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在线阅读由午后方晴提供
被窝小说网
被窝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综合其它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乡村小说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好看的小说 娇凄出轨 山村风蓅 落难公主 蒾失娇凄 绝世风流 甜蜜家庭 校园邂逅 滛虐乐园 锦绣江山 都市后宮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被窝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作者:午后方晴 书号:38017  时间:2017/8/9  字数:8481 
上一章   第二百八十章 依(上)    下一章 ( → )
  赵祯一问为什么,正中司马光的下怀。宋朝论嘴巴功夫,最好的不是韩琦,也不是欧修,而是王安石与司马光,偏偏两人全部让郑朗拢在一起,天天在讨论,也是一种争,功夫更加了得。

  想对付此时的司马光,只有一个办法,学杜衍,什么不理,什么不睬,毕竟才是一个新进士,司马光就无辄了。

  陛下问了为什么,要回答的。从容答道:“陛下,还有数月时间,臣能不能问一声,陛下如何安置我先生?”

  能问的。

  做为大臣,赵祯时的大臣最快乐,可以随心所的谈话,而且只要不过份,赵祯从来不会生气。

  赵祯也老实的答道:“朕打算让他回京。”

  “陛下是好心,可回京后,就要争,就要斗,以如今先生的资历,年龄,背景,出⾝如何去争,去斗?”

  “为什么要争要斗?”

  “先生常说世间唯一的君子非乃是君子也,非是先生自己,乃是陛下,为何不敢承认庙堂上的事实?”

  你是君子,不当撒谎。

  赵祯也没打算撒谎,他又想了一下,苦笑起来。但这不是重点,又问道:“为何与天下有关?”

  “陛下,今年灾害不重矣。”

  赵祯不大好回答,死了好几万人,怎能说不重。但正是不重,人一死万事皆了,就怕人活着,要救要赈灾,要安排粮食民舍等等。范围也仅是在三州,所以前两次灾害让他焦头烂额,这次仅派人稍微赈济一下,难关就度过去。

  这话不能说出口的。

  “可万一有个大灾害,朝廷国库可积余乎?”

  赵祯还是不能答。

  稍稍太平两年,国库好转了。但再有象前几年那样的大灾害,国库依然不⾜。若连续的来上几年,惨了,又要系带。

  “万一项人谋如何?”

  “不会,前一段时间赵元昊请人供佛于五台山…”

  “怎么会?”

  “司马卿,吕卿,你们怎么啦?”

  “先生说过。”

  “他什么时候说过?”时间不对,这是今年二月份发生的事,才过去半个月,就算郑朗听到,信也不可能到京城来。

  “是前年说的,他说若我是李元昊,在谋反之前必然会派人托一个借口,比如供佛于五台山。朝中的大臣醉生梦死,必然不知,不但答应,还会派使臣做导护,沿途介绍山川地形,险要所在,这样一来北方一带所有地形必为项人掌握。怎会如此?”

  赵祯脸⾊一下子灰黑起来。

  事实正如此,不但准许,给了馆券,还命令使臣做引护。以至他疏忽了另一件事,郑朗说这句话时是在前年!

  “先生还说了,一旦元昊谋反,但我朝在项人中很有威信,有的人必然不服,率族众来投。只要我朝纳之,必然会有更多项人不愿意与我朝开战,率族众来投。项人內部会混,不会四分五裂,可是失去了凝聚力。李元昊原先只在夏州一带活动,后来呑并灵州、河西走廊,以及青海北部地区。部族繁多,人种不一。然而我朝未必会有人重视,为安抚李元昊,必然拒之。一拒李元昊会杀之立威,百姓无去路可投,只好随李元昊向我朝发难。陛下,你如何去做?”

  “他不会…”赵祯软弱地说:“前两年的宗哥河之战…”

  “陛下,吐蕃王城今在何处?”

