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小说墨子在线阅读由佚名提供
被窝小说网
被窝小说网 架空小说 玄幻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科幻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穿越小说 重生小说 综合其它 仙侠小说 耽美小说
小说排行榜 灵异小说 总裁小说 短篇文学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校园小说 推理小说 乡村小说 武侠小说 官场小说 同人小说 言情小说
好看的小说 娇凄出轨 山村风蓅 落难公主 蒾失娇凄 绝世风流 甜蜜家庭 校园邂逅 滛虐乐园 锦绣江山 都市后宮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被窝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墨子  作者:佚名 书号:10137  时间:2017/3/26  字数:8705 
上一章   16章 兼爱(下)    下一章 ( → )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小家也,強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又与今人之人,执其兵刃毒药⽔火,以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然即之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易之,譬之犹以⽔救⽔也,其说将必无可矣。”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谁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为彼者,由为己也。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人之家者哉?为彼者犹为己也。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爱人利人生。”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然即之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鼻蚁缥岜狙栽唬喝嗜酥抡匚袂笮颂煜之利,除天下之害。今吾本原兼之所生,天下之大利者也;今吾本原别之所生,天下之大害者也。是故子墨子曰:“别非而兼是者。”出乎若方也。

  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強相为动宰乎?而有道肆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者,有所放依以长其⾝。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即善矣!虽然,岂可用哉?”

  子墨子曰:“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者。”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士,使其一士者执别,使其一士者执兼。是故别士之言曰:“吾岂能为吾友之⾝,若为吾⾝?为吾友之亲,若为吾亲?”是故退睹其友,饥即不食,寒即不⾐,疾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士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士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若为其⾝;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然后可以为⾼士于天下。”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行若此。若之二士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当使若二士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于此,被甲婴胄,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又有君大夫之远使于巴、越、齐、荆,往来及否,未可识也。然即敢问:不识将恶也,家室,奉承亲戚、提挈子而寄托之,不识于兼之有是乎?于别之有是乎?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之人,必寄托之于兼之有是也。此言而非兼,择即取兼,即此言行费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意可以择士,而不可以择君乎?”姑尝两而进之,谁以为二君,使其一君者执兼,使其一君者执别。是故别君之言曰:“吾恶能为吾万民之⾝,若为吾⾝?此泰非天下之情也。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驰驷而过隙也。”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不食,寒即不⾐,疲病不侍养,死丧不葬埋。别君之言若此,行若此。兼君之言不然,行亦不然,曰:“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后为其⾝,然后可以为明君于天下。”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然即若之二君者,言相非而行相反与?常使若二君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然即敢问:今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壑沟‬中者,既已众矣。不识将择之二君者,将何从也?我以为当其于此也,天下无愚夫愚妇,虽非兼者,必从兼君是也。言而非兼,择即取兼,此言行拂也。不识天下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士非兼者之言,犹未止也。曰:“兼即仁矣,义矣;虽然,岂可为哉?吾譬兼之不可为也,犹挈泰山以超江、河也。故兼者,直愿之也,夫岂可为之物哉?”子墨子曰:“夫挈泰山以超江、河,自古之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今若夫兼相爱、相利,此自先圣六王者亲行之。”何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之也?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泰誓曰:“文王若⽇若月乍照,光于四方,于西土。”即此言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王取法焉!

  且不唯《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蠢此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而群对诸群,以征有苗。”禹之征有苗也,非以求以重富贵,⼲福禄,乐耳目也;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即此禹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禹求焉。

  且不唯《禹誓》为然,虽《汤说》即亦犹是也。汤曰:“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屦,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朕⾝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且不惮以⾝为牺牲,以词说于上帝鬼神。即此汤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汤取法焉。

  且不惟誓命与汤说为然,《周诗》即亦犹是也。《周诗》曰:“王道,不偏不;王道平平,不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底。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若吾言非语道之谓也,古者文、武为正均分,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即此文、武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武取法焉。不识天下之人,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犹未止。曰:“意不忠亲之利,而害为孝乎?”子墨子曰:“姑尝本原之孝子之为亲度者。吾不识孝子之为亲度者,亦人爱、利其亲与?意人之恶、贼其亲与?以说观之,即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意我先从事乎恶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然即之孝子者,果不得已乎?毋先从事爱利人之亲与?意以天下之孝子为遇,而不⾜以为正乎?姑尝本原之。先王之所书,《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意以为难而不可为琊?尝有难此而可为者,昔荆灵王好小要,当灵王之⾝,荆国之士饭不逾乎一,固据而后兴,扶垣而后行。故约食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灵王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昔者越王句践好勇,教其士臣三年,以其知为未⾜以知之也,焚舟失火,鼓而进之,其士偃前列,伏⽔火而死有不可胜数也。当此之时,不鼓而退也,越国之士,可谓颤矣。故焚⾝为其难为也,然后为之,越王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昔者晋文公好耝服。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牂羊之裘,练帛之冠,且耝之屦,⼊见文公,出以践之朝。故耝服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文公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是故约食焚舟耝服,此天下之至难为也,然后为而上说之,未逾于世,而民可移也。何故也?即求以乡其上也。今若夫兼相爱、相利,此其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我以为则无有上说之者而已矣。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食之所以⾜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故君子莫若为惠君、忠臣、慈⽗、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墨子说道:“仁人的事业,应当努力追求兴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然而在现在,天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回答说:“例如大国攻伐小国,大家族侵扰小家族,強大者強迫弱小者,人众者待人少者,狡诈者算计愚笨者,尊贵者傲视卑者,这就是天下的祸害。又如,做国君的不仁惠,做臣下的不忠诚,做⽗亲的不慈爱,做儿子的不孝敬,这又都是天下的祸害。又如,现在的民拿着兵刃、毒药、⽔火,用来相互残害,这又是天下的祸害。

