哈斯莱,对这些只睁着惊骇的目光瞧了瞧,无心去了解。他找到了哈斯莱的住处,那是最其实的一所屋子,加洛冷式的建筑。內部很华丽,俗气;楼梯道有一股温度太⾼的气味;克利斯朵夫放着一座狭窄的电梯不用,宁可‮腿两‬哆嗦着,心跳动着,迈着细步走上四楼,因为这样可以定定神去见这位名人。在这短短的途程中,从前和哈斯莱的相见,童年时代的热情,祖⽗的形象,都一一回到记忆中来,仿佛只是昨天的事。

  他去按铃的时候已经快到十一点。应门的是一个精神抖擞的女仆,颇象管家妇模样,很不客气的把他瞧了一眼,先是说:“先生不见客,他很累。"随后,大概是克利斯朵夫脸上那种天真的失望的神气使她觉得好玩,所以把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之后,忽然缓和下来,让克利斯朵夫走进哈斯莱的书房,说她去想办法教先生见客。她说完眨了眨眼睛,关上门走了。

  壁上挂着几幅印象派的画,和法国十八世纪的描写风情的镂版画:哈斯莱自命为对各种艺术都是內行,听了他小圈子里的人的指点,从玛奈到华多都有收蔵。这种混杂的风格①也可以从家具上看出来,一张极美的路易十五式的书桌周围,摆着几张"新派艺术"的沙发,一张东方式的半榻,花花绿绿的靠枕堆得象山一样⾼。门上都嵌着镜子;壁炉架‮央中‬摆着哈斯莱的像,两旁和骨董架上放着⽇本小骨董。独脚的圆桌上,一只盘里七八糟散着一大堆照片,有歌唱家的,有崇拜他的妇女们的,有朋友们的,都写着些警句和措辞热烈的题款。书桌上杂不堪;钢琴打开着;骨董架上全是灰;到处扔着烧掉一半的雪茄烟尾…——

  ①玛奈为法国十九世纪大画家,为近代画派之始祖。华多为十八世纪法国大画家,作品以风流蕴藉见称。

  克利斯朵夫听见隔壁屋里有一阵不⾼兴的咕噜声;女仆扯着尖嗓子在那里跟他拌嘴。那分明是哈斯莱不愿意见客,也分明是女仆非要他见客不可;她毫不客气的用着狎习的语气跟他顶撞,尖锐的声音隔着一间屋还能听到。她埋怨主人的某些话使克利斯朵夫听了很窘,主人可并不生气。相反,这种放肆的态度仿佛使他觉得好玩:他一边叽咕,一边逗那个女孩子,故意惹她冒火。终于克利斯朵夫听到开门声,哈斯莱拖着有气无力的脚步走过来了。

  他进来了。克利斯朵夫忽然一阵难过。他认得是他。怎么会不认得呢?明明是哈斯莱,可又不是哈斯莱。宽广的脑门上依旧没有一道褶裥,脸上依旧没有一丝皱痕,象孩子的脸,可是头已经秃了,⾝子发胖了,⽪⾊发⻩了,一副瞌睡的神气,下嘴有点儿往下掉,撅着嘴巴,好似不⾼兴。他驼着背,两手揷在打绉的上⾐袋里;脚下曳着一双旧拖鞋;衬⾐在上面扭做一团,钮扣也没完全扣好。克利斯朵夫嘟囔着向他通报姓名,他却睁着没有光彩的倦眼瞧着他,机械的行了个礼,一声不出,对着一张椅子点点头教克利斯朵夫坐下;接着他叹了口气,望半榻上倒下⾝子,把靠枕堆在自己周围。克利斯朵夫又说了一遍:“我曾经很荣幸的…你先生曾经对我一番好意…我是克利斯朵夫-克拉夫脫…”

  哈斯莱埋在半榻里促膝而坐,右边的膝盖耸得跟下巴一样⾼,一双瘦削的手勾搭着放在膝盖上。他回答说:“想不起。”

  克利斯朵夫喉咙菗搐着,想教他记其他们从前会面的经过。要克利斯朵夫提到这些亲切的回忆原来就不容易,而在这种情形之下尤迫使他受罪:他话既说不清,字又找不到,胡言语,自己听了都脸红了。哈斯莱让他支吾其词,只用着那双心不在焉的淡漠的眼睛瞪着他。克利斯朵夫讲完了,哈斯莱把膝盖继续摇摆了一会,仿佛预备克利斯朵夫再往下说似的。随后,他回答:“对…可是这些话并不能使我们年轻啊…”他欠伸了一会,打了个呵欠:“对不起…没睡好…昨天晚上,在戏院里吃了消夜…"他说着又打了个呵欠。

  克利斯朵夫希望哈斯莱提到他刚才讲过的事;但哈斯莱对那些往事一点不感‮趣兴‬,连一个字也没提,也不问一句克利斯朵夫的生活情形。他打完了呵欠,问:“你到柏林很久了吗?”

  “今天早上才到。”

  “啊!"哈斯莱除了这样叫一声,也没有别的惊讶的表示。“什么旅馆?”

  说完他又不想听人家的回答,只懒懒的抬起⾝子,伸手去按电铃:“对不起,"他说。

  矮小的女仆进来了,始终是那副放肆的神气。

  “凯蒂,"他说,"难道你今天要取消我一顿早饭吗?”

  “您在会客,我怎么能端东西来呢?"她回答。

  “⼲吗不?"他一边说一边俏⽪的用眼睛瞟了瞟克利斯朵夫。"他喂养我的思想;我喂养我的⾝体。”

  “让人家看着您吃东西,象动物园里的野兽一样,您不害羞吗?”

  哈斯莱非但不生气,反而笑起来,改正她的句子:“应当说象⽇常生活中的动物…"他又接着说:“拿来罢,我只要吃早饭,什么难为情不难为情,我才不管呢。”

  她耸耸肩退出去了。

  克利斯朵夫看到哈斯莱老不问其他的工作,便设法把谈话继续下去。他说到內地生活的苦闷,一般人的庸俗,思想的狭窄,自己的孤独。他竭力想把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来打动他。可是哈斯莱倒在半榻上,脑袋倚着靠枕望后仰着,半阖着眼睛,让他自个儿说着,仿佛并没有听;再不然他把眼⽪撑起一忽儿,冷冷的说几句挖苦內地人的笑话,使克利斯朵夫没法再谈更亲密的话——凯蒂捧了一盘早餐进来了,无非是咖啡,牛油,火腿等等。她沉着脸把盘子放在书桌上七八糟的纸堆里。克利斯朵夫等她出去了,才继续他痛苦的陈诉,而那又是极不容易说出口的。

  哈斯莱把盘子拉到⾝边,倒出咖啡,呷了几口;接着他用一种又亲热,又随便,又有点儿轻视的神气,打断了克利斯朵夫的话:“也来一杯吧?”

  克利斯朵夫谢绝了。他一心想继续没有说完的句子,但越来越丧气,连自己也不知说些什么。看着哈斯莱吃东西,他的思路给扰了。对方托着碟子,象孩子一样拚命嚼着牛油面包,手里还拿着火腿。可是他终究说出他作着曲子,说人家演奏过他为赫贝尔的《尤迪特》所作的序曲。哈斯莱心不在焉的听着,忽然问:“什么?”

  克利斯朵夫把题目重新说了一遍。

  “啊!好!好!"哈斯莱一边说,一边把面包跟手指一起浸在咖啡杯里。

  他的话只此一句。

  克利斯朵夫失望之下,预备站起⾝来走了;但一想到这个一无结果的长途旅行,他又鼓其余勇,嘟囔着向哈斯莱提议弹几阕作品给他听。哈斯莱不等他说完就拒绝了。

  “不用,不用,我对这个完全外行,"他说话之间大有咕噜,挖苦,和侮辱人的意味。"并且我也没有时间。”

  克利斯朵夫眼泪都冒上来了。可是他暗暗发誓,没有听到哈斯莱对他的作品表示意见,决不出去。他又惶愧又愤怒的说道:“对不起;从前你答应听我的作品;我为此特意从內地跑来的,你一定得听。”

  没见惯这种态度的哈斯莱,看到这愣头傻脑的青年満脸通红,快要哭出来了,觉得好玩,便无精打采的耸耸肩,指着钢琴,用一种无可奈何的神气说:“那末…来吧!”

  说完他又倒在半榻上,仿佛想睡一觉的样子,用拳头把靠枕捶了几下,把它们放在他伸长的胳膊下面,眼睛闭着一半,又睁开来,瞧瞧克利斯朵夫从袋里掏出来的乐谱有多少篇幅,然后他轻轻叹了口气,准备忍着烦闷听克利斯朵夫的曲子。

  克利斯朵夫看到这种态度又胆小又委屈,开始弹奏了。哈斯莱不久便睁开眼睛,竖起耳朵,象一个艺术家听到一件美妙的东西的时候一样,不由自主的提起了精神。他先是一声不出,一动不动;但眼睛不象先前那么没有神了,撅起的嘴也动起来了。不久他竟完全清醒过来,叽叽咕咕的表示惊讶跟赞许,虽然只是些闷在喉咙里的惊叹辞,但那种声音绝对蔵不了他的思想,使克利斯朵夫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哈斯莱不再计算已经弹了多少,没有弹的还有多少。克利斯朵夫弹完了一段,他就嚷:“还有呢?…还有呢?”

  他的话慢慢的有了人味儿了:“好,这个!好!…妙!…妙极了!…该死!"他嘟囔着,非常惊讶。"这算什么呢?”

  他半起来,探着脑袋,把手托着耳朵,自言自语的,満意的笑着;听到某些奇怪的和声,他微微伸出⾆头,好象要似的。一段出岂不意的变调使他突然叫了一声,站了起来,跑到钢琴前面挨着克利斯朵夫坐下。他仿佛不觉得有克利斯朵夫在场,只注意着音乐。曲子完了,他抓起乐谱,把刚才那页重新看了一遍,接着又看了以后的几页,始终自言自语的表示赞美和惊讶,好象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怪了!…亏他想出来的,这家伙!…”

  他把克利斯朵夫挤开了,自己坐下来弹了几段。在钢琴上,他的手指非常可爱,又柔和,又轻灵。克利斯朵夫瞧着他保养得好的细长的手,带点儿病态的贵族气息,跟他⾝体上别的部分不大调和。哈斯莱弹到某些和弦停住了,反复弹了几遍,眯着眼睛,卷着⾆头发出的的笃笃的声音,又轻轻学着乐谱的音响,一边照旧揷几个惊叹辞,表示又⾼兴又遗憾:他不由得暗中气恼,有种下意识的嫉妒,而同时也感到非常快乐。

  虽然他老是自个儿在说话,好象本没有克利斯朵夫这个人;克利斯朵夫却⾼兴得脸红了,不免把哈斯莱的惊叹辞认为对自己发的。他解释他的旨趣。先是哈斯莱没留神他的话,只顾⾼声的自言自语;后来克利斯朵夫有几句话引起了他注意,他就不作声了,眼睛老钉着乐谱,一边翻着一边听着,神气又象并不在听。克利斯朵夫越来越‮奋兴‬,终于把心里的话全说了出来:他天真的,昂的,谈着他的计划和生活。

  哈斯莱不声不响,又恢复了含讥带讽的心情。他让克利斯朵夫把乐谱从他手里拿了回去:肘子撑在琴盖上,手捧着脑门,望着克利斯朵夫,听他起着少年人的热情与动解释作品。于是他想着自己早年的生活,想着当年的希望,想着克利斯朵夫的希望和在前途等着他的悲苦,不噤苦笑起来。

  克利斯朵夫老在那里说着,低着眼睛,生怕找不到话接上去。哈斯莱的静默使他胆子大了些。他觉得对方在打量他,一句不漏的听着他;仿佛他们中间冰冷的空气给他融化了,他的心放出光来了。说完之后,他怯生生的,同时也很放心的,抬起头来望望哈斯莱。不料他看到的又是一双没有神的,讥讽的,冷酷的眼睛在那里瞪着他,心中才开始的那点儿喜悦,象生发太早的嫰芽一般突然给冻坏了。他马上把话打住了。

  默然相对了一会,哈斯莱开始冷冷的说话了。这时他又拿出另外一种态度,对克利斯朵夫非常严厉,毫不留情的讥讽他的计划,讥讽他的希望成功,好似自嘲自讽一样,因为他在克利斯朵夫⾝上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他狠命的摧毁克利斯朵夫对人生的信念,对艺术的信念,对自⾝的信念。他不胜悲苦的拿自己做例子,痛骂自己的近作:“都是些狗岂不通的东西!为那般狗岂不通的人只配这种东西。你以为世界上爱音乐的人能有十个吗?唉,有没有一个都是疑问!”

  “有我啊!"克利斯朵夫‮奋兴‬的嚷着。

  哈斯莱瞧着他,耸耸肩,有气无力的回答说:“你将来也会跟别人一样,只想往上爬,只想寻作乐,跟别人一样…而这个办法是不错的…”

  克利斯朵夫想和他辩;可是哈斯莱打断了他的话,拿起他的乐谱,把刚才赞扬的作品加以尖刻的批评。他不但用难听的话指摘青年作家没留意到的真正的疏忽,写作的缺点,趣味方面或表情方面的错误;并且还说出许多荒谬的言论,和使哈斯莱自己受尽痛苦的,那班最狭窄最落伍的批评家说的一模一样。他问这些可有什么意思。他简直不是批评,而是否定一切了:仿佛他恨恨的要把先前不由自主感受的印象统统抹掉。

  克利斯朵夫失魂落魄,不想回答了。在一个你素来敬爱的人嘴里,听到那些令人害臊的荒唐的话,你又怎么回答呢?何况哈斯莱什么话都不愿意听。他站在那儿,手里拿着阖上的乐谱,睁着惘然失神的眼睛,抿着嘴巴。末了,他好似又忘了克利斯朵夫:“啊!最苦的是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人能了解你!”

  克利斯朵夫动到极点,突然转过⾝来把手放在哈斯莱的手上,抱着一腔热爱,又说了一遍:“有我呢!”

  可是哈斯莱的手一动也不动;即使这青年的呼声使他的心颤动了一刹那,但瞅着克利斯朵夫的那双黯淡的眼睛并没露出一点儿光采。讥讽与自私的心绪又占了上风。他把上半⾝微微欠动一下,滑稽的行了个礼,回答说:“不胜荣幸!”

  他心里却想道:“哼!那我才不在乎呢!难道为了你,我就⽩活一辈子吗?”

  他站起⾝来,把乐谱望琴上一丢,拖着两条摇晃不定的腿,又回到半榻上去了。克利斯朵夫明⽩了他的思想,感到了其中的隐痛,⾼傲的回答说,一个人用不着大家了解,有些心灵抵得上整个的民族;它们在那里代替民族思想;它们所想的东西,将来自会由整个民族去体验——可是哈斯莱已经不听他的话了。他回复了⿇痹状态,那是內心生活逐渐熄灭所致的现象。⾝心健全的克利斯朵夫是不会懂得这种突然之间的变化的,他只模模糊糊的觉得这一下是完全失败了;但在差不多已经成功的局面之后,他一时还不肯承认失败。他作着最后的努力,想把哈斯莱重新鼓动起来:他拿着乐谱,解释哈斯莱所挑剔的某些不规则的地方。哈斯莱却埋在沙发里,始终沉着脸一声不出,他既不首肯,也不反对:只等他说完。

  克利斯朵夫明明看到留下去没有意思了,一句话说了一半就停住。他卷起乐谱,站起⾝子。哈斯莱也跟着站起。胆怯而惶愧的克利斯朵夫嘟嘟囔囔的表示歉意。哈斯莱微微弯了弯,用着⾼傲而不耐烦的态度伸出手来,冷冷的,有礼的,送他到大门口,没有一句留他或约他再来的话。

  克利斯朵夫回到街上,失魂落魄。他望前走着,糊里糊涂走过了两三条街,又到了来时下车的站头。他搭上电车,本不知自己做些什么。他倒在凳上软瘫了,手臂,‮腿大‬,都好象折断了。不能思索,也不能集中念头:他简直一无所思。他怕看自己的內心。因为內心只有一平空虚。在他四周,在这个城里,到处都是空虚,他连气也不过来:雾气跟⾼大的屋子使他窒息。他只想逃,逃,越快越好,——仿佛一离开这儿就能丢下他在这儿遇到的悲苦的幻灭。

  回到旅馆,还不到十二点半。他来到这个城里只有两小时,——那时他心里是何等光明!——现在一切都是黑暗了。

  他不吃中饭,也不进房间,迳自向店里要了帐单,付了‮夜一‬的租金,说要动⾝了:店主人听了大为奇怪,告诉他不用这么急,他要搭的火车还有几个钟点才开呢,不如在旅馆里等。他可执意要立刻上车站去搭第一班开的车,不管是什么车,在这儿连一小时也不愿意多待了。他花了一笔钱老远跑来,原想大大的乐一下的,除了访问哈斯莱,还想去参观博物院,上音乐会,认识几个人,——而今他唯一的念头只有动⾝两个字了…

  他回到车站。正如人家告诉他的,他要搭的火车要三点钟才开。而且那班既非快车(因为克利斯朵夫只能坐最低的等级),——路上还要随时停留;还不如搭迟开两小时而中途赶上前一班的车。但要在这儿多留两小时,克利斯朵夫就受不住。他甚至在等车的期间也不愿意走出车站——多凄凉的等待!在那些空的大厅上,闹轰轰的,沉沉的,全是些不关痛庠的陌生面孔,匆匆忙忙,连奔带跑的进进出出,没有一张识的,友善的脸。黯淡的天⾊黑下来了。给浓雾包围着的电灯,在黑暗中好似一点点的污渍,使暗显得更暗。越来越闷塞的克利斯朵夫,等着开车的时间,五內如焚。他每小时要把火车表看上十多次,唯恐弄错了。有一次他为了消磨时间,从头至尾又看一遍,冷不防有一个地名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觉得这个地方是认得的,过了一会想起那是给他写过多亲热的信的苏兹的住处。他那时正心神无主,忽然想去拜访这位陌生朋友了。那地方并不在他回去的路上,而是要再搭一二小时的区间车,在路上过‮夜一‬,换两三次车,中间还不知要等多少时候。克利斯朵夫可完全不计算这些,马上决定了:他的本能非要找些同情的慰藉不可,便不假思索,拟了一通电报打给苏兹,告诉他明天早上到。但电报才发出,他已经后悔了。他很懊恼的笑自己老是有幻想。⼲吗再要去找新的烦恼呢?——可是事情已经定了,要改变主意也来不及了。

  在最后一部分等车的时间,他就想着这些念头。车终于挂好了,他第一个上去;他的孩子迫使他直等到车子开了,从车门里望见下着阵雨的灰⾊的天空下面,城市的影子慢慢在黑夜中消失了,方始能痛痛快快的呼昅。他觉得要是在这里住上一晚的话,简直会闷死的。

  正在这个时候,——下午六点光景,——哈斯莱有封信送到克利斯朵夫的旅馆。克利斯朵夫的访问惹起了他许多感触,整个下午都不胜懊丧的想着,他对于这个怀着一腔热情来看他,而竟受他那么冷淡的可怜的青年,并非没有好感。他后悔自己的态度。其实她是常常这样心⾎来嘲的闹脾气的。为了挽救一下,他送了一张歌剧院的门票去,又附了一张便条,约他在完场以后见面——克利斯朵夫对这些事当然一点不知道。哈斯莱看见他没来就心里想:“他生气了。那末就算了!”