  两人说的是前几年吐蕃与项人的一系列战争,吐蕃另一个权臣温逋奇突然发动政变,将唃厮啰突然关了起来。机会难得,李元昊派大将苏奴儿率领两万五千人出击猫牛城。结果全军覆没。李元昊怒不可遏,派人打听,唃厮啰是被关起来,可他在民间影响力太大,一个护卫连夜将他放出来,然后他站在老百姓面前,只是说了几句,老百姓立即万众响应,温逋奇垮台。

  李元昊不管,亲征猫牛城,打了一个多月没有攻城下,然后对城中百姓说,我们和平吧,不打了。城中百姓也相信了,城外已经葬送了三万五千项人,李元昊除了求和还能做什么?打开城门,抬来美酒,以及等待宰杀的耗牛,准备向天盟誓,结果李元昊带兵冲进城中,一个不留,全部屠。再下宗哥城,攻向青唐城。

  唃厮啰却不主动敌,将兵力集中在鄯州。李元昊率大军趟过宗哥河,又在浅⽔处留下标记,这是防止万一的,能迅速退回宗哥河。来到鄯州城下,开始攻打,谁知道鄯州城却成了加強版的猫牛城,鏖战了两百多天,李元昊只好撤兵。

  就在渡宗哥河时,不知道从哪里杀出来十几万的吐蕃军队。两百多天的鏖战,士气衰落到什么地步?李元昊只好先撤,撤到宗哥河对岸再说。然而该死的吐蕃人居然察觉到他的标记,还将标记挪到深⽔区域。这可是湟⽔,就是一千多年后还能淹死人的!

  一个个下去,一个个上来。下去的是活人,上来的是死人。李元昊惨败而归。

  然吐蕃人的老⽑病又发作,唃厮啰家庭‮裂分‬,连带着产生一系列的‮裂分‬。唃厮啰后娶一乔氏,生子曰董毡,他本人喜乔氏与董毡。前李立遵之女李氏带着两个儿子瞎毡与磨毡角逃向青唐城,在⾼原拥兵自重。为了自保,向仇敌李元昊示好。次子的首席幕僚甚至将女儿嫁给李元昊的儿子为,结成⾎⾁至亲。唃厮啰无可奈何,只好将都城从青唐城撤向西北的历精城。

  有的细节宋人不知道,但主要经过,宋朝君臣大多数很清楚。

  “朕知道了,”赵祯说道。

  他还不是想多惹事。

  谁叫宋朝的命苦,摊上这两个恶邻居。就象村中的无赖汉,又穷又是光,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来,能偷能抢能骗能拐,能不要脸,能软能硬,只好花钱买一份安。大不了太平州一年新增加的税务,⾜以将这两个穷邻居打发。

  知道郑朗心是好的,可赵祯不想开这个战例。

  并且一旦开战,契丹人会不会乘机发难?

  谁也说不清楚。

  对此司马光也不确定,说:“万一开战如何?如果‮家国‬能有充⾜的粮草,钱帛,心里面是不是更有底气?”

  “朕还是不明⽩。”

  “先生在地方上所做所为,不仅是两个州的变化,而是一种思路,比如太平州,大肆开圩,江东其他诸州府纷纷佼仿,一州不知,十几个州府一年会增加多少粮食,多少税务?这是江东。到了杭州是两浙,都是天下最富的所在。这两个地区一旦思路开阔,产生良变⾰,会给‮家国‬带来什么影响?岂不是天下?”

  原来是这个天下。

  赵祯沉昑一下,道:“让朕想一想,可你们以后要进朝为官,不可再称呼先生。”

  善意劝了一下。

  不算结,可公开场合称呼先生,不是很好。况且朝廷殿试之举,本来就是针对师生的,没有师生了,皆是天子门生。

  虽杜绝不了,在公开场合称呼,也不大好的。

  人退下。

  但赵祯让司马光与吕公著将这本新中庸留下来。

  这本温和的改良版中庸,让赵祯颇为欣赏。并且各州因为开圩出现了许多事。一是分配不均产生的,包括宣州池州,原先说好的,可分配时又产生分岐,即便一圩之內,有良田有次田,有影响的大户人家手一指,这块地是俺家的。东指一块,西指一块,进行切割。百姓再次不服。

  仅是一方面,还有各州各县缺钱少粮,去年是王随他们,于是手宽了宽,各州放粮贷与钱贷。不是我们要这样做的,太平州有这个先例。但放下去,有需‮救急‬得不到,有的不需要,可強行摊牌下去,放也要看人头,穷得象鬼一样,凭什么放给你?很类似后来王安石搞青苗法时出现的种种丑状。有的秋后归还,今年继续放,不要也得收利息。