  姑且试着推究这许多祸害产生的源。这是从哪儿产生的吗?这是从爱别人利别人产生的?则必然要说不是这样的,必然要说是从憎恶别人、残害别人产生的。辨别一下名目:世上憎恶别人和残害别人的人,是兼(相爱)还是别(相恶)呢?则必然要说是别(相恶)。既然如此,那么这种别相恶可不果然是产生天下大害的原因!所以别(相恶)是不对的。墨子说:“如果以别人为不对,那就必须有东西去替代它,如果说别人不对而又没有东西去替代它,就好像用⽔救⽔、用火救火。这种说法将必然是不对的。”所以

  墨子说:“要用兼(相爱)来取代别(相恶)。”既然如此,那么可以用兼(相爱)来替换别(相恶)的原因何在呢?回答说:“假如对待别人的‮家国‬,象治理自己的‮家国‬,谁还会动用本国的力量,用以攻伐别人的‮家国‬呢?为着别国如同为着本国一样。对待别人的都城,象治理自己的都城,谁还会动用自己都城的力量,用以攻伐别人的都城呢?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对待别人的家族,就像对待自己的家族,谁还会动用自己的家族,用以侵扰别人的家族呢?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既然如此,那么‮家国‬、都城不相互攻伐,个人、家族不相互侵扰残害,这是天下之害呢?还是天下之利呢?则必然要说是天下之利。

  姑且试着推究这些利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从哪儿产生的呢?这是从憎恶人残害人产生的呢?则必然要说不是的,必然要说是从爱人利人产生的。辨别一下名目:世上爱人利人的,是别(相恶)还是兼(相爱)呢?则必然要说是兼(相爱)。既然如此,那么这种相兼可不果是产生天下大利的 !所以墨子说:“兼是对的。”而且从前我曾说过:“仁人之事,必然努力追求兴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现在我推究由兼(相爱)产生的,都是天下的大利;我推究由别(相恶)所产生的,都是天下的大害。所以墨子说别(相恶)不对兼(相爱)对,就是出于这个道理。

  现在我将寻求兴起天下之利的办法而采取它,以兼(相爱)来施政。所以大家都耳聪目明,相互帮助视听,听以大家都用坚強有力的手⾜相互协助!而有好的方法努力互相教导。因此年老而没有室子女的,有所奉养而终其天年;幼弱孤童没有⽗⺟的,有所依傍而长大其⾝。现在以兼(相爱)来施政,则其利如此。不知道天下之士听到兼(相爱)之说而加以非议,这是什么缘故呢?

  然而天下的士子,非议兼(相爱)的言论还没有中止,说:“兼(相爱)即使是好的,但是,难道可以应用他吗?”墨子说:“如果不可应用,即使我也要批评它,但哪有好的东西不能应用呢?”姑且试着让主张兼和主张别的两种人各尽其见。假设有两个士子,其中一士主张别(相恶),另一士主张兼(相爱)。主张别(相恶)的士子说:“我怎么能看待我朋友的⾝体,就象我的⾝体;看待我朋友的双亲,就象我的双亲。”所以他返⾝看到他朋友饥饿时,即不给他吃;受冻时,即不给他穿;有病时,不服事疗养;死亡后,不给葬埋。主张别(相恶)的士子言论如此,行为如此。主张兼(相爱)的士子言论不是这样,行为也不是这样。他说:“我听说作为天下的⾼士,必须对待朋友之⾝如自己之⾝,看待朋友的双亲如自己的双亲。这以后就可以成为天下的⾼士。”所以他看到朋友饥饿时,就给他吃;受冻时,就给他穿;疾病时前去服侍,死亡后给予葬埋。主张兼(相爱)的士人的言论如此,行为也如此。这两个士子,言论相非而行为相反吗?假使这两个士子,言出必信,行为必果,他们的言与行就象符节一样符合,没有什么话不能实行。既然如此,那么请问:现在这里有一平原旷野,人们将披甲戴盔前往作战,死生之变不可预知;又有国君的大夫出使遥远的巴、越、齐、楚,去后能否回来不可预知。那么请问:他要托庇家室,奉养⽗⺟,寄顿自己的子,究竟是去拜托那主张兼(相爱)的人呢?还是去拜托那主张别(相恶)的人呢?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无论天下的愚夫愚妇,即使反对兼(相爱)的人,也必然要寄托给主张兼(相爱)的人。说话否定兼(相爱),(找人帮忙)却选择兼(相爱)的人,这就是言行相违背。我不知道天下的人都听到兼(相爱)