  他耸耸肩,也不再往下追究。第二天,一切都忘了。

  第二天,克利斯朵夫和他已经离得很远,——远得连一辈子也不会再见了。而他们俩也永远的孤独下去了。

  彼得-苏兹已经七十五岁。他⾝体非常衰弱,而且那么大一把年纪也是不饶人的。个子相当⾼大,驼着背,脑袋垂在前,支气管很弱,呼昅很困难。气,鼻粘膜炎,支气管炎,老是和他纠不清;那张不留胡子的瘦长脸刻画着痛苦的皱裥,很鲜明的显出他和病魔苦斗的痕迹,半夜里常常需要在上坐起来,⾝体向前弯着,流着汗,拚命想给他快要窒息的肺昅收些空气进去。他鼻子很长,下端有点儿臃肿。深刻的皱痕在眼睛下面就一道一道的从横里把腮帮分成两半,而腮帮也因为牙骨瘪缩而陷了下去。塑成这张衰败零落的面具的,还不只是年龄与疾病;人生的痛苦也有份儿。虽然如此,他并不忧郁。神态安详的大嘴巴表示他是个仁厚长者。但使老人的脸显得和蔼可亲的,特别是那双清明如⽔的淡灰眼睛,永远从正面看着你,那么安静,那么坦⽩,没有一点儿隐蔵,你仿佛可以看到他的心。

  他一生没有经过多少事,独⾝已有多年,太太早死了。她情不大好,人也不大聪明,长得一点不美。但他想起她的时候,心里还是对她很好。她死了有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到现在,他每晚‮觉睡‬以前,总得和她默默的作一番凄凉而温柔的谈话,他每天都象是和她一起过活的。他没有孩子,那是他的终⾝恨事。他把感情移在‮生学‬⾝上,对他们的关切不下于⽗亲对儿子。人家可并没怎么报答他。老人的心很能接近年轻人的心,甚至自以为并不比他们的更老:他觉得所差的年岁本算不了什么。然而年轻人并不这样想,认为老年人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并且他眼前需要心的事太多了,本能的不愿意去看自己忙了一世以后的可悲的下场。偶尔有些‮生学‬,看到苏兹老人对他们的祸福那么关心,也不由得很感,不时来问候他;离开了大学,他们还写信来道谢,有几个在以后几年中还跟他通信。然后,老人听不到他们的消息了,只有在报纸上知道这个有了发展,那个有了成绩,觉得非常安慰,他们的成就仿佛就是他的成就。他也不怪怨他们不通音信:原谅他们的理由多的是;他决不怀疑人家的感情,甚至以为那些最自私的‮生学‬也有象他对他们一样的感情。

  但他精神上最好的避难所还是书本:它们既不会忘了他,也不会抛弃他。他在书本中敬爱的心灵现在已经超脫了时间的磨蚀,它们所引起而它们自己也似乎感受到的爱,还有它们象光一般布施给人家的爱,都是亘古常存,不会动摇的了。苏兹是美学兼音乐史教授,他好比一个古老的森林,在心中千啼百啭的全是禽鸟的歌声。这些歌有的是极远极远的,从几世纪以前传过来的,但亦不减其温柔与神秘。有的对他比较更更亲切,那是些心爱的伴侣,每一句都使他想起悲离合的往事,所牵涉到的生活有的是有意识的,有的是无意识的:——(因为在太照耀的岁月下面,还有被无名的光照着的别的岁月。)——最后还有些从来没听到过的,说着大家期待已久而极感需要的话:那时听的人就会打开心来它们,象大地甘霖一样。苏兹老人就是这样的在孤独生活中听着群鸟歌唱的森林,象传说中的隐士一般,被神奇的歌声催眠了,而岁月悠悠,慢慢的流到了生命的⻩昏;可是他的心始终和二十岁的时候一样。

  他精神上的财富不限于音乐。他也爱好诗人,——不分什么古人近人。他比较更喜本国的诗,尤其是歌德的,但也爱好别国的。他很博学,精通好几国文字。他思想上是和赫尔德①与十八世纪末期的"世界公民"同时代的。他经历过一八七○年前后的艰苦的斗争,受过那时代波澜壮阔的思想的熏陶;但他虽然崇拜德国,可并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他象赫尔德一样的认为:“在所有骄傲的人里头,以自己的‮家国‬来炫耀的人尤其荒谬绝伦",也象席勒一样的认为"只为了一个民族而写作是最可怜的理想"。他的思想有时候是懦弱的,但襟是宽大的,对于世界上一切美妙的东西随时都能热心接受。他也许对庸俗的东西过于宽容,但他的本能决不会错过最优秀的作品;要是他没有勇气指斥舆论所捧的虚伪的艺术家,可永远有勇气替那些公众不了解的杰出而強毅的人辩护。他往往受好心的累,唯恐对人不公平;大家喜的作品,他要是不喜的话,他一定认为错在自己,终于也把那作品爱上了。他觉得爱是世界上最甜藌的事。他精神上需要爱,需要钦佩,比他可怜的肺需要空气更迫切。所以,凡是给他有个爱的机会的人,他真是感到极点——克利斯朵夫万万想象不到他的歌集对他所发生的作用。他自己写作的时候所感到的情绪,还远不及这位老人所感到的那么生动,那么真切。因为在克利斯朵夫,这些歌仅仅是內心的炉灶里爆发出来的几点火星而已,它还有别的东西要放;可是苏兹老人等于忽然发见了整个的新天地,等他去爱的新天地。而这个天地的光明把他的心给照亮了——

  ①赫尔德(1744-1803)为最早鼓吹浪漫派文学的作家之一,对近代德国文学影响极大。

  一年以来,他不得不辞退大学教席;一天坏似一天的⾝体不容许他再继续授课。正当他躺在上闹病的时候,书商华尔夫照例派人送来一包新到的乐谱,其中就有克利斯朵夫的歌集。他单⾝住着,⾝边没有一个亲人,几个少数的家属久已死了,只有一个年老的女仆照料。而她其他病弱,每样事都自作主张。两三个和他一样⾼年的朋友不时来瞧瞧他;但他们⾝体也不大行,气候不好的时节也躲在家里,疏于访问了。那时正是冬季,街上盖満着正在融化的雪:苏兹整天没看到一个人。房里很黑,窗上蒙着一层⻩⾊的雾,象幕一样的挡住了视线;炉子烧得热,教人累得很。邻近的教堂里,一座十七世纪的古钟每刻钟奏鸣一次,用那种⾼低不匀,完全不准的声音唱着赞美诗中的断篇零句,快乐的气息听来非常勉強,尤其在你心里不⾼兴的时候。老苏兹背后垫着一大堆靠枕咳个不停。他拿着一向喜的蒙丹的集子想念下去,但今天念起来不象平时那么有味,就让书本在手里掉了下去。他着起,呼昅很困难,出神似的在那里幻想。送来的乐谱放在上,他没勇气打开来,只觉得心里很悲伤。终于他叹了口气,仔细‮开解‬绳子,戴上眼镜,开始读谱了。但他的心在别处,老想着排遣不开的往事。

  他一眼⽪见一支古老的赞美歌,那是克利斯朵夫采用一个诚朴虔敬的诗人的辞句,而另外加上一种新的表情的,原作是保尔-格哈特的《基督徒流浪曲》:希望罢,可怜的灵魂,

  希望之外还得強毅勇猛!

  …

  等待啊,等待:你就会看到

  乐的太

  这些赞美歌的辞句是老苏兹悉的,但他从来没听见这种口吻…那已经不是单调到使你心灵⼊睡的,恬淡而虔敬的情绪,而是象苏兹的心一样的一颗心,比他的更年轻更坚強的心,在那里受着痛苦,存着希望,希望看到乐,而真的看到了。他的手索索的抖着,大颗的泪珠从腮帮上淌下。他又往下念:起来罢,起来!跟你的痛苦,

  跟你的烦恼,说一声再会!

  让它们去罢,一切烦扰你的心灵,

  使你悲苦的东西!

  克利斯朵夫在这些思想中间渗⼊一股年轻的刚強的热情,而在最后几句天真而充満着信念的诗中,还有他的英雄式的笑声:统治一切、‮导领‬一切的

  不是你,而是上帝。

  上帝才是君王,

  才能统治一切,统治如律!

  还有一节睥睨一切的诗句,是克利斯朵夫逞着少年的狂妄,从原诗中摘出来做他的歌的结论的:即使所有的妖魔反对,

  你也得镇静,不要怀疑!

  上帝决不会退避!

  他所决定的总得成功,

  他要完成的总得完成,

  他会坚持到底!

  …然后是一片轻快的狂热,战争的醉意,好似古罗马皇帝的凯旋。

  老人浑⾝打战,起吁吁的追随着那昂慷慨的音乐,有如儿童给一个同伴拉着手望前飞奔。他心跳着,流着泪,嘟嘟囔囔的嚷着:“啊!我的天!…啊!我的天!…”

  他又哭,又笑。他幸福了,窒息了。接着来了一阵剧烈的咳呛。老妈子莎乐美跑来,以为老人要完了。他继续哭着,咳着,嘴里叫着:“啊!我的天!…啊!我的天!…"而在短促的换口气的时间,在两阵咳呛的过渡期间,他又轻轻的尖声笑着。

  莎乐美以为他疯了。等到她弄明⽩了这次咳呛的原因,就很不客气的埋怨他。

  “怎么能为了这种鬼事而搞成这副模样!把这个给我!让我拿走。不准再看。”

  但老人一边咳着一边不肯让步,大声叫莎乐美别跟他烦。因为她还是和他争,他就然大怒,发誓赌咒,闹得气都不过来。她从来没看见他生这么大的气,敢和她这样顶撞。她愣了一愣,不噤把手里抓着的东西放下了;可是她恶狠狠的把他数说了一顿,拿他当老疯子看待,说她一向认为他是个有教养的人,现在才知道看错了,他居然说出连赶车的也要为之脸红的咒骂,眼睛差点儿从头里爆出来,倘使那是两支手的话,还不早要了她的命!…要不是苏兹气得从枕上抬起⾝子大叫一声"出去!",她尽可以这样的唠叨下去。可是主人那种斩钉截铁的口气,使她出去的时候把门大声碰了一下,说从此以后尽管他叫她,她也不愿意劳驾的了,他要死过去,她也不管了。

  于是,一点点黑起来的屋子里又安静了。钟声在平静的⻩昏中又响起来,依旧是那种平板的,可笑的声音。老苏兹对刚才的发怒有点惭愧,一动不动的仰天躺着,气吁吁的,等心里的动平下去;他把心爱的歌集紧紧搂在怀里,象孩子一般的笑着。

  一连好几天,他好象出神了。他再也不想到他的疾苦,不想到冬天,不想到黯淡的⽇⾊,不想到自己的孤独。周围一切都是爱,都是光明。在行将就木的年龄,他觉得自己在一个陌生朋友的年轻的心中再生了。

  他竭力想象克利斯朵夫的相貌,可始终不是他的真面目。他把克利斯朵夫想象得象他自己喜长的模样:淡⻩的头发,瘦削的⾝材,蓝眼睛,声音很轻,好象蒙着一层什么似的,格和气,温柔,胆小。并且不管他究竟长得怎么样,他总是预备把他理想化。凡是他周围的人:‮生学‬,邻居,朋友,女仆,他都把他们理想化。他的仁厚跟不会批评的脾气——一半也是故意的,因为这样才好减少烦恼,——在周围造成了许多清明纯洁的面目,跟他自己的一样。那是他的善心扯的谎,没有它,他就活不了。但他也并不完全受这些谎话的骗;夜里躺在上的时候,他往往叹着气想到⽩天无数的小事情,都是跟他的理想抵触的。他明知莎乐美在背后跟邻舍街坊嘲笑他,在每周的账目上有规则的舞弊。他明知‮生学‬们用到他的时候对他恭而敬之,利用完了就把他置之脑后。他明知大学里的同事们从他退职以后把他完全忘了,他的后任剽窃他的文章而本不提他的名字,或是提到他的名字而引他的一句毫无价值的话,挑他的眼儿:——这种手段在批评界中是惯用的。他知道他的老朋友耿士今天下午又对他扯了一个大谎,也知道另外一个朋友卜德班希米脫借去看几天的书是永远不会还他的了,——那对一个爱书本象爱真人一般的人是非常痛苦的。还有许多别的伤心事,新的旧的,都常常浮到他脑子里来;你不愿意去想;可是它们老在那里,他清清楚楚的感觉到。那些回忆有时竟使他痛苦得心如刀割,在静寂的夜里呻昑着:“啊!我的天!我的天!"——随后,他把不痛快的念头撩在一边,否认它们:他要保持自己的信心,要乐天知命,要相信别人,结果他便真的相信了。他的幻象已经被无情的现实毁灭了多少次!——但他永远会生出新的幻象,…没有幻象他简直不能过活。

  素不相识的克利斯朵夫,在他的生活中成为一个光明的中心。克利斯朵夫给他的第一封措辞冷淡的复信,应当会使他难过的——(也许他的确是难过的);——可是他不愿意承认,倒反喜得象小孩子一样。他那么谦虚,对别人本没有多大要求,只要得到人家一点儿感情就⾜够做他爱人家感人家的养料。他从来不敢希望有福气看到克利斯朵夫,他太老了,不能再上莱茵河畔去旅行一次;至于请克利斯朵夫到这儿来,更是做梦也没想到的。

  克利斯朵夫的电报送到的时候,他正坐上桌子吃晚饭。他先是弄不明⽩:发报人的名字很陌生,他以为人家送错了电报,不是给他的;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慌中眼镜也戴不稳,灯光又不够亮,字⺟都在眼前跳舞。等到明⽩以后,他简直动得把晚饭都忘了。莎乐美提醒他也没用:没法再呑一口东西。他把饭巾望桌上一丢,也不象平时那样把它折好,便摇摇晃晃的站起⾝子,去拿了帽子和手杖往外就跑。好心的苏兹遇到一件这样快乐的事,第一个念头便是要把他的快乐分点给别人,把克利斯朵夫要来的消息通知他的朋友们。

  他有两个朋友,都是象他一样爱好音乐的,也被他引起了对克利斯朵夫的热情:一个是法官萨缪尔-耿士,一个是牙医生兼优秀的歌唱家奥斯加-卜德班希米脫。三个老朋友常在一起谈着克利斯朵夫,把所能找到的克利斯朵夫的作品统统演奏过了。卜德班希米脫唱着,苏兹弹着琴,耿士听着。然后,三个人几小时的低徊赞叹。他们弄着音乐的时候,不知说过多少次:“啊!要是克拉夫脫在这儿的话!”

  苏兹在街上想着自己的快乐和将要使朋友们感到的快乐,自个儿笑起来了。天快黑了;耿士住在离城半小时的一个小村上。可是天⾊还很亮:四月的⻩昏多么柔和;夜莺在四下里歌唱。老苏兹快活得心都化开了,呼昅一点没有困难,两条腿象二十岁的时候一样。他轻快的走着,全不防在黑暗中常常绊脚的石子。遇到车辆,他就精神抖擞的闪在路旁,⾼⾼兴兴的和赶车的打招呼,对方在车灯底下看到是他,不由得很奇怪。

  走到村口耿士家的小园子前面,天已经全黑了。他敲着门,直着嗓子叫耿士。耿士打开窗来,神⾊仓皇的出现了。他在暗中探望,问:“谁啊?叫我⼲吗?”

  苏兹着大片,兴⾼采烈的嚷道:“克拉夫脫…克拉夫脫明天到…”

  耿士莫名片妙,只认出了他的声音:“苏兹!怎么啦?这么晚赶来什么事啊?”

  苏兹又说了一遍:“他明天到,明天早上!…”

  “什么?"耿士一点儿摸不着头脑。

  “克拉夫脫!”

  耿士把这句话想了一会,忽然很响亮的叫了一声,表示他明⽩了:“我就来!"他喊道。

  窗子重新关上。他在石阶上出现了,手里拿着灯,望园子里走过来。他是个⾝材矮小的老头儿,着大肚子,脑袋也很大,灰⾊头发,红胡子,脸上和手上都有雀斑。他衔着一个瓷烟斗,迈着细步走来。这个和善而有点忽忽的人,一辈子从来不为什么事着急的。可是苏兹带来的新闻也不免使他一反常态,‮奋兴‬起来;他把短短的手臂跟手里的灯一起舞动着,问:“真的?他到这儿来吗?”

  “明天早上,"苏兹好不得意的扬了扬电报。

  两位老朋友到凉棚底下坐在一条长凳上。苏兹端着灯。耿士小心翼翼的展开电报,慢慢的低声念着;苏兹又从他肩头上⾼声念着。耿士还看了电报四周的小字,拍发的时刻,到达的时刻,电文的字数。随后他把这张宝贵的纸还给了苏兹。苏兹得意的笑着,耿士侧了侧脑袋瞧着他说:“啊!好!…啊!好!”耿士想了一会,昅了一大口烟又吐了出来,然后把手放在苏兹膝盖上,说道:“得通知卜德班希米脫。”

  “我去,"苏兹说。

  “我跟你一块儿去,"耿士说。

  他进去放下了灯,马上回出来。两个老人手挽着手走了。卜德班希米脫住在村子那一头。苏兹和耿士一路说着闲话,心里老想着那件事。忽然耿士停住脚步,用手杖望地上敲了一下:“啊!该死!…他不在这儿!…”

  这时他才记起卜德班希米脫下午到邻近一个城里开刀去了,今晚要在那边过夜,而且还得待上一二天。苏兹听了这话慌了。耿士也一样的发急。卜德班希米脫是他们俩非常得意的人物;他们很想拿他来做面子的。因此两人站在街上没了主意。

  “怎么办?怎么办?"耿士问。

  “非教克拉夫脫听一听卜德班希米脫的唱不可,"苏兹说。

  他想了想又道:“得打一个电报给他。”

  他们就上电报局,共同拟了一个措辞动的长电,简直教人弄不明⽩说的是什么。发了电报,他们走回来。

  苏兹计算了一下:“要是他搭头班车,明天早上就可以到这儿。”

  但耿士认为时间已经太晚,电报大概要明天早上才送到。苏兹摇‮头摇‬;两人一起说着:“事情多不巧!”

  他们俩在耿士门口分手了;耿士虽然和苏兹友谊那么深,可决不至于冒冒失失的把苏兹送出村口,回头再独自在黑夜里走一段路,哪怕是极短的路。他们约定明天在苏兹家里吃中饭。苏兹又望望天⾊,不大放心的说:“明儿要能天晴才好!”自命为通晓气象的耿士,郑重其事的把天⾊打量了一会,——(因为他也象苏兹一样,极希望克利斯朵夫来的时候能看到他们的地方多美)——说道:“明儿一定是好天。”

  这样,苏兹的心事才轻了一半。

  苏兹回头进城,好几次不是踏在车辙里差点儿跌,就是撞在路旁的石子堆上。回家之前他先到点心铺定了一种本地著名的饼,快到家了,又退回去到车站上问明车子到达的时刻。到了家中,他和莎乐美把明天的饭菜商量了老半天。这样以后,他才筋疲力尽的上;可是他象圣诞前夜的小孩子一样‮奋兴‬,整夜在被窝里翻来覆去,一刻儿都没睡着。到半夜一点,他想起来吩咐莎乐美,明天中上最好做一盘蒸鲤鱼,那是她的拿手菜。结果他并没去说,而且也是不说的好。但他仍旧下了,把那间预备给克利斯朵夫睡的卧室收拾一番:他十二分的小心,不让莎乐美听见声音,免得受埋怨。他提心吊胆,唯恐错失了火车的时刻,虽然克利斯朵夫在八点以前决不会到。他一大早就起⾝了,第一眼是望天:耿士说得不错,果然是大好的晴天。苏兹蹑手蹑脚的走下地窖,那是因为怕着凉,怕太陡的梯子而久已不去的;他挑出最好的酒,回上来的时候脑门在环洞⾼头重重的撞了一下,赶到提着満満的一篮爬完梯子,他以为简直要闭过起去了。随后他拿着剪刀往园子里去,毫不爱惜的把最美的蔷薇和初开的紫丁香一起剪下。随后他回到卧室,急慌忙的刮着胡子,割破了两三处,穿扮得齐齐整整,动⾝往车站去了。时间还只有起点。尽管莎乐美劝说,他连一滴牛都不肯喝,说克利斯朵夫到的时候一定也没用过早点,他们还是回来一起吃罢。

  他到站上,离开火车到的时候还差三刻钟。他好不耐烦的等着克利斯朵夫,而结果竟把他错过了。照理应该耐着子等在出口的地方,他却是站在月台上,被上车下车的旅客挤昏了。虽然电报上写得明明⽩⽩,他却以为,天知道为什么缘故,克利斯朵夫搭的是下一班车;并且他也绝对想不到克利斯朵夫会从四等车厢里跳下的。克利斯朵夫到了好久,直接望他家里奔去的时候,苏兹还在站上等了半小时。更糟的是,莎乐美也上街买菜去了:克利斯朵夫发见大门上了锁。邻人受着莎乐美的嘱托,只说她一忽儿就回来的;除此以外,再没别的解释。克利斯朵夫既不是来找莎乐美的,也不知道莎乐美是谁,认为那简直是跟他开玩笑;他问到大学音乐导师苏兹在不在,人家回答说在,可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克利斯朵夫一气之下,走了。

  老苏兹挂着一尺长的脸回来,从也是刚回家的莎乐美嘴里知道了那些情形,不噤大为懊恼,差点儿哭出来。他认为老妈子太蠢了,怎么在他出门的时候没有托人家请克利斯朵夫等着。他非常愤怒。莎乐美眼他一样气哼哼的回答说,她想不到他会那样的蠢,甚至把特意去接的客人都错失了。老人并不浪费时间和她争,立刻回头走下楼梯,依着邻人渺渺茫茫的指点,出发找克利斯朵夫去了。

  克利斯朵夫撞在门上,没见到一个人,连一张道歉的字条都没有,很是生气。在等下一班火车开行之前,他不知道怎么办:看到田野很美,便散步去了。这是一座安静宜人的小城,座落在一带柔和的山岗底下;屋子四周全是园子,樱桃树开満了花;有的是碧绿的草地,浓密的树荫,年代并不悠久的废墟;青草丛里矗立着⽩石的柱子,上面放着古代公主们的像,脸上的表情那么温和,那么可爱。城的周围,只看见青葱的草原与小山。野花怒放的灌木丛中,山乌叫得非常快乐,好比一组轻快响亮的木笛在那里合奏。要不了多少时候,克利斯朵夫恶劣的心绪消散了:他把苏兹完全给忘了。

  老人満街跑着,向走路人打听,都一无结果。他直爬到山坡⾼头的古堡前面,正当他好不伤心的走回来的时候,他那双看得很远的尖说的眼睛,忽然瞥见在几株树底下有个男人躺在草地上。他不认得克利斯朵夫,不能知道是不是他。那男子又是背对着他,把半个头都埋在草里。苏兹绕着草地,在路上转来转去,心跳得很厉害:“一定是他了…噢,不是的…”

  他不敢叫他,可是灵机一动,把克利斯朵夫的歌里头的第一句唱起来:奥夫!奥夫!…(起来罢!起来!)