  还有的直接将地契拿着投奔大户,给俺几个钱,俺带地做你的佃户。不然怎么办,没牛没粮没农具,这个地我没办法耕。

  更有者借着⾼利贷,秋后还了一还,老本归老本,不想要这个地。

  相反,郑朗所说的那两个才能低下的⻩知军与马知州,态度一直強硬,所圈五圩分配最为合理。

  可也不服,下面告黑状的人不计其数。

  希望这本书能给他们一些启迪。

  里面就有三篇太平州,专讲郑朗在太平州如何做的,包括未去太平州就在谋划,然后如何调解,如何安排等等。

  不过整个本也做一些变动,大纲后面就是三分,再到讲易,谋政,谋人,谋事,德利,太平州,师徒对答,天下。

  …

  坐在船上,崔娴疑惑地问道:“官人,能不能去杭州?”

  本来是想去苏杭,赵祯坚持让郑朗回京,使郑朗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改成秀明密,三州当中最想去的秀州,虽没有⻩埔江,也有密集的內河网络。明州过于疏远,密州虽好,到了北方,那一州都有得罪不起的大户,头痛万分的大户。

  不作为,无为而治,无所谓,一作为必有利益的纠纷,因此是最末一位。

  杭州也头痛,宋朝各种专营杭州都有,还有大户,毕竟这是南方重要的都市。

  然而其他条件跟了上去。

  奇怪的是杭州百姓自己在请官人前去杭州,听说几乎所有杭州百姓都在请愿书上签了名字,或者按了手印。这会减少官人的庒力。

  但是郑朗摇了‮头摇‬:“不知道。”

  不是杭州百姓想请就请的。

  没那么回事。

  上次来太平州,是自己岁数小,又坚持到地方,朝中的大臣也担心。自己在京城,与赵祯经常谈,最后如愿来到江南,来到太平州。

  但赵祯如真下诏书,让自己回京,或者到襄州其他地方担任太守,自己岂敢不从?

  主要是司马光岁数也小了,说话不管用。

  船只停在黑沙洲。

  另一艘也停过来,两艘船上的‮员官‬一起走下来,江⽔已起,浅浅一层江⽔拍打着堤岸。不过提前筑了江堤导致江沙进一步淤积,江堤外围的淤泥抬⾼了许多。

  顺着土阶登上堤,向里面看去。

  小麦与菜籽全部⻩了,低下沉甸甸的穗荚。

  严格说这是第四代种籽。

  杨察说道:“长得好。”

  他就是庐州人,离这里不是很远,看过庄稼。

  郑朗没有作声,也许在宋人眼中很好,在他眼中就没有一个庄稼让他认为好的。

  油菜亩产四石是不敢想,但两石总可以吧。然而这样的精耕细作,种子进化,也不过一百几十斤,产油大约能达到七八十斤,大圩里只能产油六十几斤。百姓开心万分。

  小麦六七石也不敢想,四石总可以吧。也不过三石略多一点,大田里两石到两石半。百姓也开心。

  但与原来相比,肯定是⾼产田,⾼产得不能再⾼产。

  郑朗道:“还远,最少十年进化,有可能要二十年时间进化,那时候产量才会惊人。这是做一个试点,若是好了,可以在‮国全‬推广。一旦‮国全‬用都用上优良的种籽,粮食危机会化解许多。”

  只能说化解许多,粮食越多,百姓数量越多,没法治!

  又说道:“当初我在设想时,就想到我要离任,万一有‮员官‬不好怎么办?投的钱不多,毕竟也是钱。所以宁肯补贴百姓,不用⾼价收购种子,与粮价相齐收购,就是不让利存在。否则百姓自己会以次充好,混淆种籽的质量。然后又以平价给百姓,道理一样,也是不让中间产生利益。否则官吏会強摊于百姓。”

  杨察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比如开圩,本来用意是好的,可四周的百姓哄成一团。

  皆是因为官吏执行时发生偏差导致。

  心悦诚服地说道:“郑知道,下一任官吏萧规曹随就行了。”

  “不是,我有一些事也留给了下任知州,一是城墙。没有城墙,这么大的城市终没有一个保障。”

  休说是太平年代,天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方腊呢,太平州变成这种光景,为什么要攻打杭州去,不如攻打太平州,有城墙多少可以挡一挡。咱不信史书,什么叫好,什么叫坏?