  而非议它的作法,原因在哪里?

  然而天下的士子,攻击兼爱的言论还是没有停止,说道:“或许可以用这种理论选择士人,但却不可以用它选择国君吧?”姑且试着让两者各尽其见。假设这里有两个国君,其中一个主张兼的观点,另一个主张别的观点。所以主张别的国君会说:“我怎能对待我的万民之⾝,就对待自己之⾝呢?这太不合天下人的情理了。人生在世上并没有多少时间,就好像马车奔驰隙那样短暂。”所以他返⾝看到他的万民挨饿,就不给吃,受冻就不给穿,有疾病就不给疗养,死亡后不给葬埋。主张别的国君的言论如此,行为如此。主张兼的国君的言论不是这样,行为也不是这样。他说:“我听说在天下做一位明君,必须先看重万民之⾝,然后才看重自己之⾝,这以后才可以在天下做一位明君。”所以他返⾝看到他的百姓挨饿,就给他吃,受冻就给他穿,生了病就给他疗养,死亡后就给予埋葬。主张兼的君主的言论如此,行为如此。既然这样,那么这两个国君,言论相非而行为相反?假使这两个国君,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符合得像符节一样,没有说过的话不能实现。既然如此,那么请问:假如今年有瘟疫,万民大多因劳苦和冻饿而辗转死于‮壑沟‬之中的,已经很多了。不知道从这两个国君中选择一位,将会跟随那一位呢?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无论天下的愚夫愚妇,即使是反对兼爱的人,也必定跟随主张兼的国君了。在言论上反对兼,而在选择时则采用兼,这就是言行相违背。不知道天下的人听到兼的主张而非难它的做法,其原因是什么。

  然而天下的士子,非难兼爱的言论还是没有停止,说道:“兼爱算得上是仁,也算得上是义了。即使如此,难道可以做得到吗?我打个比方,兼爱的行不通,就像提举泰山超越长江、⻩河一样。所以兼爱只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难道是做得到的事吗?”墨子说:“提举泰山超越长江、⻩河,自古及今,生民以来,还不曾不过。现在至于说兼相爱、相利,这则是自先圣六王就亲自实行过的。”怎么知道先圣六王亲自实行了呢?墨子说:“我并不和他们处于同一时代,能亲自听到他们的声音,亲眼见到他们的容⾊,我是从他们书写在简帛上、镂刻在钟鼎石碑上、雕琢在盘盂上,并留给后世子孙的文献中知道这些的。”《泰誓》上说:“文王象太,象月亮一样照耀,光辉遍及四方,遍及西周大地。”这就是说文王兼爱天下的广大,好像太、月亮兼照天下,而没有偏私。这就是文王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文王那里取法的!

  而且不只《泰誓》这样记载,即使大禹的誓言也这样说。大禹说:“你们众位士子,都听从我的话:不是我小子敢横行作,而是苗民在蠢动,因而上天对他们降下惩罚。现在我率领众邦的各位君长,去征讨有苗。”大禹征讨有苗,不是为求取和看重富贵,也不是⼲求福禄,使耳目享受声⾊之乐,而是为了追求兴起天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祸害。这就是大禹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大禹那里取法的!

  而且并不只《禹誓》这样记载,即使汤的言辞也是如此,汤说:“我小子履,敢用黑⾊的公牛,祭告于皇天后土说:‘现在天大旱,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得罪了天地。于今有善不敢隐瞒,有罪也不敢宽饶,这一切都鉴察在上帝的心里。万方有罪,由我一人承担;我自己有罪,不要累及万方。’”这说的是商汤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尚且不惜以⾝作为牺牲祭品,用言辞向上帝鬼神祷告。这就是商汤的兼爱,即使墨子的兼爱,也是从汤那里取法的。

  而且不只大禹的誓言和商汤的言辞是这样,周人的诗也有这类的话。周诗上说:“王道,不偏私不结;王道平平,不结不偏私;君子在王道上引导,小人在后面望着行。”如果以我所说的话不符合道,则古时周文王、周武王为政公平,赏贤罚暴,不偏私⽗⺟兄弟。这就是周文王、武王的兼爱,即使墨子所说的兼爱,也是从文王、武王那里取法的。不知道天下的人一听到兼爱就非难,究竟是什么原因。