  克利斯朵夫一跃而起,象条鱼从⽔里跳出来似的,直着嗓子接唱下去。他⾼兴之极的回过⾝来:満面通红,头上尽是草。他们俩互相叫着姓名,向对方奔过去。苏兹跨过土沟,克利斯朵夫跳过栅栏。两人热烈的握着手,大声说笑着一同望家里走。老人把早上的倒楣事儿说了一遍。克利斯朵夫几分钟以前还决定搭车回家,不再去找苏兹,现在立刻感觉到这颗心多么善良多么纯朴,开始喜他了。还没走到苏兹家里,他们已经彼此说了许多心腹话。

  一进门,他们就看到耿士;他听说苏兹出去找克利斯朵夫了,便消消停停的在那儿等着。女仆端上咖啡跟牛。克利斯朵夫说已经在乡村客店用过早点。老人听了大为不安:客人到了本地,第一顿饭竟没有在他家里吃,他觉得难过极了;象他那种至诚的心是把这些琐碎事儿看做天样大的。克利斯朵夫懂得他的心理,暗中觉得好玩,同时也更喜他了。为了安慰主人,他说还有吃第二顿早点的胃口,而且他马上用事实来证明了。

  克利斯朵夫所有的烦恼一霎时都化为乌有:他觉得遇到了真正的朋友,自己又活过来了。讲到这次的旅行和‮意失‬的时候,他把话说得那么滑稽,好比一个放假回来的小‮生学‬。苏兹眉飞⾊舞,不胜怜爱的瞅着他,心花怒放的笑了。

  不久,话题就转到三个人友谊的关键上去,他们谈着克利斯朵夫的音乐。苏兹‮望渴‬克利斯朵夫弹几阕他的作品,只是不敢说。克利斯朵夫一边谈话一边在室內来回踱着。他走近打开着的钢琴的时候,苏兹就留神他的脚步,心里巴不得他停下来。耿士也是一样的期望着。果然,克利斯朵夫嘴里说着话,不知不觉的在琴前坐下,眼睛望着别处,把手指在键盘上随便抚弄;这时两老的心都跳起来。不出苏兹所料,克利斯朵夫试了两三组琶音以后真的动了兴:一边谈着一边又按了几个和弦,接着竟是完整的乐句;于是他不作声了,正式弹琴了。两个老人换了一个得意的,会心的眼⾊。

  “你们知道这个曲子吗?"克利斯朵夫奏着他的一阕歌问。

  “怎么不知道!"苏兹⾼兴的回答。

  克利斯朵夫只顾弹着,侧着脸,说:“喂,你的琴不大⾼明了!”

  老人非常懊丧,赶紧道歉:“是的,它老了,跟我一样了。”

  克利斯朵夫转过⾝子,望着这个好象求人原谅他老朽的苏兹,把他两只手一起抓着,笑起来了。他打量着老人天真的眼睛,说:“噢!你,你比我还年轻呢。”

  苏兹听了哈哈大笑,顺便说到自己衰老多病的情形。

  “得了罢!"克利斯朵夫抢着回答,"那有什么相⼲?我知道我的话是不错的。是不是,耿士?”

  (他已经省去"先生"二字了。)

  耿士一叠连声的表示同意。

  苏兹看到人家恭维他的年轻,也想让他的钢琴沾点儿光。“还有几个音很好听呢,"他胆怯的说。

  他随手按了四五个相当明亮的音,在琴的中段,大概有半个音阶。克利斯朵夫懂得这架琴对他是个老朋友,便一边想着苏兹的眼睛一边很亲热的回答:“不错,它还有很美的眼睛。”

  苏兹脸上登时有了光采,对旧钢琴说了些不清不楚的赞美的话,可是看到克利斯朵夫重新弹琴了,就马上住嘴。歌一支又一支的奏下去,克利斯朵夫用不⾼不低的声音唱着。苏兹眼睛⽔汪汪的,对他每一个动作都留着神。耿士叉着手按在肚子上,闭着眼睛细细的昑味。克利斯朵夫不时得意扬扬的转过头来,对着两个听得出神的老头儿说:“嘿!多美啊!…还有这个,你们觉得怎么样?…还有这个…那是顶美的一个…——现在我再给你们奏一个曲子,让你们快乐得象登天一样…"尽管他说话这么天真,两个老人决不会笑话他。

  他才奏完一个如梦如幻的曲子,挂钟里的鹧鸪叫起来了。克利斯朵夫听了怒气冲冲的直跳直嚷。耿士被他惊醒了,睁大着眼睛骨碌碌的转。苏兹先是莫名片妙,直看到克利斯朵夫一边对着‮头摇‬摆尾的鹧鸪摩拳擦掌,一边嚷着要人把这混账的鬼东西拿开的时候,苏兹才破题儿第一遭觉得这声音的确难受,端过一张椅子,想上去把煞风景的东西亲自摘下来。他差点儿摔,被耿士拦住了不让再爬。于是他叫莎乐美。莎乐美照例慢腾腾的走来,而不耐烦的克利斯朵夫已经把挂钟卸下,放在她的怀里了。她抱着钟愣在那里:“你们要我把它怎么办呢?"她问。

  “随你怎办。拿去就是了,只要从此不看见它!"苏兹说着,和克利斯朵夫一样的不耐烦。

  他不懂自己对于这厌物怎么会忍耐了那么些年的。

  莎乐美以为他们都疯了。

  音乐重新开始,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莎乐美来报告说中饭已经开出来了。苏兹可教她住嘴。过了十分钟,她又来了;再过十分钟,她又来了:这一回她可气冲冲的,勉強装着镇静的神气,站在屋子中间,不管苏兹怎么样绝望的对她做着暗号,径自大声的说:“诸位先生喜吃冷菜也好,喜吃热菜也好,对我都没关系;只要吩咐就是了。”

  苏兹对于这种没有规矩的事很惭愧,想把女仆训斥一顿:可是克利斯朵夫大声笑了出来。耿士也笑了,终于苏兹也跟着笑了。莎乐美看到自己的话有了作用很得意,转过⾝来走了,神气活象一个皇后赦免了她的臣下。

  “她真痛快!"克利斯朵夫离开了钢琴,站起来说。"她也没错。音乐会中间闯进个把人有什么大不了呢?”

  他们开始吃饭了。饭菜丰富有味道。苏兹起了莎乐美的好胜心,而她也巴不得找个机会来显显本领,决不辜负这种机会。两位老朋友非常好吃。耿士上了饭桌子简直变了一个人,眉开眼笑,象太一般,那模样大可以给饭店做个招牌。苏兹对好酒好菜的欣赏也不下于耿士,可惜为了病病歪歪的⾝子不能尽量。但他不大肯顾虑到这一点,因之常常要付代价。那他可绝对不抱怨;要是他病了,至少肚里明⽩是怎么回事。和耿士一样,他也有家传的食品。所以莎乐美是服侍惯一般內行的。可是这一次,她把所有的杰作都拿来排在一个节目上,仿佛是莱茵菜的展览大会,那是一种本⾊的,保存原味的烹调,用着各式各种草本的香料,浓酽酽的沙司,作料丰富的汤,标准的清-砂锅,庞大无论的鲤鱼,①酸咸菜烧腌⾁,全鹅,家常饼,茴香面包。克利斯朵夫嘴巴塞得満満的,狼呑虎咽的得意极了。他跟他的⽗亲祖⽗胃口一样大,一次可以呑下整只的鹅。平时他能整星期的光吃面包和啂饼,而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吃得破肚子。苏兹又诚恳又殷勤,眼睛温柔的瞧着他,把他灌了许多莱茵名酒。満面通红的耿士认为这一下才遇到了对手。莎乐美嘻开着大脸盘乐死了——克利斯朵夫刚到的时候,她有点儿失望。苏兹事先对她把客人说得天花坠,所以她理想中的克利斯朵夫是个大官儿一样的人物,浑⾝都是头衔。见到了客人的面,她不由得肚里想着:——

  ①沙司为西菜中浇在鱼或⾁类上面的酱汁,大概可分黑⽩两种,以牛⾁汤或汤为底,将牛油与面粉调和后,另加作料,做法各有巧妙不同。欧洲人对沙司之重视不下于正菜本⾝。

  “原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饭桌上,克利斯朵夫可得到了她的好感;象他那样大为赏识她的本领的人,她还是第一次碰到。所以她竟不回到厨房去而站在饭厅门口,看着克利斯朵夫一边说着傻话,一边东西照旧吃个不停;她把拳头揷在里,哈哈大笑。大家都兴⾼采烈。美中不⾜的就是没有卜德班希米脫在座。他们几次三番的说:“嘿!要是他在这儿,他才会吃,会喝,会唱呢!”

  这一类赞扬的话简直说不完。

  “要克利斯朵夫能听到他的唱才好呢!…大概是听得到的。今晚卜德班希米脫可以回来了,至迟也不会过今天夜里…”

  “噢!今天夜里我早已不在这儿了,"克利斯朵夫说。

  苏兹喜孜孜的脸立刻沉了下来。

  “怎么不在这儿?"他声音发抖了。"你今天不会走吧?”

  “要走的,"克利斯朵夫嘻嘻哈哈的回答,"搭夜车走。”

  这一下苏兹可伤心了。他是预算克利斯朵夫在他家里住几天的,便嘟嘟囔囔的说:“那怎么行呢?…”

  耿士也接着说."还有卜德班希米脫怎办呢?…”

  克利斯朵夫把他们俩都瞧了瞧,两人友好的脸上那种失望的表情使他感动了,就说."唉!你们多好!…那末我明天早上走,行吗?”

  苏兹马上握着他的手:“啊!好极了!谢谢你!谢谢你!”

  他跟小孩子一样把明天看得那么远,远得用不着去想。他只知道克利斯朵夫今天不走,今天一天,今天晚上,他们都可以在一起,他要睡在他的家里:除此以外,苏兹不愿意想得更远了。

  大家又恢复了兴致。苏兹忽然神⾊庄严的站起来,预备为远来的贵客⼲杯,他用着感动而浮夸的措辞,说客人肯光临小城,枉顾寒斋,对他是极大的光荣和愉快;他祝颂他归途平安,祝颂他前程远大,祝颂他成功,祝颂他荣名盖世,也祝颂他享尽人世的幸福。接着他又为"⾼贵的音乐"⼲杯,——为他的老朋友耿士⼲杯,——为舂天⼲杯,——最后也没忘了为卜德班希米脫⼲杯。耿士也起来为苏兹和另外几个朋友⼲杯;克利斯朵夫为结束这些⼲杯起见,便起来为莎乐美⼲杯,把她羞得涨红了脸。然后,他不等两位演说家致答辞,马上唱起一支著名的歌,两个老人也跟着唱起来。一曲完了又是一曲,末了是一支三部合唱的歌,大意是称颂友谊,音乐,和美酒的:笑声与碰杯声,和歌声闹成一片。

  离开饭桌的时候已经三点半,他们头脑都有点重甸甸的。耿士倒在一张沙发里,很想睡个中觉。苏兹经过了早上那种紧张的情绪,再加那些⼲杯,也支持不住了。两人都希望克利斯朵夫坐下来给他们弹上几小时的琴。可是那怪脾气的年轻人精神百倍,兴致好得很:他按了两三个和弦,突然把琴关上了,望望窗外,提议出去遛个半天。他觉得田野美极了。耿士表示不大热心,但苏兹立刻认为这主意妙极了,他本应当带客人去瞧瞧本地的公园。耿士皱了皱眉头,可也不表异议:因为他和苏兹一样愿意让克利斯朵夫欣赏一下他们的本地风光。

  于是他们出去了。克利斯朵夫搀着苏兹的手臂走得很快,超过了老人的体力。耿士跟在后面抹着汗。他们很‮奋兴‬的谈着话。人家站在屋门口看见他们走过,都觉得苏兹教授今天的神气活象个年轻人。一出城,他们就望草原上走。耿士抱怨天气太热。一点不体恤人的克利斯朵夫可认为气候好极了。还算是两老运气,因为他们常常停下来讨论问题,而继续不断的谈话也令人忘了路程的遥远。他们进了树林。苏兹背着歌德和莫里克的诗句。克利斯朵夫很喜诗歌,可一首都记不得,他一边听一边恍恍惚惚的幻想起来,终于音乐代替了字句,把诗完全给忘了。他佩服苏兹的记忆力。把他和哈斯莱比较之下,差别真是太大了!一个是又老又病,一年倒有一大半关在卧房里,差不多在这个內地小城中过了一辈子,可是他精神多么活跃!一个是又年轻又出名,住着艺术中心的大都市,举行音乐会的时候跑遍了欧洲,可是他对什么都不感‮趣兴‬,什么都不愿意知道!克利斯朵夫所知道的现代艺术的嘲流,苏兹不但全部悉,而且还知道无数关于古代与外国音乐家的事,为克利斯朵夫闻所未闻的。他的记忆仿佛是一口深不可测的蓄⽔池,凡是天上降下的甘霖都给它保存在那里。克利斯朵夫聚精会神的汲取它的宝蔵;苏兹看见克利斯朵夫兴致这样浓厚也觉得不胜快慰。他有时碰到过一些殷勤的听众或温良恭顺的‮生学‬,可始终缺少一颗年轻而热烈的心来分享他多么丰富的热情。

  直到老人冒冒失失的说出他对拉姆斯的钦慕为止,他们俩是世界上最知己的朋友。但一提到这个名字,克利斯朵夫立刻变了脸⾊,冷冷的生气了:他把苏兹的手臂放了下来,声⾊俱厉的说,凡是喜拉姆斯的人不能跟他做朋友。那简直是在他们的快乐上面浇了一盆冷⽔。苏兹胆子太小了,不敢争辩;又是太真诚了,不能扯谎,便支吾其辞的想解释一番。可是克利斯朵夫斩钉截铁的一句:“甭提了!"本不容许对方再说下去。然后是一片难堪的静默。他们继续走着,两个老人低着头,彼此连望都不敢望。耿士咳了几声,想把话接下去,提到树林和美妙的天气;但克利斯朵夫气恼之下,除了几个单字,本不答腔。耿士在这一方面得不到回音,便转过来向苏兹谈话;可是苏兹喉咙梗塞着,竟没法开口。克利斯朵夫在眼梢里觑着他,想笑出来:他已经原谅他了。其实他并没真正的怀恨,甚至觉得自己使可怜的老人伤心未免野蛮;但他滥用威力,不愿意立刻取消前言。所以直到走出树林,三个人始终保持着这种态度:两个垂头丧气的老人拖着沉重的脚步,克利斯朵夫轻轻的打着唿哨,只装不看见他们。突然之间,他忍不住了,大声笑了出来,转⾝向着苏兹,伸出结实的手抓着他的胳膊:“好朋友!"他亲热的望着他说,"你瞧,这多美啊!多美啊!…”

  他说的是田野和天气;但他笑眯眯的眼睛仿佛是说:“你是好人。我是蛮子。原谅我罢!我真爱你。”

  老人的心化开来了,好象⽇蚀之后又出了太。但他直要过了一会儿才能开口。克利斯朵夫重新搀着他的手臂,格外亲热的和他谈着话;他一上劲,不知不觉加紧了脚步,没留意把两个同伴累得筋疲力尽。苏兹可并不抱怨;他満心喜,简直不觉得累。他知道今天这样的不保重,事后一定要付代价的。可是他想:“喝,明天,管它⼲吗!反正他走了我尽可以休息。”

  可是不象他那么‮奋兴‬的耿士已经落后了十几步,显得可怜巴巴的。终于克利斯朵夫也觉察了,不胜惶愧的道歉,提议在⽩杨底下的草坪上躺一会。苏兹当然赞成,没想到他的支气管会不会受影响。幸而耿士替他想起了;或者他至少觉得这么一说,自己不必浑⾝大汗的去躺在凉快的草地上。他建议到邻近的站上搭火车回去。大家立刻照办了。虽然很累,他们还得加紧脚步以免迟到;结果他们到站的时候,火车正好进站。

  这时忽然有个胖子冲到车厢门口,大声叫着苏兹和耿士的名字,还加上一大串他们的头衔和赞扬他们德的形容辞,舞动着手臂象个疯子。苏兹和耿士也叫叫嚷嚷的,舞动着手臂回答他,一边扑向胖子的车厢,胖子也在人堆里推呀撞的奔过来。克利斯朵夫莫名片妙的跟着跑,问:“什么事啊?”

  两人欣喜狂的喊道:“就是那卜德班希米脫呀!”

  这名字对他并没多大意思。他早已忘了饭桌上的⼲杯。卜德班希米脫站在火车的平台上,苏兹和耿士站在踏级上,⾼声喧嚷,闹得人耳朵都聋了;他们觉得这一次的巧遇真是妙不可言。火车已经开动,他们赶紧爬上去。苏兹把大家介绍了。卜德班希米脫行过礼,马上呆着脸,象柱子一样站得笔直,先说了一大堆客套,然后抓着克利斯朵夫的手拚命的摇了五六下,好似要把它拉掉似的,接着又大声的嚷了。克利斯朵夫在他的叫喊声中听出来,他感谢上帝和他的本命星君使他能有这番奇遇。可是过了一忽儿他又拍着‮腿大‬诅咒那个倒楣运,使他从来不离开本城的人,偏偏在指挥先生光临的时候出了们。他看到苏兹的电报,早车已经开出一小时;送达的时候他还睡着,人家以为不该惊动他。他为此跟旅馆里的人发了一个早上的脾气,便是现在,他的气还没消呢。为了急于回来,他把他的主顾,看诊的约会,一古脑儿丢开了,马上搭着第一班车。不料这该死的车和⼲线上衔接的车脫了班,让卜德班希米脫在叉站上等了三小时;在那边他把他字汇中所有的惊叹辞都用尽了,拿这件倒楣事儿向站上看门的和别的等车的旅客讲了几十遍。后来终于出发了。他一路提心吊胆,唯恐赶不上贵客…幸而,谢谢上帝!谢谢上帝!…

  他重新抓着克利斯朵夫的手,把它放在指头⽑茸茸的大手掌里拚命的捏。他长得意想不到的胖,个子的⾼大也跟他的胖成为比例:方脑袋,红红的头发剪得很短,脸上不留胡子,长着许多小疱,大眼睛,大鼻子,厚嘴,双叠下巴,短脖子,背脊阔得异乎寻常,肚子象个酒桶,胳膊和⾝体离得老远,大手大脚,整个几是一座山一般的肥⾁,因为吃得过分,喝多了啤酒而变得不成样了,活象在巴伐利亚各乡各镇的街上摇来摆去,跟填鸭一样喂起来的那些胖子。为了⾼兴也为了天热,他浑⾝象一堆牛油似的发亮;两只手忽而放在分开着的膝盖上,忽而放在邻人的膝盖上,他一刻不停的说着话,卷着⾆头把所有的辅音在空中打转,象放连珠炮。有时,他笑得前仰后合,张着嘴巴,一叠连声的呵呵大笑,差点儿闭过气去。他笑得把苏兹和耿士都传染了,他们狂笑了一阵,擦着眼睛望着克利斯朵夫,神气之间仿佛是问他:“嗯,你觉得怎么样?”

  克利斯朵夫一声不出,只是骇然的想着:“唱我的歌的难道就是这个怪物吗?”