  甚至还有人为侬智⾼与李元昊喝彩。

  不管喝得对与不对,俺现在是宋人,就得替宋人着想。

  “喏。”

  “还有学堂,今年太平州省试居然全军皆墨,这是我这几年来疏忽文治的结果。但当时迫于无奈,全州建设,百姓忙碌,以后事情逐步定落下来,可以鼓励一下州学,甚至sī学。”

  “喏。”

  “还有外来人口。芜湖城中多是大户人家圈走地⽪,盖了许多房屋,为留住劳力,免费给他们居住。但这些房屋终不是这些劳力自己的,有一些百姓想自己盖房子,却没有地。眼前危机不大,长久下去,这个问题若不解决,也会⿇烦。中间需要大家坐下来协商解决,不能用強制手段,也不能太过软弱。这些劳动百姓,才是未来城市的主流。”

  “喏。”

  “就这三条,但城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以后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其实在待后面的事务,但朝廷诏书未下,郑朗去向未定,同样也未必是杨察接任。

  所以两人说得很含糊。

  人口确实在膨之中,四周新的纠纷,导致一些人口继续向太平州流动,不象以前那样‮烈猛‬,但在三月底户数增加到了五万一千户,继续在增涨。若象这样发展,杨察接手三年,六万户不是一个梦想。

  这是郑朗有意留下的一个缺。

  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

  有的是因为劳力问题,劳力这几年太紧张了。但有的是刻意留下来,给新知州讨一个好。否则他做得太満,新知州未必是来摘桃子的,摘得不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到处转了转,再次上船,返回芜湖城。

  就着蔗糖作坊,将各个大户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小会。

  大家陆续坐下。

  等坐好后,郑朗说道:“这几年辰光终于变好起来。”

  诸人感谢地一笑。

  “很多人奇怪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过很简单,中庸理事,学问创财。何为中庸,我写了一本书,那个似乎有些难懂。”

  诸人再次一笑,估计是有学问人看的,与自己肯定无关。

  “但说一个简单的比喻,就象一个大家庭一样,有六七个儿子,大儿子最好,二儿子其次,三儿子⽇子也能过,四儿子只是温,五儿子六儿子饭都吃不上。做⽗⺟的怎么办?只好将大儿子二儿子多挖一点,分给五儿子六儿子七儿子,可挖不能用強迫手段去挖。毕竟也是大儿子二儿子辛苦所得,智慧所得。”

  一起拍掌喝彩。这个比喻比得妙。

  “因此要劝,还要用一些手段,比如我圈圩之前不明说,只对你们说老实待哪,多少地多少劳力。结果你们肯定不愿意说出来的。这个地也就挖走了。我再用劳力分地,诸君有钱,却没有⾜够的劳力,又挖走了一部分。”

  诸人先是面面相觑,然后大笑。

  “我在中庸那本书中也说过,大家都是大宋子民,是兄弟姐妹。老百姓要求不⾼,有一口饭吃,不会冻死,有一个能遮风蔽雨的家,家不要大,可是他们自己的,不会莫明其妙被強拆走,一无所有,就心満意⾜了。连这个要求都实现不了,一个没有事,两个三个几千个几万几百万个,最后会成什么。结果老大‮二老‬皆会在这场暴风雨下一无所有。自己过得好起来,可以做一些善事,比如敬菩萨去,其实也是在敬菩萨。但怕你们不理解,毕竟当初分家时,大家都是差不多。后来因为勤劳,因为节约,因为智慧,慢慢使自己⽇子过得好起来。”

  “是啊,是啊。”说到这些大户人的心中。

  “我也在兼顾你们的心理感受,尽量给你们补偿。这叫两头兼顾,所以剥削你们一部分财富,你们不会生气。甚至会通过其他手段将这个财富弥补回来。这就是学问,何谓学问,实用的就是技术。为什么江南的丝绢不值钱,正是工艺落后。这一点你们深有体会。不但丝绢,铁铜药⾰⽟瓷茶等等,都是如此。但我是⽗⺟官,不是商人,只能带你们一个头,做一个示范。于是鼓励你们自己请⾼明的工匠回来。”

  大家恍然大悟,这使他们想起一件事。

  “四年快要过去,应当⽔落石出。今天说的事,是第一次说也是最后一次说。为什么我让你们请⾼明的工匠,有了⾼明工匠,你们作坊里所制的器物就会精美,卖得贵还能卖得多。你们卖得越多,太平州就越会繁荣。对你们有好处,对官府也有好处。”不说大道理,这些人论儒学也许没有几人精通,可一个个很精明,说实情。