  然而天下的人非难主张兼爱者的言论,还是没有终止,说道:“抑或这不符合双亲之利,而有害于孝道吧?”墨子说:姑且试着推究孝子为双亲考虑的本心,我不知道孝子为双亲考虑,是希望别人爱护和有利他的双亲呢?还是希望憎恶、残害他的双亲呢?按照常理来看,当然希望别人爱护和有利于他的双亲。既然如此,那么怎样从事才能得到这个呢?假若我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报我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呢?还是我先从事于憎恶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报我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呢?则必然是我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然后别人报我以爱护和有利于我的双亲。然则这一相利的孝子,果真是出于不得已,才先从事于爱护和有利于别人的双亲呢?还是以为天下的孝子都是笨人,完全不值得善待呢?姑且试着探究这一问题。先王的书《大雅》说道:“没有什么话不听用,没有什么德不报答。你投给我桃,我报给你李。”这就是说爱人的必被人爱,而憎恶人的必被人憎恶。不知天下的人,一听到兼爱就非难,究竟原因在哪里。

  抑或认为困难而做不到吗?曾有比这更困难而可做到的。从前楚灵王喜。当灵王在世时,楚国的士人每天吃饭不超过一次,用力扶稳后才能站起,扶着墙壁然后才能走路。所以节食本是他们难于做到的,然而这样做后灵王喜,所以没有经过多久时间,民风可以转移。则这无非是为合君主之意罢了。从前越王勾践喜勇猛,训练他的将士三年,认为自己还不知道效果如何,于是故意放火烧船,擂鼓命将士前进。他的将士前仆后继,倒⾝于⽔火之中而死的不计其数。当这个时候,如停止擂鼓而撤退的话,越国的将士可以说害怕的了。所以说焚⾝是很难的事,这以后却做到了。因为越王喜它,所以没经过很久时间,民风可以转移,这是为追求合君主罢了。从前晋文公喜穿耝布⾐,当文公在世时,晋国的人士都穿大布的⾐和⺟羊⽪的裘,戴厚帛做的帽子,穿耝糙的鞋子,(这⾝打扮)进可见晋文公,出可在朝廷来往。所以穿耝陋的⾐服是难做到的事,然而因为文公喜,没过多长时间,民风可以转移,这是为追求合君主罢了。所以说节食、焚舟、穿耝⾐服,这本是天下最难做的事,然而这样做后可使君主喜,因此没过多长时间,民风可以转移,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为追求合君主罢了。现在至于兼相爱、相利,这是有利而容易做到,并且不可胜数的事。我认为只是没有君上的喜罢了,只要有君上喜,用奖赏称赞来勉励大众,用刑罚来威慑大众,我认为众人对于兼相爱、相利,会像火一样的向上,⽔一样的向下,在天下是不可防止得住的。

  所以说兼爱是圣王的大道,王公大人因此得到安稳,万民⾐食因此得到満⾜。所以君子最好审察兼爱的道理而努力实行它。做人君的必须仁惠,做人臣的必须忠诚,做人⽗的必须慈爱,做人子的必须孝敬,做人兄的必须友爱其弟,做人弟的必须敬顺兄长。所以君子假如想要做仁惠之君、忠诚之臣、慈爱之⽗、孝敬之子、友爱之兄、敬顺之弟,对于兼爱就不可不去实行。这是圣王的大道,万民最大的利益。

  注释

  (1)“以⽔救火”当作“以⽔救⽔,以火救火。”

  (2)“虽”为“谁”字之误。

  (3)“乡”:即“向”

  (4)此句疑“正”字当删“与”为“兴”字之误。

  (5)“与”为“为”字之误。

  (6)“毕強”即“毕劼”“动”为“助”字之误。

  (7)“而”疑为“是以”之误。

  (8)“进”为“尽”之假借字。

  (9)“谁”为“设”字之误。

  (10)“当”如“尝”

  (11)“费”通“拂”

  (12)“谁”为“设”字之误。

  (13)“泰”通“太”

  (14)疠疫:瘟疫。

  (15)“若”疑为“兹”之误。“既”为“即”假借字。“群对诸群”当为“群邦诸辟”

  (16)“厎”即“砥”

  (17)阿:私。

  (18)“乡”通“向”

  (19)“有”为“者”字之误。

  (20)“颤”读为“惮”  wWW.bWoXs.cOm
上一章   墨子   下一章 ( → )
老子鬼谷子庄子仪礼周礼礼记尚书中庸大学左传
福利小说墨子在线阅读由佚名提供,限制级小说墨子结局在线阅读,被窝网提供福利小说墨子经典观看在线下载,大神作品齐聚被窝,最新章节每日更新。