  他们回到苏兹家里。克利斯朵夫只希望能避免听卜德班希米脫的唱。虽然卜德班希米脫心庠难熬的想显本领而一再暗示,他可绝对不接下文。但苏兹和耿士一心一意要拿他们的朋友来献宝,克利斯朵夫这关是逃不过的了。他便没精打采的坐到钢琴前面,心里想:“好家伙,好家伙,你真不知轻重呢:小心点儿!我是对什么都不留情的。”

  他想到等会儿要让苏兹伤心,不由得很难过;但他认为与其让这个福斯塔夫①‮蹋糟‬他的音乐,宁可使他老人家受些痛苦。可是这一点倒毋须他心:胖子的声音美极了。一听最初几节,克利斯朵夫就做了个惊讶的动作,使眼睛老钉着他的苏兹吓了一跳,以为他不満意,赶到克利斯朵夫一边弹着一边脸⾊开朗起来,他才放下了心。于是老人的脸也给克利斯朵夫的快乐照出反光来了。一曲完了,克利斯朵夫转过⾝来嚷着说,他从来没听见一个人把他的歌唱得这样美的,那时苏兹的快乐简直无可形容;他的喜是比克利斯朵夫的満意和卜德现希米脫的得意更甜藌更深刻:因为他们俩所感到的不过是自己一个人的愉快,而苏兹是把两个朋友的愉快都感到了。音乐继续下去。克利斯朵夫⾼兴得叫了:他不懂这个又笨重又庸俗的家伙怎么会传达出他的歌的思想。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把所有细腻的地方都能准确的表现出来;可是他有克利斯朵夫从来没法使职业歌唱家完全感觉到的那种动和热情。他望着卜德班希米脫,心里想:“难道他真有这样的感情吗?”——

  ①莎士比亚剧中的福斯塔夫是个荒无聇的小人典型,同时是个大胖子。

  但他在胖子的眼睛里,除了虚荣心获得満⾜的表示,本没看到什么热情。只有一股无意识的力在这个大块文章的⾝体中蠢动。这股盲目的,被动的力,好比一队士兵在那里厮杀,既不知道跟谁厮杀,也不知道为什么厮杀。一旦给歌的精神昅住之后,它便欣鼓舞的听任‮布摆‬:因为它需要活动,而要是让它自寻出路的话,它就永远不会知道怎么活动的。

  克利斯朵夫心里想,在创造人类的那天,造物主并没为搭配人的四肢百体花过多少心⾎,只是随随便便的凑起来,不管它们放在一处是否相称。所以每个人都是被他用信手拈来的零件配成的;应该是一个人的各个部分,竟分配在五六个不同的人⾝上:脑子在一个人⾝上,心在另一个人⾝上,而适合这个心灵的⾝子又在第三个人⾝上;乐谱在一边,奏乐起的人在另外一边。有些人好比极名贵的小提琴,只因为没人会拉,就给永远关在匣子里头,而那班生来配拉这种提琴的人,倒反终⾝只能抱着一些可怜的乐谱。他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感慨,尤其因为他自恨从来不能好好的唱一个歌。他的嗓子是唱不准的,自己听了就讨厌。

  可是,卜德班希米脫得意忘形,开始在克利斯朵夫的歌曲里"加点儿表情",就是说把他自己的表情代替了原作的表情。克利斯朵夫自然不会觉得自己的曲子因之而生⾊,便慢慢的沉下脸来。苏兹也发觉了。他是没有批评精神而只知道佩服朋友的,自个儿决不能发见卜德班希米脫的趣味恶劣。但他对克利斯朵夫的热情,使他感受到少年的思想中最微妙的地方:他的心已经不在自己⾝上而在克利斯朵夫⾝上了;所以他对卜德班希米脫浮夸的唱法也觉得受不了,想阻止他这种危险的倾向。可是要卜德班希米脫住嘴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唱完了克利斯朵夫的作品,接着想唱些教克利斯朵夫一听名字就要恶心的,庸俗的歌曲,苏兹费了不知多大的劲才把他拦住了。

  幸而仆人来请吃晚饭,堵住了卜德班希米脫的嘴巴。一上饭桌,他有了另外一个显本领的机会。在这方面他是没有敌手的;克利斯朵夫经过了中午的一顿,此刻懒得再和他竞争了。

  时间过得很快。三位老朋友围着饭桌望着克利斯朵夫,把他的话句句咽在肚里。克利斯朵夫很奇怪:在这个偏僻的小城里,和这些从未一面的老人怎么会相处得比自己的家人还亲热。他想:一个艺术家倘使能知道自己的思想在世界上会结到这些不相识的朋友,他将要感到多么幸福,——他的心会多么温暖,加增多少勇气…可是事实往往并不如此:各人都孤零零的活着,孤零零的死掉,并且感觉得越深切,越需要互相倾诉的时候,越不敢把各人的感觉说出来。随便恭维人的俗物,说话是容易的。可是爱到极点的人非竭力強迫自己就不能开口,不能说出他们的爱。所以对于一般敢说出来的人,我们应当感谢:他们不知不觉的在那里帮助作者和他合作。克利斯朵夫非常感苏兹。他决不把苏兹和其余的两位一般看待,感觉到他是这一小组朋友中的灵魂,是爱与慈悲的洪炉,其余两人不过是这口炉子出的反光而已。耿士和卜德班希米脫对他的友谊是截然不同的。耿士是自私的家伙,音乐给他的満⾜,只象一只猫受到人家抚爱。卜德班希米脫是一方面为了満⾜虚荣心,一方面为了练习嗓子有种‮理生‬上的‮感快‬。他们完全不想了解克利斯朵夫,唯有苏兹是真正的忘了自己,真正的爱着。

  夜深了,两位客人都已经动⾝。屋子里只剩下克利斯朵夫和苏兹,他对老人说:“现在我要为你一个人弹琴了。”

  他坐在钢琴前面,——象对着心爱的人那样的弹奏。他弹着最近的作品,把老人听得出神了。他坐在克利斯朵夫旁边,眼睛老钉看他,屏着气。他那颗慈祥恺恻的心,连一点儿极小的幸福都不忍独享,他不由自主的反复说着:“唉!可惜耿士不在这儿!”

  克利斯朵夫听了可有点儿不耐烦。

  一个钟点过去了:克利斯朵夫老在那里弹着;他们一句话都不说。克利斯朵夫弹完了,他们还是不作声。一切都很静:屋子,街道,都睡了。克利斯朵夫转过⾝子,看见老人哭着,便站起来拥抱他。两人在恬静的夜里低声谈着。隔壁屋里的时钟,滴滴答答的声音隐约可闻。苏兹轻轻的说着话,抱着手,⾝子望前探着一点;因为克利斯朵夫问到,他便讲着他的⾝世,他的悲伤;他老防着自己,唯恐流露出叹苦的口吻,他心里真想说:“我错了…我不该抱怨的…大家都对我很好…”事实上他并没抱怨,只是在他平平淡淡叙述孤独生活的时候,有一种不由自主的惆怅的意味。他在最痛苦的叙述中参⼊某种很渺茫很感伤的理想主义,使克利斯朵夫听了不快而不忍加以反驳。其实,那在苏兹心中也不见得是一种坚定的信仰,只是需要信仰的一种热望,——一种渺茫的希冀,是他当做⽔面上的浮标一般抓着不放的。他瞧着克利斯朵夫,想在他的眼睛中间找些加強他信仰的表示。克利斯朵夫看到朋友的眼神对他那么信赖的老钉着,向他求救,同时也听到希望他怎么回答的暗示。于是克利斯朵夫说出了一番有勇气有信心的话,正是老人所希望听到而觉得非常安慰的。一老一少忘了年岁的差别,象年龄相仿而相爱相助的弟兄一般接近;弱的一个向強的一个求援:老人在青年的心中找到了依傍。

  半夜过后,他们分手了。克利斯朵夫明天应当票早,他要搭的车就是他坐着来的那一班。所以他赶紧脫着⾐服上。老人把客房收拾得仿佛预备他住上几个月似的。桌上花瓶里揷着几朵蔷薇和一枝月桂。书桌上铺着一张全新的昅⽔纸,当天早上他教人搬了一架钢琴进去,又在自己最珍视最心爱的书籍里挑了几册摆在近的搁板上。没有一个小地方他没想到,而且都是一片诚心的想到的。可是一切都⽩费了:克利斯朵夫什么也没看见。他倒在上,立刻睡了。

  苏兹可睡不着。他再三回味着⽩天的快乐,同时已经在体验离别的悲哀。他把彼此说过的话温了一遍,想到亲爱的克利斯朵夫睡在他⾝旁,跟自己的只隔着一堵壁。他四肢-软,浑⾝瘫倒了,气也塞住了;他觉得在散步的时候着了凉,旧病快复发了;可是他只想看:“只要能支持到他动⾝就好了。”

  他唯恐忽然来一阵咳呛把克利斯朵夫惊醒。他因为感上帝,便作了一首诗,题材是据西面的"主啊,如今你可以照你的话,释放弃人安然去世…"那一段。他浑⾝是汗①的起,坐上书桌把诗句写下,仔细誊了一遍,又题上一段情意恳切的献辞,署了姓名,填了⽇子和时刻;等到重新上的时候,他打了个寒噤,整夜都不觉得温暖——

  ①《圣经》载,耶路撒冷有圣者名西面,自言得有圣灵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之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圣灵感动,进⼊圣殿,正遇见耶稣的⽗⺟抱着孩子进来,西面就用手接过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弃人(按即指他自己)去世…"见《路加福音》第二章第二六至二九节。今人引用此语,乃表示久待之事果然实现的欣喜。年老多病的苏兹以此作诗,尤有深意。

  黎明来了。苏兹不胜惆怅的想起昨天的黎明。但他埋怨自己不该让这种思想把他最后几分钟的快乐给‮蹋糟‬了;他知道明天还要追悔今天这个时间呢;因此他竭力不让自己辜负眼前这段光。他伸着耳朵听隔壁屋子里的动静。可是克利斯朵夫声息全无。他睡的‮势姿‬还是晚上睡下去的‮势姿‬。六点半了,他还睡着。要使他错过开车的时间真是太容易了,反正他也不过一笑置之。可是老人没有得到对方同意,决不敢随便支配一个朋友。他心里想:“那决不能说是我的错,而且跟我完全不相⼲。只要我不作声就行了。倘使他不准时期,我还可以陪他一天。”

  可是他又回答自己说:“不,我没有这权利。”

  于是他以为应当把他叫醒了,去敲房门。克利斯朵夫并不就醒,还得再敲几下。老人心里很难过,想着:“啊!他睡得多甜!很可以睡到中午呢!…”

  终于克利斯朵夫声音⾼兴的在里头答应了。他一知道钟点不由得叫了一声,接着就在屋子里忙起来,哄哄的梳洗,唱着断气的歌曲,还隔着墙和苏兹亲热的招呼,说些傻话把悲伤的老人也逗乐了。然后他开了门走出来,精神好,一团⾼兴,本没想到自己使人家难过。其实他又没有什么事需要他赶回去,多待几天对他也毫无损失,而对苏兹却是莫大的愉快。但克利斯朵夫想不到这些。而且他不管对老人抱着多少好感,也很想告别了:昨天一天絮絮不休的长谈,那些拚着最后一点热情抓着他的人物,已经使他厌倦。何况他还年轻,以为来⽇方长,大家尽有重新聚首的机会:他现在也不是上什么天涯地角,——不比那老人,明知不久就要到比天涯地角更远的地方去,所以他瞧着克利斯朵夫的目光大有从此永诀的意味。

  他虽然筋疲力尽,还是把克利斯朵夫送到车站。外边悄悄的下着寒冷的细雨。到了站上,克利斯朵夫打开钱袋,发觉钱已经不够买直达家乡的车票。他知道苏兹会非常⾼兴的借给他的,可不愿意…为什么?为什么不让一个爱你的人有个机会帮你的忙而快活一下呢?大概是为了不愿意打搅人,或是为了自尊心。他把车票买到中间站,决意从那儿走回家。

  开车的时间到了。他们在车厢的踏级上拥抱。苏兹把夜里写的诗塞在克利斯朵夫手里,站在正对着他车厢的月台上。在已经告别而还没分手的情形之下,两人无话可说了。但苏兹的眼睛继续在那里说话,直到车子开动以后才离开了克利斯朵夫的脸。

  火车在铁道拐弯的地方隐没了。苏兹孤零零的踏着泥泞的路回家,拖着沉重的脚步,突然之间觉得又累又冷,雨天的景⾊格外凄凉。他好容易才挨到家里,爬上阶梯。一进卧房,一阵狂咳把他气都闭住了。莎乐美马上赶了来。他一边不由自主的哼着,一边反复不已的说:“还好!…居然能够撑到这个时候…”

  他觉得非常不舒服,就睡下了。莎乐美请医生去了。一到上,他的⾝子简直象一堆破絮。他没法动弹;唯有部在那里翕动,好比炉灶的风箱。脑袋重甸甸的,发着⾼热,他整天温着昨⽇的梦,连一分一秒都不放过:他觉得万分惆怅,继而又责备自己,不该有了这样的幸福以后再抱怨。他合着手,一片热诚的感谢上帝。

  克利斯朵夫望着家乡进发。经过了那么一天,他心绪‮定安‬了,老人的温情恢复了他的自信。到了中间站,他⾼⾼兴兴的下来赶路。离家还有六十公里地,他可不慌不忙,象小‮生学‬闲逛一样的走着。这时正是四月,田野里一切还没怎么长成。树叶象⽪肤打皱的小手似的在苍黑的枝头展开来;疏疏的几株起果树开着花,嫰弱的野蔷薇爬在篱笆上微笑。光秃的树林菗着嫰绿的新芽;林后⾼岗上,象尖一般矗立着一座罗曼式的古堡。浅蓝的天空气着几朵乌云,影子在初舂的田野中缓缓移动:骤雨过了,又出了大太,鸟在那儿唱着。

  克利斯朵夫发觉自己怀念着⾼脫弗烈特舅舅,而且已经想了一忽儿;他好久没想起这可怜的人,为什么这一下忽然念念不忘了呢?他沿着⽔光漾的河边,在两旁种着⽩杨的路上走着的时候,舅舅的面貌简直形影不离的紧钉着他,以致到了一堵墙的拐角上,仿佛就要劈面撞见他了。

  天了,一阵‮烈猛‬的暴雨夹着冰雹下起来了,远处还有雷声。克利斯朵夫刚走近一个村子,看到一些‮红粉‬的门面和深红的屋顶,周围还有几株树。他脚下一紧,奔到村口第一家人家的屋檐下去躲雨。冰雹下得很厉害,打在瓦上——琮琮,掉在地下象铅丸似的跳,车辙里的⽔直望四下里流着。在繁花満树的果园顶上,一条虹在暗蓝的云端里展开着鲜明的彩带。

  一个年轻的姑娘站在门口打⽑线。她很客气的请克利斯朵夫到里面去,他便跟着走进一间屋子,同时是做饭,吃饭,‮觉睡‬的地方。尽里头生着一堆很旺的火,上面吊着一只锅子。有个女人在那里剥着蔬菜,跟克利斯朵夫招呼了一声,叫他走到火边去烘⼲⾐服。那姑娘去找了一啤酒来给他喝。她坐在桌子对面继续打着⽑线,同时照顾着两个彼此拿草塞在脖子里玩儿的孩子。她和克利斯朵夫搭讪着。过了一会,他才发觉她是个瞎子。她长得一点儿不美,个子很⾼大,红红的脸蛋,雪⽩的牙齿,手臂很结实,可是面貌不大端整,她跟多数的瞎子一样脸上堆着点笑容而没有表情,也和他们一样,谈到什么人和什么东西的时候,仿佛是亲眼目睹的。克利斯朵夫先听她说今天田野里风光很美,他气⾊很好,不由得愣了一愣,疑心她说笑话。他把瞎子姑娘和剥蔬菜的女人轮流的瞧了一会,觉得她们都没有什么惊讶的表示。两个妇女很亲热的问他从哪儿来,打哪儿过。瞎子那股说话的劲似乎有点儿夸张;她听着克利斯朵夫讲到路上和田里的情形,总得揷几句嘴,议论一番。当然,这些议论往往跟事实完全相反。但她好象硬要相信自己和他看得一样清楚。

  家里其余的人也回来了:一个三十岁光景的壮健的农夫和他年轻的女人。克利斯朵夫跟四个人东拉西扯的谈话,看了看慢慢开朗的天⾊,等候动⾝。瞎子一边打着⽑线,一边哼着一个调子,使克利斯朵夫想起许多从前的事。

  “怎么!你也知道这个?"他说。

  (⾼脫弗烈特从前教过他这个歌。)

  他接着哼下去。那姑娘笑起来了。她唱着每句歌词的前半句,他唱着后半句。他站起⾝子想去瞧瞧天气,在屋子里绕了一转,无意之间把每个角儿都打量了一下,忽然看到食品柜旁边有件东西,他不由得直跳起来。那是一长而弯曲的拐杖,抓手的部分很耝糙的雕着一个小人弯着在那儿行礼。克利斯朵夫对这个东西真是太了,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拿它玩儿的。他过去抓着拐杖,嗄着嗓子问:“这是哪儿来的?…哪儿来的?”

  男人瞧了瞧,回答:“是个朋友丢下来的;一个故世的老朋友。”

  “是⾼脫弗烈特吗?"克利斯朵夫嚷起来。

  “你怎么知道的?"大家转过⾝子问。

  克利斯朵夫一说出⾼脫弗烈特是他的舅舅,全屋子的人都紧张起来。瞎子猛的站起,把⽑线团掉在地下滚;她踩着她的活儿,过来抓着克利斯朵夫的手再三问:“啊,你是他的外甥吗?”

  大家七嘴八⾆的同时说话,闹成一片。克利斯朵夫却又问:“可是你们…你们怎么会认识他的?”

  “他就是死在这儿的,"那男人回答。

  他们重新坐下;等到紧张的情绪稍微平静了一点,那⺟亲一边做活一边说,⾼脫弗烈特跟她们是多年的朋友了,他来来往往经过这儿的时候,总在她们家住。他最后一次来是去年七月,神气很累;他卸下了包裹,老半天没气力说话;可是谁也没留意,他每次来总是这样的:大家知道他容易气。他可不抱怨。他从来不抱怨的:无论什么不舒服的事,他总会找出一点儿安慰自己的理由。倘使做着件辛苦的工作,他会想到晚上躺在上该多么舒服,要是害了病,他又说病好以后该多么愉快…——说到这里,老婆子揷了几句闲话:“可是,先生,一个人就不该老是満⾜;你自己不抱怨的话,别人也不可怜你了。所以我呀,我是常常诉苦的…”

  因此当时大家没注意他,甚至还跟他开玩笑,说他气⾊很好。摩达斯太——(那是瞎子姑娘的名字),——帮他把包裹卸下了,问他是不是要永远这样的奔东奔西不觉厌倦,象年轻人一样。他微微一笑算是回答,因为他没气力说话。他坐在门前的凳上。家里人都做活去了:男人到了田里去;⺟亲管着做饭。摩达斯太站在凳子旁边,靠在门上打⽑线,和⾼脫弗烈特说着话。他不回答她,她也不要他回答,只把他上次来过以后家里的事讲给他听。他气吁吁的呼昅很困难;她听见他拚命想说话。她并没为之心,只和他说:“别说话。你先好好的歇一歇,等会儿再说罢…⼲吗费这么大的劲?”

  于是他不作声了。她还是说她的,以为他听着。他叹了口气,再没一点儿声响。过了一会,⺟亲出来,看到摩达斯太照旧在说话,⾼脫弗烈特在凳上一动不动,脑袋望后仰着,向着天,原来刚才那一阵,摩达斯太是在跟死人说话了。她这才懂得,可怜的人临死以前想说几句话而没有说成,于是他照例凄凉的笑了笑,表示听天由命,就这样的在夏季那个恬静的⻩昏闭上了眼睛…

  阵雨已经停止,媳妇照料‮口牲‬去了;儿子拿着锹在门前清除污泥淤塞的小沟。摩达斯太在⺟亲开站讲这一节的时候早已不见了。屋里只剩下克利斯朵夫和那个⺟亲;他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上来。多嘴的老婆子耐不住长时间的静默,把她认识⾼脫弗烈特的经过从头至尾讲了一遍。那是年代久远的事了。她年轻的时候,⾼脫弗烈特爱着她,可是不敢和她说。大家把这件事当作话柄;她取笑他,大家都取笑他,——(他是到处被人取笑的),——但⾼脫弗烈特还是每年一片诚心的来看她。他觉得人家嘲笑他是自然的,她不爱他也是自然的,她嫁了人,跟丈夫很幸福也是自然的。她那时太幸福了,太得意了;不料遭了横祸。丈夫暴病死了。接着她的女儿,长得美,壮健,人人称羡的女儿,正当要和当地最有钱的一个庄稼人结婚的时候,一不小心瞎了眼。有一天她爬在屋后大梨树上采果子,梯子一滑,把她摔了下来,一断树枝戳进了她脑门上靠近眼睛的地方。先是大家以为不过留个疤痕就完了;哪想到她从此脑门上老是象针刺一般的痛,一只眼睛慢慢的失明了,接着另外一只也看不见了;千方百计的医治都没用。不必说,婚约是毁了;未婚夫没说什么理由就回避了。一个月以前为了争着要和她跳一次华尔兹舞而不惜打架的那些男子,没有一个有勇气——(那也是很可了解的)——再来请教一个残废的女子。于是,一向无愁无虑的,老挂着笑脸的摩达斯太,登时痛不生。她不饮不食,从朝到晚哭个不休;夜里还在上呜咽。大家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和她一起悲伤;而她哭得更厉害了。结果人家不耐烦了,狠狠的埋怨了她一顿,她就说要去投河。有时牧师①来看她,和她谈到仁慈的上帝,灵魂的不死,说她在这个世界上受的痛苦,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上得到幸福;可是这些话都安慰不了她。有一天⾼脫弗烈特来了。摩达斯太对他一向是不大好的。并非因为她心地坏,而是因为瞧他不起;再加她不用头脑,只想嘻嘻哈哈的玩儿:她没有一件缺德的事没对他做过。他一知道她的灾难就大吃一惊,可是对她一点儿不露出来。他坐在她⾝旁,绝口不提那桩飞来横祸,只是安安静静的谈着话,跟从前一样。他没有一句可怜她的话,仿佛本没觉得她瞎了眼睛。他也不提她看不见的东西,而只谈她能听到的或是能感觉到的;这些他都做得非常自然,好象他自己也是个瞎子。她先是不听他的,照旧哭着。第二天,她比较肯听了,甚至也跟他说几句话了…——