  郑朗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道理虽然简单,可你们以前没有想过,于是我用一些jī励的政策jī烈,有的人做得很好,有的人做得普通,有的人只是看到别人去做自己才想起来去做。做得好的,看到收益,不但自己有了收益,也为太平州带来了收益。今天到了奖励的时刻。”

  这是他做的承诺,今天到了兑现的时候。

  但只是这一次。

  无他,公平耳。在他手中能做到很公平的奖励,但在其他官吏手中未必能做到,不一定所有官吏都是坏的,事实在言官的监督下,许多‮员官‬宁肯不作为,都不敢做得太过份。

  这也是郑朗对君子唯一不排斥的地方,那就是监督的力量,包括江东诸州,事情越闹越烈,将会有大批‮员官‬因此下台。

  但未必对这方面懂。

  至少不是他们所学的学问,他们学的孔孟之道也不会说这些。

  此次奖励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最终。

  于是宣读名单,最多的就是纺织作坊,有些人眼睛光长远,从一开始就派人学习,作坊中有一些织女工艺相当⾼明,在锦锈苑之外,他们也打出了品牌,还有两个铁作坊,一个剪刀作坊,一个琉璃作坊,以及其他五六个作坊,先后闯出一些名气,在周边颇有一些声望。

  但不是他们自己研究出的工艺,都是从外地请来的⾼明工匠,带着一群工匠,打出的名声。这些作坊符合当初郑朗制订的标准,先后减去一成到两成的税务。

  郑朗说完后,许多人捶顿⾜。

  知道请⾼明工匠的好处,然而宋朝⾼明工匠薪⽔太⾼了,一个个舍不得。

  然而这一项政策,⾜以保障工匠的薪酬,还提⾼了作坊制器的竞争力。

  现在后悔已晚。

  郑朗挥了一下手,让诸人安静下来,继续道:“亡羊补牢,未失之晚。纳税只是商税,诸君又能几何,即便减去一两份,也未必在诸君心头之上。我只是通过这个来告诉大家,学问与技术的重要,一个蔗糖作坊产生何等的利润,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好处。”

  格物致知说得空洞,但宋朝因为外在因素与內在因素的结果,对杂学不是很排斥,包括商业,有许多弊端,正是普及科学的好机会。

  郑朗说完离开。

  这一次聚会,基本是他最后一次聚会,也为他在太平州划上了一个句号。

  该做的也做了,不该做的留给了下一任。

  夏收到来。

  连同税务呈了上去。

  这是十分惊人的税务,粮食少了一些,仅二十万斛麦子,油类三万石,但后面的数字很惊人,二十二万匹精美的绢布,仅这项就值价近四十万贯。没有办法,钱不⾜,只好用绢来代替,还有二十四万多缗钱。还有十万缗钱与十万匹绢继续作两监的资本。

  这些税务与收⼊两税占的比例很少,蔗糖作坊盈利九十多万缗钱。朝廷分了三十多万缗钱,锦锈监盈利达到了二十多万缗钱,商税接近八万缗钱。其他的才是两税。

  结果呈上去,也将几位新宰相吓了一跳。

  太不可思议了。

  王昭明再次来到太平州。

  郑朗客气地将他进家中,心中忐忑不安,知道这次王昭明前来,不是为了太平州的事,而是为了他的安排。

  崔娴也紧张的包着女儿看着王昭明。一开始环儿还想回京城的,京城大,热闹,气候也适宜,不象南方到了夏天有那么热。但经过郑朗分析,才知道回京城不是好事,除了争吵,将会一事无成。相反呆在地方,多磨练几年,有了政绩,将来仕途才有本。

  但也未必,若能象韩琦那样,升迁起来也快的。可那样,郑朗不喜。

  一起很紧张的看着王昭明。

  来了几次,与郑朗一家很悉了,王昭明喝了一口茶,低声说道:“恭喜郑大夫。”!。  wWw.bWoXs.COM
上一章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一章 ( → )
宋枭来到大唐的村三国之我主沉超级能源强国芙蓉王妃:花无赖小赌妃:圣女狂妃,智丑女为后士子风流霸蜀
福利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在线阅读由午后方晴提供,限制级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结局在线阅读,被窝网提供福利小说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经典观看在线下载,大神作品齐聚被窝,最新章节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