  ①按此系德国北部,居民多奉新教;克利斯朵夫生于德国南部,居民多奉旧教。

  “真的,"那⺟亲接着说“我也不懂他跟她有什么可说的。我们要去割草,没空照顾她。可是晚上回来,我们看到她心平气和的在那里说话了。从此以后,她精神渐渐的好起来,似乎把痛苦给忘了。有时候她还不免想起,她哭着,或者和⾼脫弗烈特谈些伤心的事;但他只做不听见,若无其事的净讲些使她镇静而她感到‮趣兴‬的话。她自从残废以后,不愿意再出家门一步,临了居然被他劝得肯出去遛遛了。他先带着她在园子里走一转,以后又带她到田野里去,走得远一点。如今她上哪儿都认得路,什么都分得出,就跟亲眼看见一样。连我们没注意到的东西,她也会觉察;从前她除了自⾝以外对什么都不大关心的,现在对一切都有‮趣兴‬了。那一回,⾼脫弗烈特待在我们家的时期特别长。我们不敢多留他,可是他自动的住下来,直到她比较安静的时候。有一天,我听见她在院子里笑了。那一笑给我的感觉,我简直说不上来。⾼脫弗烈特似乎也是⾼兴。他坐在我的⾝旁。我们彼此望了一眼,我可以不怕羞的告诉你,先生,我把他拥抱了,而且诚心诚意的拥抱了。于是他跟我说:-现在,我想可以走了。这儿用不着我了-我想留他。他回答说:-不,现在我该走啦。我不愿意多留了-大家知道他象流浪的犹太人,不能长住一个地方的;所以我们也没多劝他。他走了。可是从此以后,他①经过这儿的次数比从前多了,而他每来一次,摩达斯太总是非常快活,她的精神也一次比一次好。她重新管起家务来了;哥哥结了婚,她帮着照顾孩子;现在她再也不抱怨了,神气老是那么快乐。有时我心里不由得想:她要是眼睛不瞎的话,是不是能象现在一样的快活。是的,先生,有些⽇子我觉得还是象她那样的好,可是不看见那些坏人那些坏事。世界变得不象话了,真是一天坏似一天…可是我很怕好天爷把我的话当真;因为我呀,虽然世界那么坏,还是想睁着眼睛看下去…”——

  ①基督教传说,耶稣背负十字架,向一犹太人阿哈斯佛吕斯求宿,遭受斥逐,耶稣就说:你将来要永远流浪,直要到我再来的时候为止。于是此犹太人即莫名片妙的四处流浪,无法定居。迄今此项传说成为犹太民族被罚远离祖国的象征。

  摩达斯太又走了出来,话扯到旁的事情上去了。天已经转晴,克利斯朵夫想动⾝;可是他们不许,非要他在这儿吃了晚饭过‮夜一‬不可。摩达斯太坐在他⾝旁,整个晚上都守着他。他同情她的遭遇,很想和她亲切的谈一谈。可是她不给他这种机会。她只向他打听⾼脫弗烈特的事。听到克利斯朵夫说出她所不知道的情形,她显得又快活又忌妒。她自己提到⾼脫弗烈特的时候,哪怕是一点儿小事,心里也老大的不愿意:你明明觉得她有许多话蔵着没说,或者说了出来马上后悔。凡是关于他的回忆,她都当作自己的私产,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她这种感情跟那些把土地看作命似的乡下女人一样的顽強:想到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人象她一样的爱着⾼脫弗烈特,她就受不了,而且也不信有这种事。克利斯朵夫窥破了这一点,就让她去自得其乐。他听着她的话,发觉她虽然当初看得见⾼脫弗烈特的时候眼光很苛刻,但从失明以后,她已经把他构成了一个与事实不同的形象,同时她心中那点儿爱情的‮望渴‬,也都集中在这个幻想人物的⾝上。而且什么也不会来阻挠她一相情愿的玩艺儿。瞎子都有种坚強的自信力会把自己不知道的事若无其事的编造出来,所以摩达斯太竟会对克利斯朵夫说:“你长得跟他一个样。”

  他懂得,多少年来她在一间窗户紧闭,真相进不去的屋子里混惯了。如今她学会了在黑影里看东西,甚至把黑影都忘了;倘使她的世界中进一道光明,说不定她倒会害怕。在断断续续的,喜孜孜的谈话中,她和克利斯朵夫提到一大堆无聊的小事,都是跟他不相⼲的,使他听了很不痛快。他不明⽩一个受过这么许多痛苦的人,竟没有在痛苦中磨炼出一点儿严肃,而只想着些琐琐碎碎的念头;他几次三番想扯到比较正经的问题,都得不到回音;摩达斯太不能——或是不愿意——把谈话转到这方面去。

  大家去‮觉睡‬了。克利斯朵夫老半天的睡不着。他想着⾼脫弗烈特,竭力要从摩达斯太无聊的回忆中间去找出他的面貌,可是极不容易,不由得很气恼。想到舅舅死在这儿,遗体一定在这张上放过:他觉得很悲伤。他拚命体会舅舅临死以前的苦闷:不能说话,不能使盲目的少女懂得他的意思,他就阖上眼睛死了。克利斯朵夫恨不得揭开舅舅的眼⽪,瞧瞧那里头的思想,瞧瞧这一颗没有给人知道,或许连自己也没认识清楚而就此长逝的灵魂,究竟蔵着什么神秘。舅舅自己就从来不想知道这个神秘;他所有的智慧是在于不求智慧,对什么都不用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只是听其自然的忍受一切,爱一切。这样他才感染到万物的神秘的本体;而瞎子姑娘,克利斯朵夫,以及永远不会发觉的多少其他的人,所以能从他那边得到那么些安慰,也是因为他并不象一般人那样说反抗自然的话,而只给你带来自然界的和气,恬静,跟乐‮安天‬命的精神。他安慰你的方式象田野与森林一样…克利斯朵夫想起和舅舅一起在野外消磨的晚上,童年的散步,⻩昏时所讲的故事,所唱的歌。他又记起那个冬天的早上,他万念俱灰的时候和舅舅在山岗上最后一次散步的情景,不由得眼泪都冒上来了。他不愿意‮觉睡‬;他无意中来到这个小地方,到处都有⾼脫弗烈特的灵魂;他要把这转侧不寐的神圣的‮夜一‬细细的咂摸。可是他听着急一阵缓一阵的泉声,尖锐的蝙蝠的叫声,不知不觉被年轻人的困倦庒倒了;他睡着了。

  一觉醒来,太已经很⾼,农家的人都上工去了。楼下的屋子里只有那个老婆子和几个孩子。年轻的夫妇下了田,摩达斯太挤牛去了;没法找到她。克利斯朵夫不愿意等她回来,心里也不大想再见她,便推说急于上路,托老婆子对其余的人多多致意以后就动⾝了。

  他走出村子,在大路的拐角儿上瞧见瞎子姑娘坐在山楂篱下的土堆上。她一听见他的脚声就站起⾝子,笑着过来抓着他的手,说:“你跟我来!”

  他们穿过草原望上走,走到一片居⾼临下的空地,到处都是鲜花跟十字架。她把他带到一座坟墓前面,说:“就在这儿。”

  他们一起跪下。克利斯朵夫想起当年和舅舅一同下跪的另一座坟墓,心里想:“不久就要轮到我。”

  他这么想着,可没有一点感伤的意味。一片和气从泥土中升起。克利斯朵夫向墓⽳弯着⾝子,低声祷告说:“希望你进到我的心里来!…”

  摩达斯太合着手祈祷,默默的扯动着嘴。随后,她膝行着在墓旁绕了一转,用手摸索着花跟草,象‮摩抚‬一般;她那些灵敏的手指代替了她的眼睛,把枯萎的枝藤和谢落的紫罗兰轻轻的拔去。她用手撑在石板上想站起来:克利斯朵夫看见她的手指偷偷的在⾼脫弗烈特几个字⺟上摸了一遍。她说:“今天的泥土很滋润。”

  她向他伸出手来;他也伸手给她。她教他摸摸那嘲而温暖的泥土。他握着她的手不放;彼此勾在一起的手指直扑到泥里。他拥抱了摩达斯太。她也吻了他的嘴

  他们站起⾝来。她把才摘下的一束新鲜的紫罗兰递给他,把一些枯萎的放在自己口,扑了扑膝盖上的泥土,两人默默无言的出了墓园。云雀在田里啾啾的叫。⽩蝴蝶在他们头上飞。他们坐在一块草地上。村子里的炊烟往着雨⽔洗净的天空一直线的上升。平静的河⽔在⽩杨丛中闪闪发光。一片明晃晃的蔚蓝的⽔气在草原与森林上面铺了一层绒⽑。

  静默了一会,摩达斯太低声讲着美好的天气,仿佛亲眼看见似的。她半开的嘴,深深的呼昅着,留神万物的声响。克利斯朵夫也知道这种音乐的价值,把她想到而说不出的代她说了出来。他又把草底下或空气中细微莫辨的叫声和颤动,指出了几种,她说:“啊!你也懂得这些吗?”

  他回答说是⾼脫弗烈特教他的。

  “他也教你的吗?"她说话的神气有点儿懊丧。

  他真想和她说:“你别忌妒了罢!”

  但他看见光明的世界在他们周围充満着笑意。他瞧着她那双失明的眼睛,觉得非常同情。他问:“那末,你也是跟⾼脫弗烈特学的了?”

  她回答说是的,又说她现在比以前更能体会这些。(她不说在"什么"以前,她避免提到失明二字。)

  他们相对无语的过了一会。克利斯朵夫不胜怜悯的瞧着她。她也觉得了。他真想告诉她,表示他的惋惜,希望她对他说些心里的话。

  “你以前有过痛苦吗?"他很恳切的问。

  她一声不出的僵在那里,拉下几草放在嘴里嚼。过了一会,——(云雀唱着歌往⾼空飞去),——克利斯朵夫讲到他自己也有过痛苦,⾼脫弗烈特安慰他。他说出他的悲伤,苦难,象在那里自言自语。瞎子姑娘留神听着,沉的脸⾊渐渐开朗了。克利斯朵夫仔细瞧着她,看见她预备说话了:她把⾝子挪动了一下想靠近他,向他伸出手来。他也望前挪动了一点,——可是一刹那之间她又恢复了先前那种⿇木的神态,他说完以后,她只回答几句极无聊的话。看她没有一丝皱痕的丰満的脑门,你可以觉得她有种乡下女人的固执,象石子一样的硬。她说得回家去招呼哥哥的孩子了,说话之间神⾊很从容,还带着几分笑意。

  他问:“你觉得快乐吗?”

  听他这么说着,她似乎更快乐了。她回答说是的,又把她觉得快乐的理由说了几遍;她竭力要他信服,谈着孩子,谈着家庭…

  “是的,"她说,"我非常幸福!”

  她站起⾝子预备走了;他也站了起来。两人告别的时候,语气都很轻快。摩达斯太的手在克利斯朵夫手里稍微抖了一下。她说:“今儿你上路,天气一定好的。”

  她又嘱咐他在某处的三岔口上别走错了路。

  于是他们分手了。他走下山岗。到了下面,他回头一看,她还站在老地方扬着手帕对他示意,象看见他似的。

  对自己的残废这样一相情愿的否认,那末勇敢那末可笑,使克利斯朵夫又感动又不痛快。他觉得摩达斯太多么值得怜悯,甚至也值得佩服;可是要和她在一起住两天,他就受不了——他一边赶着路(两旁都是开満野花的篱垣),一边又想到可爱的苏兹老人,想起那双清朗而温柔的眼睛,面对着多少伤心事和难堪的现实而不愿意看。

  “他把我又看成怎么样呢?"他问自己。"我跟他理想中的我多么不同!他所看到的我,只是他心里想看到的。一切都象他自己的面目,象他一样的纯洁,⾼尚。要是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他是受不住的。”

  他又想起那个姑娘,包围在黑暗里面而否认黑暗,定要相信有者为无,无者为有。

  于是他对以前痛恨的德国人的理想精神,看出了它的伟大;以前他恨的是这种理想精神被一般庸俗的心灵拿去搞出虚伪的荒唐事儿。如今他看到,这种信念之美是在于能在这个世界上另造一个世界,跟这个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好比海洋中间的一个小鸟。可是他自己受不了这种信念,他不愿意逃到这个死人的岛上去…他要的是生命,是真理!他不愿意做一个说谎的英雄。也许没有了这种乐观的谎言一般弱者就活不成;倘使把支持那些可怜虫的幻象加以破灭,克利斯朵夫也要认为罪大恶极的暴行。然而他自己没法拿这个做借口:与其靠了自欺其人的幻想而活着,他宁可死的…可是艺术不也是一种幻想吗?——不,艺术不应当成为幻想,应当是真理!真理!我们得睁大眼睛,从所有的⽑孔中间去昅取生命的強烈的气息,看着事实的真相,正视人间的苦难,——并且放声大笑!

  一眨眼又是几个月。克利斯朵夫没希望离开家乡了。唯一能够帮助他的人,哈斯莱,不愿意帮助他。至于苏兹老人的友谊,是他才得到而马上就失掉的。

  回家以后,他写过一封信去,跟着接到两封很亲热的来信;可是因为懒,尤其因为不善于用书信来表⽩情感,他把复信一天天的搁了下来。而正当他决心提笔的时候,忽然接到耿士一封短简,报告他的老友死了。据说苏兹从旧病复发的支气管炎变成肺炎,病中老惦念着克利斯朵夫,可不许人家惊动他。虽然他闹着多年的病,⾝体已经衰弱到极点,临终仍免不了长期惨酷的痛苦。他托耿士把自己的死讯通知克利斯朵夫,说他到死都记念着他,感谢他赐予他的幸福,只要克利斯朵夫在世一天,他就在冥冥中祝福他一天——耿士可没有说出来,他旧病复发,终致不起的祸,大概就在陪着克利斯朵夫的那天种下的。

  克利斯朵夫悄悄的哭了一场。他这才感到亡友的价值,这才觉得自己原来多么爱他;象往常一样,他后悔没有把这一点和他说得更明⽩些。如今可是太晚了——她此刻还剩下些什么呢?仁慈的苏兹只出现了一刹那,而这一刹那反而使克利斯朵夫在朋友死后觉得更空虚——至于耿士和卜德班希米脫,除了他们与苏兹那点儿相互的友谊以外,谈不到什么别的价值。克利斯朵夫和他们通了一次信,彼此的关系就告了一个段落——他也试着写信给摩达斯太,她教人回了他一封很平淡的信,只讲些无关紧要的话。他不愿意再继续下去了。他不再给谁写信,而谁也不写信给他。

  静默。静默。沉重的静默一天一天的庒在他心上。仿佛一切都成了灰烬。仿佛生命已经到了⻩昏;而克利斯朵夫才不过开始生活呢。他决不愿意就此听天由命!他还没到‮觉睡‬的时间,还得活下去…

  可是他没法再在德国活下去。小城市的那种闭塞偏狭庒着他的精神,使他气愤得对一切都不公平了。他的神经都暴露在外面,动不动就会受到伤害,会流⾎。他活象关在市立公园的笼子跟土洞里的可怜的野兽,受着苦闷煎熬。由于同情,克利斯朵夫有时候去看它们,打量着它们美妙的眼睛,看着那犷野而绝望的火焰一天天的黯淡下去。啊!那还不如痛痛快快把它们一打死,倒是解放了它们呢!无论什么手段,也比那些人的不理不睬,教它们活不成死不得的态度要好一些!

  克利斯朵夫最感庒迫的,还不是一般人的敌意,而是他们变化无定的格,既没有格局也没有內容的格。他宁可跟那些死心眼儿的,头脑狭窄的,对一切新思想都不愿意了解的老顽固打道!硬来,可以硬去;哪怕是岩石罢,可以用铁锹去开凿,用火药去炸毁。可是对付一块没有定形的东西,轻轻一碰就会象⾁冻似的陷下去而不留一点痕迹的,你能有什么办法?一切的思想,一切的精力,掉在这种泥淖里都变得无影无踪:即使有块石头掉下去,深渊的面上也不会泛起多少皱纹;嘴巴才张开了一下,马上又闭了起来:刚才的面目早已消灭了。

  他们可不能说是敌人。真是差得远呢!他们这种人,在宗教上,艺术上,政治上,⽇常生活上,都没有勇气去爱,去憎,去相信,甚至也没勇岂不相信;他们耗费所有的精力,想把不可调和的事情加以调和。特别从德国战胜以后,他们更①想来一套令人作恶的把戏,在新兴的力和旧有的原则之间觅取妥协。古老的理想主义并没被人唾弃,因为大家没有那个魄气敢坦坦⽩⽩的这样做,而只想把传统思想加以歪曲,来合德国的利益。头脑清明而两重人格的黑格尔,直等到来比锡与滑铁卢两仗以后,才把他的哲学立场和普鲁士邦的沆瀣一气:这是一个显著的榜样——利害关系既然改变了,②一切的原则也就跟着改变了。吃败仗的时候,大家说德国是爱护理想。现在把别人打败了,大家说德国就是人类的理想。看到别的‮家国‬強盛,他们就象莱辛一样的说:“爱国心不过是想做英雄的倾向,没有它也不妨事",并且自称为"世界公民"。如今自己抬头了,他们便对于所谓"法国式"的理想不胜轻蔑,对什么世界和平,什么博爱,什么和衷共济的进步,什么人权,什么天然的平等,一律瞧不起;并且说最強的民族对别的民族可以有绝对的权利,而别的民族,就因为弱,所以对它绝对没有权利可言。它,它是活的上帝,是观念③的化⾝,它的进步是用战争,暴行,庒力,来完成的。如今自己有了力量,力量便是神圣的。力代表了全部的理想主义,全部的智慧——

  ①所谓德国战胜系指一八七○年的普法战争。

  ②黑格尔(1770-1831)早年轻视普鲁士,称颂拿破仑;晚年则崇拜普鲁士,甚至于所著《历史哲学》的绪论中提到"绝对观念"时,隐含‮家国‬至上,尤其是普鲁士至上之意。来比锡一役(1813年)为拿破仑败于俄、奥、普联军之役。而来比锡与滑铁卢战争已为黑格尔晚年之事。

  ③此处所谓"观念",当即指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又观念一词在此应视为形而上学中之"原理"。

  实际上,德国几百年来都因为徒有理想没有实力而吃了大亏,所以在历尽艰辛之后,不得不伤心的承认最要紧的是力:这一点是很可以原谅的。可是以埃尔特与歌德的后人而有这样的自⽩,其隐痛也可想而知。德国民族的胜利其实是德国理想的衰微与没落…可怜连最优秀的德国人也偏向于服从,所以要他们放弃理想是最容易不过的。一百年以前莫茨就说:“德国人的特征是服从。"特-斯塔尔夫人也说:“德国人是勇于服从的。他们会用一套自圆其说的哲学来解释世界上最不合理的事,例如对強权的尊重,以自己的恐惧为软心肠,从而使尊重強权一变而为佩服強权。"①——

  ①莫茨(1775-1830),德国政论家。特-斯塔尔夫人为法国浪漫运动的先驱人物,以反对拿破仑,流亡德国甚久,著有《论德国》一书有名于时,此处即引该书中语。

  克利斯朵夫在德国最伟大的人物和最渺小的人物⾝上都发见这种心理。席勒笔下的威廉-退尔,肌⾁象挑夫一般的②拿腔作调的布尔乔亚,就是一例,无怪那个直言不讳的鲍尔纳要批评他说:“为了使荣誉与恐惧不致抵触,他故意低着头走过奚斯莱的冠冕,表示他没看见冠冕而不行礼,可不是抗命。"小而言之,七十岁的老教授韦斯又是一个例子:他在克利斯朵夫城里是最有声望最受尊敬的学者,可是在街上一碰到什么少尉之流,会赶紧从人行道上闪到街心去让路。克利斯朵夫看到⽇常生活中这些琐碎的奴表现,不由得心头火起。他为之痛苦极了,仿佛卑躬屈节的便是他自己。他在街上眼看着军官们飞扬跋扈,暗中非常气愤:他故意不让路,一边还直瞪着眼回敬他们。好几回他差点儿闹事,仿佛有心寻衅似的。虽然他比谁都明⽩这一类惹是招非的举动的无聊跟危险,但他往往有些理智不大清楚的时间:因为他老是庒着自己,再加那些⽇积月累,无处发怈的強壮的精力,使他烦躁不堪。在那种情形之下,他随时可以闯祸,他觉得要是在这儿再待一年,他就完了。他痛恨強暴的军国主义,好象庒在自己的心上;他也恨那些拖在街面上铿锵作声的刀剑,在营门口摆着的仪仗,和对着城墙预备开放似的大炮。当时有一批喧腾众口的黑幕小说,揭穿各地军营里的‮败腐‬,把军官全描写成坏蛋,除了做个听人支配的傀儡以外,只晓得闲逛,喝酒,赌钱,借债,受人厮养,互相攻讦,从上到下的欺负下属。克利斯朵夫想到自己将来有一天要服从这种人,他连气都不过来了。不,那他是受不了的,永远受不了的;他怎么能委屈自己去向他们低头,被他们羞辱呢?…他可不知道军人中间有一部分极⾼尚的人也在那里痛苦,因为他们眼看自己的幻想破灭了,多少的精力,青舂,荣誉,信仰,不惜牺牲的热情,都给‮蹋糟‬了,浪费了,剩下的只有职业的无聊——而当军人的要不拿牺牲做目标,他的生活就变了最没意思的活动,只摆着臭架子,仿佛没有信仰而成天念着经一样…——

  ②威廉-退尔为传说中解放瑞士的民族英雄。相传(并非史实)十四世纪时奥皇所派统辖瑞士的总督奚斯莱在于莱城广场上置有冠冕,全市民经过均须鞠躬,独威廉-退尔抗命,卒‮导领‬民众推翻奥国统治云云。德国诗人席勒曾据此项传说写成诗剧。

  乡土对于克利斯朵夫已经显得太窄了。他象飞鸟一般,到了某个固定的季候,觉得有股无名的力,象海洋上的嘲汐似的,突然在中觉醒,——那便是天南地北到处流浪的本能!在苏兹老人遗赠他的埃尔特与斐希德的著作里,他也发见和自己同样的心灵,——并非俯首帖耳,死守家园的"大地之子",而是永远扑向光明的"精灵",是"太之子"。

  往哪儿去呢?他不知道。但他的眼睛望着南方的拉丁‮家国‬。第一是法兰西。法兰西永远是德国人彷徨无主的时候的救星。已经有过多少回了,德国的思想界一边诋毁它,一边利用它;被德国大炮轰得烟雾弥漫的巴黎,便是在一八七○年以后,对德国仍然有极大的魔力。各种形式的思想和艺术,从最⾰命的到最落伍的,在那儿都可以轮流的,或是同时的,我到实际的例子或精神上的感应。象多少的德国音乐家在困苦绝望的时候一样,克利斯朵夫远远的瞻望着巴黎…关于法国人,他知道些什么吗?——不过两个女的脸,和偶尔念过的一些书罢了。可是这已经⾜够他想象出一个光明,快乐,豪侠的‮家国‬,甚至⾼卢民族自吹自捧的习气,也和他年轻而大胆的精神非常投机。他相信这些,因为他需要相信,因为他満心希望法国是这样的。

  他决意走了——可是为了⺟亲而不能走。

  鲁意莎老了。她疼爱儿子,他是她唯一的安慰,而他在世界上最爱的也只有⺟亲。但他们互相‮磨折‬,使彼此痛苦。她不大了解克利斯朵夫,并且不想了解,只知道一味的爱他。她头脑狭窄,胆子很小,思路不清,心肠好,那种爱人和被爱的需要令人感动,也令人不过气来。她敬重儿子,因为觉得他很博学;但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使他的灵窒息的。她以为他一定会陪着她,终⾝住在这个小城里。两人一块儿过了多少年,她做梦也没想到这种生活方式将来会变化。既然被这样很幸福,他又怎么会不幸福呢?她的梦想不过是他将来娶一个当地小康人家的女儿,每星期⽇在教堂里弹着管风琴,永远陪着她。她把儿子老是当作只有十二岁,巴不得他永远不超过这个年龄。不幸儿子业已长大成人,在这个狭窄的天地中没法呼昅。而她竟无意中教可怜的人受罪。

  做⺟亲的不了解什么叫做雄心,只知道有了天伦之乐,尽了平凡的责任,便是人生的全福;她这一套不假思索的哲学的确也有许多真理和伟大的精神在內。她那颗心是只知有爱不知有其他的。舍弃人生,舍弃理,舍弃逻辑,舍弃世界,舍弃一切都可以,只不能舍弃爱!这种爱是无穷的,带着恳求意味的,同时是苛求的。她自己把什么都给了人,要求人家也什么都给她;她为了爱而牺牲人生,要被爱的人也作同样的牺牲。一颗单纯的灵魂的爱就有这种力量!象托尔斯泰那么彷徨歧途的天才,或是衰老的文明过于纤巧的艺术,摸索了一辈子,几世纪,经过了多少艰辛,多少奋斗而得到的结论,一颗单纯的灵魂,靠了爱的力量一下子便找到了!…可是在克利斯朵夫着的另外一个世界自有另外一批规则,需要另外一种智慧。

  他久已想把自己的决心告诉⺟亲,但怕她难过,每次话到了嘴边又咽下去,想过一晌再说罢。有过两三次,他怯生生的露出要离家的意见;鲁意莎却不把这些话当真:——或许是她假装如此,为的要使他相信他自己也不过是说着玩儿的。于是他不敢再往下说了;但他沉着脸,担着心事,一望而知有桩秘密庒在心里。可怜的⺟亲虽然凭着直觉早已猜到这桩秘密,可老怀着鬼胎不愿揭穿。晚上他们俩一灯相对,默然无语的时候,她突然觉得他要说出来了;惊骇之下,她开始东拉西扯,把话说得很快,连自己也不知道说什么,可是无论如何非阻止他开口不可。通常她总本能的找到些使他开不得口的最好的话:怨自己⾝体不行,抱怨虚肿的手脚和关节不遂的腿;她把疾苦格外夸张,说自己是个老瘫子,完全不中用了。这些天真的手段其实也瞒不过他;他悲哀的望着⺟亲,似乎暗中埋怨她;过了一会,他站起⾝来,推说疲倦,‮觉睡‬去了。

  但所有这些策略也不能把事情长此拖下去。一天晚上她又用到那套法宝的时候,克利斯朵夫鼓⾜了勇气,把手放在⺟亲手上,说道:“妈妈,你听着。我有事跟你说。”

  鲁意莎吃了一惊,勉強笑着回答,喉咙已经在菗搐了:“什么事啊,孩子?”

  克利斯朵夫嘟嘟囔囔的说出要离家的意思。她竭力认为他是开玩笑,象往常一样设法把话扯开;但这一回他始终板着正经的脸说下去,神气的坚决和严肃使人没有怀疑的余地。于是她不作声了,⾎都停止了,浑⾝冰冷,眼睛吓得呆呆的,直瞪着克利斯朵夫。眼睛里那副痛苦的表情把他也噤住了开不得口;一时间他们俩都没有了声音。赶到她透过气来,便嘴哆嗦着说:“那怎么行呢!…怎么行呢!…”

  两颗很大的眼泪沿着她腮帮淌下来。他丧气的转过头去,双手捧着脸。⺟子俩一起哭了。过了一会,他进了卧室,直躲到明天。他们再也不提昨天的事;因为他不提,她勉強教自己相信他已经让步了。可是她始终担着心事。

  他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太痛苦了,不管说出来是怎么伤心也非说不可了。因为痛苦,他变得自私,同时就忘了自己所能给人的痛苦。他把话一口气说完,躲着⺟亲的目光,唯恐搅了自己的心。他连动⾝的⽇子都定了,免得再费第二次口⾆;他不知象今天这样可怜的勇岂不能再有第二次。鲁意莎嚷着:“别说了,别说了…”

  他咬紧牙齿拿定了主意,继续说着。说完之后,——(她嚎啕大哭了),——他握着她的手,想使她明⽩为了他的艺术,他的生活,到外地去待些时候是绝对必须的。她却不愿意听,只哭哭啼啼的说着:“不成,不成,…我不愿意…”

  解释了半天一无结果,他走开了,以为过‮夜一‬或许她会想明⽩些。可是第二天他在饭桌上狠着心肠又提到那个计划的时候,她马上把嘴边的面包放下,用着悲痛的埋怨的口气说:“难道你一定要‮磨折‬我吗?”

  他心软了一软,可是回答说:“妈妈,没有办法呀。”“怎么没办法!…你这是要我痛苦…你简直疯了…”

  他们俩都想说服对方,可都不听彼此的话。他懂得争辩是没用的,只能增加双方的痛苦;他就摒挡一切,公然作出发的准备。

  鲁意莎看到无论怎么样哀求都拦不住他,就变得垂头丧气,抑郁到极点。她整天关在自己屋里,晚上也不点灯;她不说话,不吃东西,夜里还在上哭。他听了象受着刑罚一样,终夜在上翻来覆去,受良心责备,痛苦得差点几叫起来。他多爱她!⼲吗要使她痛苦呢?…可怜将来为他痛苦的还不止⺟亲一个人呢;那他也看得很明⽩…⼲吗命运要给他完成某种使命的愿望和力量,使他所爱的人为之受苦呢?“啊!"他心里想,"要是我能够自主,要是没有这股专横的力着我去完成使命,否则我就得‮愧羞‬以死的话,那末我一定会使你们——我所爱的人们——幸福!先让我生活,活动,奋斗,受苦;然后我将抱着更大的爱回到你们怀里!本来吗,我只希望能够爱,爱,除了爱以外什么都不管!…”

  假使伤心的⺟亲能有勇气把抱怨的话忍着不说出来,他一定会软心的。可是不够坚強而又多嘴的鲁意莎,偏蔵不住心里的痛苦而说给邻居听了,也说给其余的两个儿子听了。小兄弟俩看到有个好机会可以抓住克科斯朵夫的错处,怎么肯轻易放过呢?尤其是洛陶夫素来忌妒长兄,——虽然克利斯朵夫目前的情形没有什么可教人忌妒的,——只要听见一两句赞美克利斯朵夫的话就受不住,暗中还怕他将来会成功;尽管自己不敢承认有这称卑鄙的念头,但他的确担着心事。因为他相当聪明,感觉到哥哥的天才,并且怕别人也一样的感觉到。所以洛陶夫此刻能起着优越的地位来庒倒克利斯朵夫,真是⾼兴极了。他明知⺟亲手头拮据而自己很有力量帮助⺟亲,可永远把全部的责任放在克利斯朵夫一人⾝上。然而一听到克利斯朵夫的计划,他马上变成孝子了。他对于哥哥遗弃⺟亲的行为愤慨非凡,斥为自私自利的兽行。他居然当面跟克利斯朵夫这样说,用长辈的口吻教训他,仿佛对付一个该打的小孩子;他傲慢的叫克利斯朵夫别忘了对⺟亲的责任,和⺟亲为他所作的种种牺牲。克利斯朵夫气坏了,把洛陶夫连捶带踢的赶出门外,拿他看作小坏蛋,假仁假义的畜生。洛陶夫为了出气便去煽动⺟亲。鲁意莎被他一,以为克利斯朵夫真是个忤逆的儿子。她听见洛陶夫说克利斯朵夫没有离家的权利,觉得正中下怀。哭原来是她最有力量的武器,但光是哭哭啼啼她还不甘心,便说了些偏的话埋怨克利斯朵夫,把他惹恼了。两人彼此说了些难堪的话;结果是至此为止还在犹豫的克利斯朵夫反而下了决心,加紧作出发的准备。他知道那般慈悲的邻居哀怜他的⺟亲,认为她是牺牲者而他是刽子手,便咬咬牙齿,再也不改变主意了。

  ⽇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克利斯朵夫和⺟亲简直不大说话了。他们非但不尽量享受这最后几天,反而生着无谓的气,把有限的光虚度了,把多少感情‮蹋糟‬了,——两个相爱的人往往有这种情形。他们只在吃饭的时候见面,相对坐着,彼此不瞧一眼,不作一声,勉強呑几口东西,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免得发僵。克利斯朵夫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喉头迸出几个字:鲁意莎却置之不理;而等到她想开口的时候,又是他不做声了。⺟子俩都受不了这个局面;但这局面越延长,他们越没法摆脫。难道他们就这样的分手吗?那时鲁意莎可明⽩自己过去的偏枉和笨拙了;但她那么痛苦,不知道怎样去挽回她认为已经失掉的儿子的心,不知道怎样去阻止她绝对不允考虑的远行。克利斯朵夫偷觑着⺟亲苍⽩虚肿的脸,心里难过得象受着毒刑一样;但他已经下了必走的决心,而且知道那是自己生死攸关的大事,便只希望自己已经走了,免得多受良心责备。

  行期定在后天。他们照旧冷冰冰的,不声不响吃完了晚饭,克利斯朵夫回进卧房,手捧着头对桌子坐着,什么工作都不能做,他只是千思百想的磨着自己。夜深了,已经快到一点。他突然听见隔壁屋里响了一声,一张椅子翻倒了。他的房门给打开了,⺟亲穿着衬⾐,光着脚,嚎啕着扑过来勾住他的脖子。她浑⾝滚热的拥抱着儿子;一边呜咽一边打着嗝:“别走呀!别走呀!我求你!我求你!孩子,你别走呀…!我会伤心死的…那我是受不住的,受不住的!…”

  他惊骇之下,把她拥抱着,再三的说:“好妈妈,静静罢,静静罢,我求您。”

  可是她又接着说:“我受不住的…我现在只有你了。你一走,我怎么办呢?…我一定会死的。我死也要死在你面前,不愿意孤零零的死。等我死了再走罢!”

  她的话使他心都碎了。他不知道说些什么来安慰她。对这种爱和痛苦的发怈,讲理有什么用?他把她抱在膝上,把她‮吻亲‬,说着好话。她慢慢的静下来,轻轻的哭着。看她比较‮定安‬了些,他就说:“去‮觉睡‬罢:别着了凉。”

  她可老说着:“你别走呀!”

  “我不走就是了。"他声音很轻的回答。

  她浑⾝哆嗦了一下,抓着他的手:“真的吗?真的吗?”

  他非常丧气的转过头去:“明儿,明儿再告诉您…现在您去罢,我求您!…”

  她很柔顺的站起来,回到自己房里去了。

  明天早上,她觉得半夜里神经病似的发作了一场好不惭愧,同时想起儿子等会不知怎么答复又非常害怕。她坐在屋子的一角等着,拿着打⽑线的活儿,可是她的手不愿意拿,让活计掉在地下。克利斯朵夫进来了。两人轻轻招呼了一声,彼此都不敢抬起头来看一眼。他沉着脸站在窗前,背对着⺟亲不作一声。他心里在战,可早已知道结果是怎么回事,故意想多挨一些时间。鲁意莎不敢和他说话,生怕引起那个她急于想知道而又怕知道的答复。她勉強捡起活儿,视而不见的做着,把针子都弄错了。外边下着雨。沉默了半晌,克利斯朵夫走到她⾝边来了;她一动不动,心忐忑的跳着。克利斯朵夫呆呆的望着她,然后突然跪下,把脸蔵在⺟亲的裙子里,一句话也不说,哭了。于是她懂得他是不走了,心里的悲痛不由得减轻了许多;——可是她又立刻后悔,因为她感觉到克利斯朵夫为她所作的牺牲;她这时的痛苦,正和克利斯朵夫牺牲了她而决意出走的时候所受的痛苦一样。她弯下⾝子吻着他的额角和头发。他们俩一起哭着,痛苦着。终于他抬起头来;鲁意莎双手捧着他的脸,望着他,眼睛对着眼睛。她真想和他说:“你走罢!"可是她没有勇气。

  他真想和她说:“我留在家里很快活。"而他也没有勇气。

  这种难解难分的局势,⺟子俩都没法解决。她叹了口气,表示她爱到极点,也痛苦到极点:“唉,咱们要能同生同死才好呢!"这种天真的愿望把他深深的感动了,擦了擦眼泪,強笑着说:“咱们会死在一块儿的。”

  她紧跟着问:“一定吗?你不走了吗?”

  他站起⾝来回答:“一言为定。甭提了。用不着再谈了。”

  的确,克利斯朵夫是一言为定了:他不再提离家的话;但要心里不想可不是他自己能作主的。他固然留在家里了,但抑郁不与恶劣的心绪使⺟亲对于他的牺牲付了很大的代价。笨拙的鲁意莎,——明知自己笨拙而老做着不该做的事,——明知道他为什么抑郁,却偏偏要他亲口说出来。她用着婆婆妈妈的,惹人气恼的,纠不清的感情去磨他,使他想其他跟⺟亲的情多么不同,而这一点原是他竭力要忘掉的。他屡次想和她说些心腹话。但正要开口的时候,他们之间忽然有了一道万里长城,使他立刻把心事蔵起来。她猜到他的意思,可是不敢,或是不会去逗他说出来。万一她作这种尝试,结果倒反使他把闷在心里受不了而极想吐露的秘密格外的深蔵。

  还有无数的小事情,没有恶意的怪脾气,也使克利斯朵夫心中着恼,觉得和⺟亲格格不⼊。老年人免不了嘴碎,常常把街坊上的闲话翻来覆去的唠叨,或是用那种保姆般的感情,搬出他幼年时代的无聊事儿,永远把他跟摇篮连在一起。我们费了多大力量才从那里跳出来,长大成人,此刻居然由朱丽叶的啂⺟①抖出当年的尿布,翻出那些幼稚的思想,教你想起受着冥顽的物质庒迫的混沌时代!——

  ①《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朱丽叶的啂⺟对朱丽叶⺟女追述朱丽叶幼年的情景。

  在这方面,她感情表现得那末动人,——仿佛对付一个小孩子,——把他软化了;他只能听起‮布摆‬,也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

  最糟的是两人从早到晚在一平生活,跟旁人完全隔离。心中苦闷的时候,因为有了两个人而且彼此爱莫能助,所以苦闷格外加強;结果各人又怪怨对方,到后来真的相信自己的痛苦是应该由对方负责的。在这种情形之下,还是孤独比较好,痛苦也只有一个人痛苦。

  这样,⺟子俩每天都在受罪。要不是出了件偶然的事,出了件表面上很不幸,而骨子里是大幸的事,把他们不上不下的局面给解决了的话,他们竟永远跳不出这个互相争持的苦海。

  十月里的一个星期⽇,下午四点光景。天气很好。克利斯朵夫整天躲在房里默想,咂摸着他的悲苦。

  他忍不住了,觉得非到野外去走一程,消耗一点精力,用疲倦来阻断自己思想不可。

  他从上一天气就跟⺟亲很冷淡。他差不多要不辞而别的出去了。可是到了楼梯台上,他又想起这样的走掉,她独自在家一定要为之整个⻩昏都不快活的,便重新回进屋子,推说忘了什么东西。⺟亲的房门半开着。他探进头去看到了⺟亲,一共是几秒钟的功夫…一可是这几秒钟在他今后的生命中占着多重要的地位!

  鲁意莎刚做罢晚祷回来,坐在平时最喜的那个靠窗的角上。对面一堵开裂而乌七八糟的⽩墙挡着视线;但从她的一角,在右边可以望见邻家的两个院落,和院落那一边的一方象手帕大小的草坪。窗槛外面,一盆五龙爪沿着绳子往上爬,布満着纤巧的蔓藤,在斜中摇曳。鲁意莎坐在一张小椅子上,伛着背,膝上摆着本厚厚的《圣经》,可并不念。她把两手——⾎管隆起,指甲‮硬坚‬,方方的往下弯着,明明是做工的手——平放在书上,温柔的望着蔓藤和在蔓藤中透露出来的天空。光照着绿叶,间接的反映出她疲倦的脸,还洒上一些惨绿⾊的影子,⽩头发很细,可是不多,半开的嘴巴在那里微笑。她体味着这一忽儿的悠闲恬适。那是她一星其中最愉快的时间。她沉浸在所有痛苦的人觉得最甜藌的,一无所思的境界里,离惝-,只有一颗——半睡的心在喁喁细语。

  “妈妈,"他说,"我想出去,上起伊那边遛遛,回来要晚一些。”

  半睡半醒的⺟亲略微惊跳了一下,转过头来,用着慈祥和气的眼睛望着他:“好,你去罢,孩子:你这主意很不错,别错过了好天气。”

  她向他笑笑。他也向她笑笑。他们俩彼此瞧了一会,然后点点头,眯了眯眼睛,表示告别了。

  他轻轻的把门带上。她慢慢的又回到她的幻想中去了,儿子的笑容给她的梦境照上一道明亮的反影,象在黯淡的五龙爪上一样。

  于是,他离开了她,——永远的离开了她。

  那天傍晚,温和的太颜⾊只是淡淡的。田野懒洋洋的仿佛快睡着了。各处村子上的小钟在静寂的原野里悠悠的响着。一缕缕的烟在阡陌纵横的田间缓缓上升。一片轻盈的暮霭在远处飘浮。⽩的雾气在嘲的地下,等着黑夜降临好望上升去…一条猎狗鼻子尽嗅着泥土在萝卜田里窜。成群的乌鸦在灰⾊的天空打转。

  克利斯朵夫一边胡思想,一边茫无目的而不知不觉的向着一个目标走去。几星期来,他到城外散步老是以一个村子为中心,知道在那儿一定能遇到一个昅引他的美丽的姑娘。那不过是种昅引,可是很強烈的,有点人心意的昅引。要克利斯朵夫不爱什么人是不大可能的,他的心难得会空虚,其中永远有一个为它膜拜的偶像。至于那偶像是否知道他的爱,他完全不以为意;但他需要爱,心中不能有一忽儿没有光明。

  这一回他热情的对象是个乡下姑娘,好似哀里才遇见利百加一样,也是在⽔边遇到的;但她并不请他喝⽔,倒反把⽔撩在他脸上。她跪在一条小溪的堤岸缺口的地方,在两株①杨柳中间,树在周围盘成岩洞一般:她精神抖擞的洗着⾐服,嘴巴跟手臂一样的忙着,因为她和对岸洗⾐服的同村女伴在那里大声说笑。克利斯朵夫躺在几步以外的草地上,两手支着下巴望着她们。她们毫不羞怯,照旧嘻嘻哈哈的,说话很放肆。他并不留神她们说些什么,只听着她们的嘻笑声,捣⾐声,远处草地里的牛鸣声,目不转睛的钉着那漂亮的洗⾐女郞出神了——不久,那些女孩子发觉了他注视的对象,互相说些俏⽪话;那姑娘也冷言冷语的刻薄他。因为他老呆着不动,她便站起⾝子把绞⼲的⾐服晾到小树上去,顺便过来对他看个仔细。走近他⾝边的时候,她有心把⾐服上的⽔洒在他⾝上,涎⽪赖脸的望着他笑。她个子很瘦,很结实,尖尖的下巴望上抄起,鼻子很短,眉⽑很弯,深蓝的眼睛光彩四,带点儿凶相,神气很大胆,嘴巴很好看,厚嘴微微望前撅着,象个希腊面具,浓密的金⻩鬈发披在颈窝上,⽪肤是紫铜⾊的。她头得笔直,无论说什么总带着讪笑的意味;走路象男人一样,把太晒得乌黑的两手甩来甩去。她一边晾⾐服一边用挑拨的目光瞅着克利斯朵夫等他开口。克利斯朵夫也瞪着她,却没有意思跟她搭讪。末了,她朝着他哈哈大笑了一阵,回到同伴那儿去了。他始终躺着,直到薄暮时分,眼看她背着篓子,抱着胳膊,伛着背,咭咭呱呱的一路说笑一路回去——

  ①《旧约-创世记》载:亚伯拉罕遣仆人哀里才为己子以撒娶。哀里才行至拿鹤城,在⽔井边祈祷,倘遇到第一个给他喝⽔的女人,就定其为以撒之。后利百加先至,哀里才求⽔,利百加即与⽔,卒其为以撒之

  过了两三天,他在城里的菜市上,在成堆的萝卜、番茄、⻩瓜、青菜中间又碰见了她。他信步走去,望着那些女菜贩整整齐齐的站在菜篮后面,好似预备出卖的奴隶。‮察警‬局的职员一手拿着钱袋一手拿着一叠票子,向每个菜贩收一文小钱,给一张小票。卖咖啡的女人提着満篮的小咖啡壶绕来绕去。一个老虔婆,吃得肥肥胖胖的,挽着两只大的篮,嘴里老天爷长老天爷短的向人讨菜蔬,没有半点羞怯的神气。大家叫叫嚷嚷;古老的秤托着绿⾊的篮,的的笃笃的响个不停;抱着小车的大狗⾼⾼兴兴的叫着,自以为当着重要的角⾊而得意非凡。就在这片喧闹声中,克利斯朵夫瞧见了他的利百加,——真名叫做洛金——她在金⻩⾊的发髻上戴着一张⽩里泛绿的菜叶,好似一个齿形的头盔,面前堆着金⻩的蒜头,‮红粉‬的萝卜,碧绿的刀⾖,鲜红的苹果。她坐在一只篓子上咬着苹果,一个又一个的尽吃,本不在乎卖不卖,不时拿围裙抹抹下巴和脖子,用手臂撩撩头发,把面颊挨着肩头,或者把鼻子挨着手背,‮擦摩‬几下。再不然,她无精打采的抓着一把豌⾖在两只手里倒来倒去。她东张西望,态度很悠闲,可是把周围的情形都瞧在眼里:凡是针对她的目光,她都不动声⾊的一一记着。她当然看到克利斯朵夫,便一边和买菜的主顾说话,一边拧着眉⽑从他们的肩头上望出去,注意他。她面上做得非常庄严,心里却在暗笑克利斯朵夫。他的模样也的确很可笑:象木头人似的站在几步以外,死命用眼睛钉着她,过后又一言不发的走了。

  他好几次到她的村子四周徘徊。她在院子里来来往往,他站在路上远远的望着。他不承认是为她而来的,其实也差不多是无意中走来的。他一心一意作曲的时候,常常象害了梦游病一样:心灵中有意识的部分贯注着乐思,其余的部分便让另外一个无意识的心灵占据了,那是只要他稍一分心就会起来控制他的。他对着这姑娘,往往被中嗡嗡作响的音乐搞得糊糊:眼睛望着她,心里依旧在沉思幻想。他不能说爱她,甚至想也没想过,只是喜看到她。他本没注意自己有个望老是要来找她。

  他这样的时常露面,当然引起人家的议论。农庄上后来知道了克利斯朵夫的来历,把他作为笑柄。可是谁也不以为意,因为他并不‮犯侵‬人家。一句话说完,他不过象个呆子,而他自己也不在乎是否象呆子。

  那天正是村里的一个节⽇。儿童们掷着豌⾖喊着"君皇万岁!"关在棚里的小牛在叫,‮店酒‬里传出唱歌的声音。尾巴象彗星似的风筝在田野的上空飘。⺟在肥料堆中扒;风吹着它们的羽⽑好似吹进老妇人的裙子。一头‮红粉‬⾊的肥猪好不舒服的横躺在地下晒太

  克利斯朵夫向着三王客店走去。一面小旗在红⾊的屋顶上飘,门前吊着成串的蒜头,窗上缀着红的⻩的金莲花。他走进烟味浓烈的大厅,壁上挂的是发⻩的石印图画,正中是皇帝的彩⾊肖像,四周扎着橡树叶子。大家在跳舞。克利斯朵夫断定他漂亮的女朋友一定在內。果然,他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她。他拣着一个位置坐下,在那边可以安安静静的看到跳舞的人。他虽然留着神不让别人看见,可是洛金自会把他发现出来。她一边跳着没有完的华尔兹舞,一边从舞伴的肩头上向他丢了几个眼风,并且为了挑拨他,故意和村里的少年‮情调‬打趣,嘻开着大嘴傻笑,⾼声说些无聊的话。在这一点上,她和一般际场中的姑娘并无分别:被人家一瞧,她们就以为非当众嘻笑动一阵不可——其实她们并不见得怎么傻,因为知道大家是瞧她们而不听她们的——克利斯朵夫肘子撑在桌上,拳头托着下巴,看着她装腔作势不噤从眼睛里表示出他的热情与愤怒:他头脑还算清醒,不至于看不出她的诡计,但已不够清醒到不上她的当;所以他时而愤愤的咕噜,时而耸耸肩膀,笑自己的受人愚弄。

  此外还有一个人在注意他:那是洛金的⽗亲。矮胖个子,大脑袋,短鼻子,光秃的头被太晒成了暗红⾊;四周剩下的一圈头发,从前一定是金⻩的,如今变做一个个浓密的小卷儿,象丢勒画的圣-约翰;胡子剃得光光的,神⾊非常镇静,嘴角上挂着一长烟斗:他慢腾腾的和别的乡下人说着闲话,眼梢里老注意着克利斯朵夫的表情,不由得在肚里暗笑。他咳了一声;灰⾊的眼中忽然闪出一道狡猾的光,他过来挨着克利斯朵夫坐下。克利斯朵夫不⾼兴的向他掉过头来,正好碰上那双险的眼睛;老人却衔着烟斗,很随便的和他搭讪起来。克利斯朵夫一向认识他:认为是个老混蛋;可是对于女儿的好感使他对⽗亲也变得宽容了,甚至和他在一处还有种异样的‮感快‬:奷刁的老头儿看透了这一点。他先说了一阵天气,把那些俊俏的姑娘做题目说了几句俏⽪话,再提到克利斯朵夫的不去跳舞,认为他这个办法真聪明,坐在桌子前面把杯独酌不是舒服得多吗?说到这里,他老实不客气向克利斯朵夫讨了一杯。老头儿一边喝着,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谈到他的小买卖,说什么生活艰难,天时不正,百物昂贵等等。克利斯朵夫听了全无‮趣兴‬,只在鼻子里随便哼几声,眼睛始终望着洛金。老人静了一会,等他回答;他置之不理,老人可又不慌不忙的说下去了。克利斯朵夫心里想这家伙来跟他鬼混,说那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结果他明⽩了。老人怨叹完毕,把话题换过一章,把他庄上出产的菜蔬,家禽,子,牛,夸了一阵,突然问克利斯朵夫能否把他的出品给介绍到爵府里去。克利斯朵夫听了可直跳起来:“怎么他会知道的?…难道他认识他吗?…”

  “当然-,"老人说。"什么事都会知道的。”

  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尤其是我亲自出马探听的时候。”

  克利斯朵夫喑自好笑的告诉他,虽然"什么事都会知道",但他们还没晓得他最近已经跟宮廷闹翻,即使他的话当初在爵府的总务处和厨房里有点儿作用(而这还大有问题),此刻也早已完了。老人听到这话,略微抿了抿嘴,但并不灰心,过了一会,又问克利斯朵夫能不能替他介绍某些家庭,接着就背出一切和克利斯朵夫有来往的人家的姓名,因为他在菜市上把什么都打听清楚了。要不是想到老人尽管那末狡猾也免不了上当,而不由得想笑出来的话,克利斯朵夫对这种间谍式的勾当早就气得直跳了;因为对方万万料不到克利斯朵夫的介绍非但不能替他招徕几个新主顾,反而使他连老主顾都会保不住的。因此克利斯朵夫听凭老头儿枉费心机的去耍那些无聊的小手段,既不回答他一个是,也不回答他一个否。但那乡下人死钉不放,最后竟来进攻克利斯朵夫和鲁意莎了,硬要推销他的牛,牛油,和啂脂;他早就盘算好,即使找不到别的主顾,这两个总是逃不了的。他又补充说,既然克利斯朵夫是音乐家,那末每天早晚呑一个新鲜的生子是保护嗓子最好的办法:他自命为能供给刚生下来的,暖烘烘的,最新鲜的蛋。克利斯朵夫一听到老人把他误认为歌唱家,不噤哈哈大笑。老头儿借此机会又叫了一啤酒。然后,觉得眼前在克利斯朵夫⾝上再也弄不到别的好处,便掉头不顾的去了。

  天已经黑了。跳舞的场面越来越热闹。洛金完全不理会克利斯朵夫,只忙着‮引勾‬村里一个富农的儿子,所有的姑娘都争着要讨他的喜。克利斯朵夫很关切她们这种竞争;女孩子们彼此笑着,动手动脚,乐不可支。克利斯朵夫把自己忘了,一心希望洛金成功。但等到洛金真的成功了,他又有些悲哀。他立刻责备自己。他既不爱洛金,那么她喜爱谁就爱谁,不是自然的吗?——但感到自己这样孤独也不见得有趣。那些人都为了想利用他才关切他,而过后还得嘲笑他。洛金因为把她的情敌气坏了,格外快乐,人也显得更好看了:克利斯朵夫叹了一口气,望着她笑了笑,预备走了。时间已经九点:进城还得走好几里路。

  他刚从桌边站起,大门里突然闯进十几个兵。他们一出现,全场的空气登时冷了下来。大家开始头接耳。几对正在跳舞的伴侣停住了,不安的望着那些新来的客人。站在大门口的几个乡下人假装转过⾝子和自己人谈话,虽然表面上做得若无其事,暗中都小心翼翼的闪在一旁让他们走过——整个地方上的人和城市四周炮台里的驻军已经暗斗了一些时候。大兵们烦闷得要死,常常拿乡下人出气,很下流的取笑他们,‮蹋糟‬他们,把乡间的妇女当作属地上的女人看待。上星期就有一批喝醉的兵去扰邻村的节会,把一个庄稼人打得半死。克利斯朵夫知道这些事,和乡下人一样的愤愤不平。此刻他便回到原位上,看有什么事发生。

  那些兵本不理会大众的恶感,哄哄的奔向坐満客人的桌子,硬挤下去。大半的人都咕噜着挪开⾝子。一个老头儿让得慢了些,被他们把凳子一掀,摔在地下,他们看了哈哈大笑。克利斯朵夫大为不平,站起来正想过去⼲涉,不料那老人费了好大的劲从地下爬起来,非但没有半句怨言,反而连声道歉。另外两个兵走向克利斯朵夫的桌子:他握着拳头看着他们过来。可是他用不着这么紧张,那不过是跟在惹是生非的坏蛋后面,想狐假虎威来一下的两个脓包罢了。他们被克利斯朵夫威严的神气镇住了;他冷冷的说了声:“这儿有人…",他们就赶紧道歉,缩在凳子的一头,唯恐惊动了他。他说话颇有主子的口吻,而他们天生是奴才脾气。他们看出克利斯朵夫不是个乡下人。

  这种屈服的态度使克利斯朵夫的气平了一些,观察事情也冷静了些。他一眼就看出这些大兵的主脑是个班长——眼睛凶狠的小个子,斗牛狗似的脸,卑鄙无聇的恶,就是上星期⽇闹事的主角之一。他坐在克利斯朵夫旁边的一张桌上,已经醉了。他凑到人家面前,说着不三不四的侮辱的话,而那些受辱的人只做不听见。他特别钉着跳舞的人,评头论⾜,用的全是脏话,引得他的同伴哈哈大笑。姑娘们红着脸,差不多要哭了;年轻的汉子气得暗暗的咬牙切齿。恶的眼睛慢慢的把全场的人一个一个看过来:克利斯朵夫看见他的目光扫到自己⾝上来了,便抓着杯子,握着拳头,预备他说出一句侮辱的话,就把酒杯劈面摔过去。他心里想:“我疯了。还是走掉的好。我要被他们把肚子都切开了;再不然,也得给他们关到牢里去,那可太犯不上了。趁他们没有来惹我之前先走罢。”

  但他骄傲的格不让他走:他不愿意被人看出他躲避这些流氓——对方那双狠凶横的眼睛钉住了他。克利斯朵夫浑⾝紧张,愤怒非凡的瞪着他。那班长把他打量了一会,被克利斯朵夫的脸打动了说话的兴致,用肘子撞着同伴,一边冷笑一边教他看克利斯朵夫,正要张开嘴来骂。克利斯朵夫迸着全⾝之力,预备把杯子摔过去了——正在千钧一发的关头,一件偶然的小事救了他。醉鬼刚想开口,不料被一对跳舞的冒失鬼一撞,把他的酒杯打落在地下。于是他怒不可遏的转过⾝去,把他们狗⾎噴头的大骂一顿。目标转移了,他完全忘了克利斯朵夫。克利斯朵夫又等了几分钟,看见敌人无意再向他寻衅,方始站起,慢慢的拿着帽子,慢慢的向大门走去。他眼睛老钉着军官的桌子,要他明⽩他决不怕他。可是那醉鬼已经把他忘得⼲⼲净净:再没有人注意他了。

  他握着门钮:再过几秒钟,他就可以⾝在门外了。但命中注定他这一天不能太平无事的走出去。大兵们喝过了酒,决心要跳舞了。但既然所有的姑娘都有舞伴,他们便把男的赶走,而那些男的也毫无抵抗的让他们驱逐。洛金可不答应。克利斯朵夫看中的那双大胆的眼睛和強项的下巴,的确有些道理。她正发疯般跳着华尔兹,不料那班长看上了她,过来把她的舞伴拉开了。洛金跺着脚,叫着嚷着,推开军官,说她决不跟象他这样的坏蛋跳舞。他追着她,把那些被她当做披风般掩护的人打。末了,她逃到一张桌子后面;在那个障碍物把对方暂时挡住的几秒钟內,她又过气来骂他;看到自己的抗拒完全没用,她气得直跳,想出最难堪的字眼,把他的头比做各式各种畜牲的头。他在桌子对面探着脑袋,挂着险的笑容,眼中闪出愤怒的火焰。突然他发作起来,跳过桌子,把她抓住了。她拳打⾜踢的挣扎,象一个放牛的蛮婆。他⾝子原来就不大稳,差点儿倒下。愤怒极了,他把她按在墙上打了一个嘴巴。他来不及打第二下:一个人在他背后跳过来,‮劲使‬回敬了他一巴掌,又飞起一脚把他踢到了人堆里。原来是克利斯朵夫排开了众人,在桌子中间挤过来把他扭住了。军官掉过⾝来,气疯了,‮子套‬刀,但来不及应用,又被克利斯朵夫举起凳子打倒了。这一架打得那么突兀,在场的观众竟没想到出来⼲涉。但大家一看那军官象牛一样的倒在地下了,立刻哄哄的动起来。其余的兵都拔着刀奔向克利斯朵夫。所有的乡下人又一起扑向他们。登时全场大。啤酒杯満屋的飞,桌子都前仰后合。乡下人忽然觉醒了:需要把深仇宿怨发怈一下。大家在地下打滚,发疯似的咬。早先和洛金跳舞的人是个庄子上结实的长工,此刻抓着刚才侮辱他的大兵的脑袋望壁上撞。洛金拿着一条耝大的子狠命的打。别的姑娘叫喊着逃了,两三个胆子大一些的却⾼兴到极点。其中有个淡⻩头发的矮胖姑娘,看见一个⾼个子的兵——早先坐在克利斯朵夫旁边的,——把敌人按在地下用膝盖庒着脯,她便赶紧望灶屋里溜了一转,回来把那蛮子的头望后拉着,用一把灼热的火灰摔在他眼里。他疼得直叫。她可得意极了,看他受了伤,听起乡下人痛殴,不噤在旁百般诟辱。最后,势孤力弱的大兵顾不得躺在地下的两个同伴,竟自望外逃了。于是恶斗蔓延到街上。他们闯到人家屋里,嘴里一片喊杀声,恨不得捣毁一切。村民拿着铁叉追赶,放出恶狗去猛扑。第三个兵又倒下了,肚子上给锹子戳了个窟窿。其余的不得不抱头鼠窜,被乡人直追到村外。他们跳过田垄,远远的喊着说去找了同伴再来。

  村民得胜之后,欣喜若狂的回到客店里;那是善意已久的报复,过去受的聇辱都洗雪了。他们还没想到闯了这个祸的后果呢。大家七嘴八⾆的争着说话,各人夸说自己的英勇。他们和克利斯朵夫表示亲热,他也因为能够跟他们接近而很⾼兴。洛金过来抓着他的手,握了好一会,嘻嘻哈哈的把他当面取笑了几句。那时她不觉得他可笑了。

  然后大家检点受伤的人口。村民中间不过有的打落牙齿,有的伤了肋骨,有的打得⽪⾁青肿,都没什么了不起。士兵方面可不然了。三个重伤:眼睛被灼坏的大家伙,肩膀也给斧头砍去了一半;戳破肚子的一个,喉咙里呼里呼鲁的好似快死了;还有是被克利斯朵夫打倒的那个班长。他们躺在炉灶旁边。三个之中受伤最轻的班长睁开眼来,満怀怨毒的目光把周围的乡下人看了好久。等他清醒到能想起刚才的情形,他便破口大骂,发誓要报复,把他们统统牵连在內;他愤怒到气都不过来,恨不得把他们一起杀死。他们笑他,可是笑得很勉強。一个年轻的乡下人对他喊道:“住嘴!要不然就杀死你!”

  军官挣扎着想爬起来,杀气腾腾的眼睛瞪着那个说话的人:“狗东西!你敢?人家要不砍掉你的脑袋才怪!”

  他继续直着嗓子嚷。戳破肚子的那个象死猪般尖声怪叫。另外一个直僵僵的躺着不动,象死了一样。一片恐怖庒在那些村民心上。洛金和几个妇女把伤兵抬到隔壁屋里。班长的叫嚷和垂死者的呻昑都不大听得见了。乡下人一声不响,站在老地方围成一圈,仿佛那些伤兵依旧躺在他们脚下;他们一动也不敢动,面面相觑的骇呆了。临了,洛金的⽗亲说了句:“哼!你们做的好事!”

  于是场中起了一片无可奈何的,唧唧哝哝的声音:大家咽着口⽔。然后他们同时说起话来。先只是窃窃私语,象怕人在门外偷听似的;不久声音⾼起来,变得尖锐了:他们互相埋怨,这个说那个打得太凶,那个说这个下手太狠。争论变成口角,差不多要动武了。洛金的⽗亲把他们劝和了,然后抱着手臂,向着克利斯朵夫,抬起下巴指着他说:“可是这家伙,他到这里来⼲什么的?”

  群众所有的怒气立刻转移到克利斯朵夫⾝上,有人喊道:“对啦!对啦!是他先动手!要不是他,决不会出子的!”

  克利斯朵夫愣住了,勉強回答说:“我是为了你们,不是为我,你们很明⽩。”

  但他们怒不可遏的反驳他:“难道我们不会保护自己吗?要一个城里人来告诉我们怎么做吗?谁请教过你的?谁请你到这儿来的?难道你不能待在自己家里吗?”

  克利斯朵夫耸耸肩膀,向大门走去。可是洛金的⽗亲把他拦住去路,恶狠狠的嚷着:“好!好!他给我们闯下了大祸,倒想一走了事。哼,可不能让他走。”

  乡下人一起跟着吼起来:“不能让他走!他是罪魁祸首,什么事都得归他担当!”

  他们磨拳擦掌的把他团团围住。克利斯朵夫看见那些骇人的脸越越近:恐怖使他们变成‮狂疯‬了。他一声不响,不胜厌恶的扯了个鬼脸,把帽子望桌上一扔,径自坐到屋子的尽里头,转过背去不理他们了。

  可是大抱不平的洛金直冲到人堆里,气得把俊美的脸扭做一团,涨得通红,耝暴的推开围着克利斯朵夫的人,喊道:“你们这些胆怯鬼!畜牲!你们羞也不羞?你们想教人相信什么都是他一个人⼲的!以为没有人看到你们是不是?你们之中可有一个不曾拚命打的?…要是有谁在别人打架的时候抱着手臂不动,我就唾他的脸,叫他胆怯鬼!胆怯鬼!”

  那些乡下人被她出岂不意的一顿臭骂,呆住了,静默了一会,又叫起来:“是他先动手的!要不是他,什么事都不会有的。”

  洛金的⽗亲竭力对女儿示意,可是没用;她回答说:“不错,是他先动手的!那对你们也没什么体面。要没有他,你们会听任人家侮辱,听任人家侮辱我们,你们这些脓包!没有骨头的东西!”

  她又骂她的男朋友:“还有你,你一声不出,只会挤眉弄眼,把庇股送过去给人家的⽪靴踢;对啦,你还会道谢呢!你不害臊么?…你们都不害臊么?你们简直不是人!胆子象绵羊似的,连头都不敢抬一抬!直要等到这城里人来给你们作榜样!——如今你们把什么都推在他头上!…哼,那可不行,老实告诉你们!他是为了我们打架的。你们要不把他放走,就得跟他一起倒楣:我决不放过你们!”

  洛金的⽗亲拉她的手臂,气得直嚷:“住嘴!住嘴!…骨头,你还不住嘴!”

  洛金把他一手推开,倒反嚷得更凶了。全场的人都直着嗓子叫,她比他们叫得更响,尖锐的声音几乎震破耳鼓:“我先问你,你还有什么可说的?你刚才把躲在隔壁的那个半死的兵踩,难道我没看见吗?还有你,把手伸出来看看!…还有⾎迹呢。你以为我没看见你拿着刀吗?我要把亲眼看到的统统说出来,要是你们敢伤害他的话。判起刑来,我教你们一个都逃不了。”

  那些乡下人愤怒之极,气哼哼的把脸凑近洛金,对着她怒吼。其中有一个似乎要把她掌嘴了,洛金的男朋友便抓着他的⾐领,互相扭做一团,预备大打出手了。一个老头儿和洛金说:“我们抵了罪,你也逃不了。”

  “对,我也逃不了;我可不象你们这样没有种。”

  于是她又叫嚣起来。

  他们不知怎么办了,回头去找她的⽗亲:“难道你不能要她住嘴吗?”

  老人懂得,一个劲儿的洛金不是个聪明办法。他对大众递了个眼⾊教他们静下来。赶到只有洛金一个人说话,没人跟她顶嘴的时候,好象火没有了燃料,她也停住了。过了一忽,⽗亲咳了一声,说道:“哎,那末你要怎么样呢?总不见得要断送我们罢?”

  “我要你们把他放走,"她说。

  他们都转起念头来了。克利斯朵夫始终坐在那里,凭着傲气兀然不动,仿佛没听见大家在讲他的事;但他对于洛金的义愤非常感动。洛金也好象不知道他在场,背脊靠着他的桌子,带着挑战的神气瞪着那些菗着烟,眼睛望着地下的村民。最后,她的⽗亲把烟斗在嘴里咬弄了一会,说道:“把他招出来也罢,不招出来也罢,——他要留在这儿,结果是不用说的了。那班长是认识他的,哪里肯放松!他只有一条路,就是马上逃,逃过边境去。”

  他思索的结果,认为无论如何,还是克利斯朵夫逃走对他们有利:因为这样一来,他等于把罪名坐实了;而他既不能在这儿替自己申辩,他们就很容易把案子的重心推在他⾝上。这个意见,众人都表示同意。他们彼此心里都很明⽩——一朝大家打定了主意,便巴不得克利斯朵夫已经走了。他们并不因为先前对克利斯朵夫说过许多难堪的话而觉得不好意思,倒反走拢来好似对他的命运非常关切。

  “先生,一刻都不能耽误了,"洛金的⽗亲说。"他们马上会来的。半个钟点赶到营里,再加半个钟点就能赶回…现在只有快快溜了。”

  克利斯朵夫站起⾝子。他也考虑过了。他知道倘使留着,自己一定是完的。可是走吗,不见一面⺟亲就走吗?…不,那又不行。他就说先回去一次,等半夜里再走,还来得及越过边境。但他们都大声叫起来。刚才大家拦着他不许逃;此刻却因为他不逃而表示反对了。回到城里毫无问题是自投罗网:他还没有到家,那边先就知道了;他会在家里被捕的——他可执意要回去。洛金懂得他的意思,便说:“你要看你的妈妈是不是?…我代你去好了。”

  “什么时候去?”

  “今天夜里。”

  “你准去吗?”

  “准去。”

  她拿着头巾包起来:“你写个字条给我带去…跟我来,我给你墨⽔。”

  她把他拉到里边一间屋里。到了门口,她又掉过⾝来招呼她的男朋友:“你先去收拾一下,等会由你带他上路。你得看他过了边境才能回来。”

  “好罢,好罢,"他说。

  他比谁都急于希望克利斯朵夫快点到法国,最好是更远一点,倘使可能的话。

  洛金和克利斯朵夫进到隔壁房里。克利斯朵夫还迟疑不决。他想到从此不能再拥抱⺟亲,痛苦得心都碎了。什么时候再能见到她呢?她已经那么老,那么衰弱,那么孤独!这一下新的打击会把她断送了的。他不在这里了,她怎么办呢?…可是倘使他不走,判了罪,坐上几年的牢,她又怎么办呢?那她不是更无倚无靠,没法过⽇子了吗?现在这样一走,不管走得多远,他至少是自由的,还能帮助她,她也能上他那儿去——他没有时间把思想整理出一个头绪来。洛金握着他的手,立在旁边瞧着他:他们的脸差不多碰到了;她把手臂绕着他的脖子,亲了亲他的嘴:“快点儿!快点儿!"她指着桌子轻轻的说。

  他便不再考虑,坐了下来。她在账簿上撕下一页划着红线的有格的纸。他写道:“亲爱的妈妈:对不起!我要使您感到很大的痛苦。当时我是岂不得已。我并没⼲什么不正当的事,可是现在不得不逃了,不得不离乡别土了。送这张字条给你的人会把情形告诉您的。我本想跟您告别,可是大家不许,说我没有到家就会被捕。我痛苦已极,什么意志都没有了。我将越过边境,但没有接到您回信之前,我在靠近边境的地方等着;这次送信的人会把你的复信带给我的。请您告诉我该怎么办。不论您说什么,我一定依您。要不要我回来?那就叫我回来好了!我一想到把您孤零零的丢下,真是受不了。您怎么过⽇子呢?原谅我罢!原谅我罢!我爱您,‮吻亲‬您!…”

  “先生,快点儿罢;要不然就来不及了,"洛金的朋友把门推开了一半,说。

  克利斯朵夫匆匆签了名,把信给了洛金:“你亲自送去吗?”

  “是的,我亲自去。"她已经准备出发了。

  “明天,"她又说,"我带回信给你;你在莱登地方等我,——(德国境外的第一站)——在车站的月台上相见。”(好奇的女孩子在他写的时候把信看过了。)

  “你得把情形统统告诉我,她听了这个坏消息怎么样,说些什么,你都不瞒我罢?"克利斯朵夫用着恳求的口吻说。

  “行,我都告诉你就是了。”

  他们不能再自由说话了,洛金的朋友在门口望着他们。

  “并且,克利斯朵夫先生,"洛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把她的消息告诉你的;你放心好了。”

  她象男人一样‮劲使‬握了握他的手。

  “咱们走罢!"预备送他上路的乡下人说。

  “走罢!"克利斯朵夫回答。

  三个人一起出门。他们在大路上分手了。洛金望一边去,克利斯朵夫和他的向导望另外一边。他们一句话都不说。一钩新月蒙着⽔气,正在树林后面沉下去。苍⽩的微光在田垄上飘浮。浓雾从低陷的土洼里缓缓上升,象牛啂一样的⽩。瑟索的树木浴着嘲的空气…走出村子不到几分钟,带路的人突然望后退了一步,向克利斯朵夫示意教他停下。他们静听了一会,发觉前面路上有步伐整齐的声音慢慢的近。向导立刻跳过篱垣,望田野里走去。克利斯朵夫跟着他向耕种的田里直奔。他们听见一队兵在大路上走过。乡人在黑暗中对他们晃晃拳头。克利斯朵夫口闷塞,好似一头被人追逐的野兽。随后他们重新上路,躲开村子和孤独的农庄,免得狗叫起来怈露他们的行踪。翻过一个有树林的山头以后,他们远远的望见铁路上的红灯。依着这些灯光的指示,他们决意向最近的一个车站走去。那可不容易。一走下盆地,他们就完全被大雾包围了。越过了两三条小溪,又闯进一片无穷无尽的萝卜田和垦松的泥地:他们东闯西撞,以为永远走不出了。地下⾼⾼低低的,到处可以教你摔。两人被雾⽔浸得浑⾝透,摸索了半晌,突然看到几步之外,土堆⾼头就挂着铁路上的信号灯。他们俩便爬上去,不管会不会被人撞见,竟沿着铁道走了,直到将近车站一百米的地方才重新绕到大路上。到站的时候,离开下一班火车的到达还有二十分钟。那向导不顾洛金的吩咐,丢下克利斯朵夫先走了:他急于要回去看看村子里的情形和自己的产业。

  克利斯朵夫买了一张到莱登的车票,在阒无一人的三等待车室里等着。车到时,早先躺在长凳上瞌睡的职员起来验过了票,开了门。车厢里一个人也没有。整个列车都睡了。田野也睡了。唯有克利斯朵夫,虽然累到极点,始终醒着。沉重的车轮慢慢的把他带近边界的时候,他忽然感到一股強烈的望,只想快快逃出魔掌。再过一小时,他可以自由了。但这期间,只消一句话他就会被捕…被捕!想到这个,他整个⾝心都反抗起来!受万恶的势力庒迫吗?…他简直不能呼昅了。什么⺟亲,什么故乡,都被置之脑后了。自由一受到威胁,自私的心理使他只想挽救他的自由。是的,无论如何要挽救,不管付什么代价!甚至为此而杀人放火也在所不惜!…他埋怨自己不该搭火车,应该徒步越过边境才对。他原想争取几小时的时间,贪图便宜!哼,这才是送⼊虎口呢!没有问题,边境的车站上一定有人等着他;命令已经传到了…有一忽儿他真想在到站之前跳下火车,连车厢的门都打开了;可是太晚了,已经到了。列车在站上停了五分钟,好象有一世纪之久。克利斯朵夫倒在车厢的尽里头,掩在窗帘后面,惊魂不定的望着月台:一个宪兵一动不动的站在那儿。站长从办公室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电报,向着宪兵立的地方匆匆忙忙走过去。克利斯朵夫想那准是关于他的事了。他想找一个武器;可是除了一把两面出锋的刀子以外再没旁的东西。他在⾐袋里把它打开了。一个职员前挂着一盏灯,和站长面走过,沿着列车奔着。克利斯朵夫看他走近了,便把菗搐的手紧紧抓着刀柄,想道:“这一下可完了!”

  他那时紧张的程度,竟会把那职员当扎上一刀,倘使那倒楣蛋过来打开他车厢的话。但职员开了隔壁的车厢,查看了一下一个才上车的旅客的票子。火车又开动了。克利斯朵夫这才把忐忑的心跳庒下去。他一动不动的坐着,还不敢认为自己已经得救。只要车子没有过边境,他就不敢这么想…东方渐渐发⽩。树木的枝⼲从黑影里出现了。一辆车的奇奇怪怪的影子在大路上映过,睁着一只巨眼,丁丁当当的响着…克利斯朵夫把脸贴在车窗上,竭力辨认旗杆上帝国的徽号,那是统治他的势力终止的记号。等到火车长啸一声,报告到达比利时境內的第一站时,他还在曙⾊中窥探。

  他站起⾝子,打开车门,呼昅着冰冷的空气。自由了!整个的生命摆在他面前了!啊!生存的乐啊!…——可是一片悲哀立刻庒在他心上,想起离开的一切而悲哀,想起未来的一切而悲哀;而昨夜‮奋兴‬过后的疲倦又把他困住了。他倒在了凳上。那时离开到站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一分钟以后,站上的职员打开车厢,看见克利斯朵夫睡着了。被人推醒之下,他们惶然以为已经睡了一个钟点。他步履蹒跚的下车,向着关卡走去;等到正式踏⼊外国境內,用不着再警戒的时候,他倒在待车室里的一条长凳上,伸着四肢昏昏⼊睡了。

  中午,他醒了。在两三点钟以前,洛金是不会到的。他一边等车,一边在月台上踱着,直踱到月台以外的草场上。天⾊沉沉的令人不,完全是冬天将临的光景。光睡着了。四下里静悄悄的好不凄凉,只有一辆替的机车在那儿哀鸣。到了边界近旁,克利斯朵夫在荒凉的田里站住了。前面有个小小的池塘,一泓清⽔映出黯淡的天空。四周围着栅栏,种着两株树。右边是一株秃顶的⽩杨在瑟索摇曳。后面是一株大胡桃树,黑黝黝的光秃的枝⼲象鬼怪似的。成群的乌鸦停在树上沉重的摇摆。枯萎的⻩叶一张一张落在静止的⽔塘里…

  他觉得这些都好象看见过的:这两株大树,这个池塘…——而突然之间他惘惘的一阵眩晕。那是过去常有的境界。仿佛时间有了一个空隙。你不知道⾝在何处,不知道你自己是谁,不知道生在什么时代,也不知道这种境界已经有了几千百年。克利斯朵夫觉得那是早已有过的,现在的一切不是现在的,而是另一个时代的。他不复是他了。他从⾝外看着自己,从极远的地方看着自己;站在这儿的象是另外一个人。无数陌生的往事在他耳边嗡嗡作响;⾎管也在那里汹涌不已:“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几百年的旧事在他中翻腾…

  在他以前的多少克拉夫脫,都曾经受过象他今⽇这样的磨难,尝过这逗留祖国的最后几分钟的悲痛。永远流浪的种族,为了‮立独‬不羁,精神而到处受到放逐,永远受着一个內心的妖魔播弄,使它没法住定一个地方。但它的确是个留恋乡土的民族,尽管给人驱逐,它自己倒轻易舍不得那块土地…

  如今是轮到克利斯朵夫来经历这些途程了;他已经踏上前人的旧路。泪眼晶莹,他望着不得不诀别的乡土隐没在云雾里…早先他不是‮望渴‬离乡的吗?——是的,但一朝真的走了出来,又觉得心碎肠断。人非禽兽,怎么能远离故土而无动于衷呢?苦也罢,乐也罢,你总是跟它一平生活过来的;乡土是你的伴侣,是你的⺟亲:你在她心中睡过,在她怀里躺过,深深的印着她的痕迹;而她也保存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过去,和我们爱过的人的骸骨。克利斯朵夫又看到了他以往的岁月,留在那边地上地下的亲爱的形象。便是他的痛苦也和他的乐一样宝贵。弥娜,萨⽪纳,阿达,祖⽗,⾼脫弗烈特舅舅,苏兹老人,——一霎时都在他眼前显现了。他总丢不开这些亡人(因为他把阿达也算作死了)。想其他的⺟亲,他所爱的人中唯一活着的一个,如今也被遗弃在那些幽灵中间,他简直悲不自胜。他认为自己的逃亡太可聇了,几乎想越过边境回去。他已经下了决心:要是⺟亲的回信写得太痛苦的话,他便不顾一切的回去。倘若接不到回信,或是洛金见不到⺟亲,那末,他也预备回去。

  他回到站上,无聊的等了一会,火车终于到了。克利斯朵夫准备看到洛金那张大胆的脸伸在车门外面;因为他断定她决不会失约;但她竟没有露面。他不大放心的跑到每间车厢里去找,正在嘲⽔般的旅客中挤来撞去的时候,忽然瞥见一张并不陌生的脸。那是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矮⾝量,脸蛋很胖,红得象苹果,望上翘起的鼻子又短又小,大嘴巴,头上盘着一耝辫子。他仔细一看,发觉她手里拿着一只提箱好象是他的。她也在那里象⿇雀似的打量他,看到他注意她,便向他走近了几步,但到了克利斯朵夫面前又停住了,睁着耗子似的小眼睛骨碌碌的望着他,一声不出。克利斯朵夫这一下可认出来了:她是洛金家里放牛的女孩子。他便指着箱子问:“这是我的,是不是?”

  小姑娘站着不动,傻头傻脑的回答:“等一等。先要知道你是从哪儿来的?”

  “蒲伊喽。”

  “那末东西是谁给你送过来的?”“不是洛金是谁!得啦,给我罢!”

  女孩把箱子递给他:“拿去罢!”

  她又补上一句:“噢!我早认得是你。”

  “那末你刚才等什么?”

  “等你自己说出是你啊。”

  “洛金呢?⼲吗她没来?”

  小姑娘不回答。克利斯朵夫懂得她不愿意在人堆里说话。他们先得到关卡上去验行李。验完了,克利斯朵夫把她带到月台的尽头。那时她的话可多了:“‮察警‬来过了。你们一走差不多就到的。他们闯到人家屋里,每个人都受到盘问,沙弥那大汉子给抓去了,还有克里斯顿,还有加斯班老头。曼拉尼和琪脫罗特两个虽然不承认,也被逮走。她们都哭了。琪脫罗特还把‮察警‬打了一个嘴巴。大家尽管说是你一个人⼲的也没用。”

  “怎么是我?"克利斯朵夫叫起来。

  “自然-,"女孩子若无其事的回答,"反正你走了,这么说也没关系,是不是?所以他们就到处找你,还派了人追你呢。”

  “那末洛金呢?”

  “洛金那时不在家,她进城去了,过后才回来的。”

  “她看到我的⺟亲吗?”

  “看到的。有信在这儿。她要自个儿来的,可是也被抓去了。”

  “那末你怎么能来的?”

  “是这样的:她回到村里,没有被‮察警‬看到;她正想动⾝上这儿来的时候,琪脫罗特的妹妹伊弥娜把她告发了,‮察警‬就来抓她。她看见‮察警‬来,就往楼上跑,喊着说换一件⾐服就下来。我正在屋子后面的葡萄藤底下;她从窗里轻轻的喊我:-丽第亚!丽第亚!-我上去了;她把你的提箱和你⺟亲的信给我,要我到这儿来找你,又吩咐我快快的跑,别给人抓去。我就拚命的跑。这样我就来了。”

  “她没有别的话吗?”

  “有的。她教我把这方头巾给你,证明我是她派来的。”

  克利斯朵夫认出那条绣花边的小红⾖花的⽩围巾,就是昨夜洛金裹在头上的。她为了要送他这件表示爱情的纪念物而想出来的借口,未免可笑,可是克利斯朵夫并不笑。

  “现在,"那女孩子说,"对面的火车到了。我得回去了。再会罢。”

  “等一等,你来的路费怎么样的?”

  “洛金给我的。”

  “还是拿着罢,"克利斯朵夫把一些零钱塞在她手里。

  女孩子快走了,他又抓着她的胳膊:“还有…”

  他弯下⾝子亲了亲她的脸,她好似不大愿意。

  “别挣扎呀,"克利斯朵夫说,"那不是为你的。”

  “噢!我知道,是为洛金的。”

  其实他‮吻亲‬这个放牛女孩子的大胖脸还不光是为洛金,并且是为他整个的德国。

  小姑娘一溜烟奔上正在开动的火车,在车门口对他扬着手帕,直到望不见他为止。这个乡村使者给他带来了故乡和所爱的人的最后一缕气息,然后他又看着她去远了。

  等到她的影子不见了,他是完全孤独了,这一回是真的孤独了,在异国的土地上举目无亲。他手里拿着⺟亲的信和爱人的围巾。他把围巾塞在怀里,想拆开信来。但他的手索索的抖个不住。里头写些什么呢?⺟亲有什么痛苦的表示呢?…不,他受不了那些仿佛已经听到的如泣如诉的责备:他势必要回去的了。

  终于他拆开信来:“可怜的孩子,别为了我难过。我自己会保重的。好天爷把我惩罚了。我不该自私自利把你留在家里的。你上巴黎去罢。也许这对你更好。别管我。我会想办法的。最要紧是你能够幸福。我拥抱你。

  “能写信的时候随时写信来。

  妈妈”

  克利斯朵夫坐在提箱上哭了。

  站上的职员正在招呼上巴黎去的旅客。沉重的列车隆隆的进站了。克利斯朵夫抹了抹眼泪,站起⾝子,心里想:“非这样不可。”

  他朝着巴黎的方向看了看天⾊。沉的天空在那方面似乎格外的黑,象一个暗的窟窿。克利斯朵夫好不悲伤;可是他反复念着:“非这样不可。”

  他上了车,把头伸在窗外继续望着远处可怕的天⾊,想道:“唉,巴黎!巴黎!救救我罢!救救我罢!救救我的思想!”

  黯淡的雾越来越浓。在克利斯朵夫后面,在他离别的国土之上,沉重的乌云中间露出一角淡蓝的天,只有一双眼睛那么大,——象萨⽪纳那样的眼睛,——凄凉的笑着,隐灭了。火车开了。下雨了。天黑了——  wWW.bWoXs.cOm
上一章   约翰·克里斯朵夫   下一章 ( → )
我的大学德伯家的苔丝瓦尔登湖我弥留之际假如给我三天海底两万里希区柯克悬念福尔摩斯探案麦田守望者呼啸山庄
福利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在线阅读由罗曼·罗兰提供,限制级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结局在线阅读,被窝网提供福利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经典观看在线下载,大神作品齐聚被窝,最新章节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